赔付帕克河矿难遇害者家属 政府应当“铁肩担道义”吗?
后花园新西兰房地产在线11月24日 刚刚过去的星期二(11月19日),是震惊全国的帕克河矿难三周年纪念日。2010年11月19日下午3点44分,一声巨响响彻南岛西海岸城市Greymouth,随之而来的第二次爆炸夺走了正在帕克河煤矿作业的29名矿工的生命。他们中大部份人住在附近,扔下妻小、父母、亲友后撒手人寰,遗体至今仍然被封闭在地下。
三年了那份痛还在!
本周二,29名遇难矿工家属及一些支持他们的人聚集在一起,举行了简单庄重的悼念仪式。他们中的一些人来到西海岸煤矿,这里离重新进入帕克河矿井的施工地点不远,希望藉此来表达继续寻找遇难者遗体的强烈愿望。晚上,他们聚集在帕克河矿难纪念馆,鲜花制成的花环铺满全场,寄托着对遇难者的哀思。
遇难者家属发言人Bernie Monk说,家属们每年都变的更加坚强,“寻找亲人遗体的决心就和当时得知他们去世的时候一样。”他说,“事情可以一分为二来看。三年过去了,家属们的决心和毅力让人难忘,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悲伤也同样没有减缓。他们的遗体仍然在那,我们想要他们回家!”
Greymouth District市长Tony Kokshoorn说道,虽然过去了三年,但是这起悲剧仍然像在昨天刚刚发生的样子,遇难者的家属们一步步从悲痛当中走过来。他说:“遇难者遗体仍然在里面的事实让人更加难过,但家属们都非常坚强。”Kokshoorn还指出,矿难对Grey District地区来说,不仅只是夺走了29条生命,“这次矿难让我们失去了150个工作岗位,而随之而来的Spring Creek煤矿的关闭,又让我们失去400个工作机会,我们损失惨重”
政府的“道德责任”
矿难发生已三年,遇难者家属们的悲痛却仍然“连绵无绝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事情有太多的“悬而未决”。尽管取得了一些法律上的成果,重新进入矿难现场的工程也在继续,但家属们很清楚,见到亲人遗体的可能性已经很低,而悲剧的真相可能会永远“尘封于地下”。
不仅如此,遇难者家属们的赔偿也有很大可能变成“空中楼阁”。
Greymouth District法院今年七月份裁定,帕克河煤矿管理不善,应当向遇难者家属支付总共341万纽币的赔偿——大约每个家庭可以拿到11万纽币。法官的愿望虽好,但判决很有可能只是“一纸空文”。帕克河煤矿公司早已进入“接管”程序,资不抵债是可以预想到的事情,又从哪里去找这300多万纽币呢?
矿难三周年之际,工党领袖David Cunliffe表示,如果工党在明年大选获胜的话,工党政府将保证家属能够获得赔偿,“我们会向那些家属们支付这笔钱。同时,我们也会让帕克河煤矿的母公司、股东们承担起责任来,让他们把钱‘吐出来’,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法律上的或者私下的协商。总之,政府在道德上应该这么做。对于家属们面临的困境,我们应该感到愧疚!”
Cunliffe的表态是针对国家党政府此前态度的回应。总理John Key上周曾经表示,内阁经过考虑后决定不会承担起这笔赔款。劳工部长Simon Bridges指出,对于家属们的困境政府非常同情,我们也将确保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但说到赔偿我必须指出,我们国家的ACC系统已经非常完善,家属们恐怕很难在此之外实现更多的诉求。”在被问到政府是否有“道德责任”这么做时,Simon Bridges说:“坦白说,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在法律上,政府应当做什么非常清楚。皇家调查委员会提出的16个建议政府也全部采纳并已全面实施;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重新回到煤矿,花了大约700万纽币;我们的ACC系统效率出色,做了应该做的一切。除此之外,我不认为政府在道德上还需要做些什么。”
Cunliffe拒绝承认自己的表态有“政治色彩”,“我们只是想给那些已经够惨了的家庭一些人文关怀!如果这届政府做不到,那就让我们来做。”
然而,有分析人士担心,这样的先例可能带来“榜样效应”:政府使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不应当也没有能力给那破产的企业“擦屁股”。评论还指出,Cunliffe此举志在“让政府难堪”,还是脱不了“政治挂帅”的干系。
这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政府是否有道德责任?恐怕也见仁见智。但是,面对已经失去丈夫、儿子、哥们三年,却仍然噙满泪水的人们的双眼,总觉得我们似乎应该为他们多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