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不慎,移民被拒!中国申请者欲哭无泪!
后花园2020年5月25日报道:创业移民曾是新西兰商业移民中最受中国人青睐的移民类别。根据统计,在2016年,成功获批企业家工签(Entrepreneur Work Visa)的创业移民申请人中,中国籍占到了70%,冠绝全球。
时过境迁,随着政策的不断收紧,创业移民越来越难。
自2017年9月份以来,创业移民签证的通过率一直停留在个位数。进入2018年,2个月内仅有2人获批,拒签率蹿升至98%,说是凤毛麟角也不为过。
其实,创业移民的主要难点在于,申请人需要确保自己创办的企业保持盈利,并且雇佣一定数量的新西兰本地员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申请人为了保证盈利状态,开始打起了员工的主意。
比如,这位来自中国的55岁女士。
据悉,她经营着一家从事节能灯产品零售公司,该公司自2014年起就雇佣了两位全职员工。然而,她并没有按照法律标准支付最低工资。
根据移民局的规定,创业移民按照时间顺序,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运营阶段和申请移民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三种签证:“企业家工签-初创阶段”(Entrepreneur Work Visa - interim)、“企业家工签-运营阶段”(Entrepreneur Work Visa - Balance of 3 years) 和“居民签证-企业家类别”(Entrepreneur Resident Visa )。
这位中国女士在申请“居民签证-企业家类别”(Entrepreneur Resident Visa )时遇到了麻烦。
移民局认为,该女士在递交移民申请时提供的工时记录,工资发放数据与IRD所掌握的信息不符。根据移民局的调查,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之间,她曾经先后雇佣过5位员工。这些人被少付的工资从$7到$796不等。
这位女士的律师曾将一封会计师的解释信提交给移民局。信上表示,该女士已经重新审视了递交给IRD的员工工时记录和工资发放数据,她发现并修改了其中的错误,所有少付的工资已经重新支付给了员工。移民律师认为,这只是轻微的违反了《雇佣法》。
不过,移民局并没有采纳这一解释。移民局认为所有的工时和工资记录都是后来补做的。而且,移民局认为这是严重的错误,而不是轻微的违法。
后花园为您推荐:
后来,这位女士更换了一位新的律师,并向移民与保护仲裁庭(Immigration and Protection Tribunal)上诉,但没有获得支持。
移民与保护仲裁庭认为,移民局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这位女士提供的所有文件,包括雇佣合同、工时和工资记录都是后来准备的。所以,移民局不应批准她的居民申请。
(责编:Roy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