ન્યુ ઝીલૅન્ડ
Gujarati
શેર

崔雪莉,不完美偶像之死

社会લેખક: 松籽
崔雪莉,不完美偶像之死
સારાંશ一个完美偶像会过着怎样的一生?在镜头前展现最完美的笑容,时刻节制饮食控制身形,忍受长枪短炮式的镜头侵蚀自己所有的生活,面对争议圆滑应对维持人设不要忤逆大众。

一个完美偶像会过着怎样的一生?在镜头前展现最完美的笑容,时刻节制饮食控制身形,忍受长枪短炮式的镜头侵蚀自己所有的生活,面对争议圆滑应对维持人设不要忤逆大众。

韩国偶像崔雪莉做到了前三点,却没有做到最后一点。

hougarden
崔雪莉,1994年出生于韩国釜山,于2005年加入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成为旗下练习生,2009年9月5日以演唱组合f(x)成员身份正式出道,并主演偶像爱情剧《致美丽的你》、电影《时尚王》《真实》等。2015年8月7日,因专注于演艺事业而退出f(x)组合。此前雪莉就曾在直播中情绪失常,疑似抑郁症。图为崔雪莉

崔雪莉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不完美偶像,2019年10月14日下午,据目前的消息显示,她选择了自杀诀别。


撰文 | 松籽

01

25岁的雪莉

出道十年,她选择彻底诀别

昨天下午,韩国偶像女星崔雪莉疑似自杀了。

从警方接到死亡申告,到确认死亡,再到推测雪莉自杀,新闻不断Push着最新的消息,世界却还处于对雪莉自杀的震惊之中。“是我知道的那个雪莉吗?”“是哪个恶毒粉丝的恶作剧?!”可新闻言之确凿,雪莉所属公司也发表了声明:雪莉已经离开了,无法相信,感到非常悲痛。

关于她为何而死,有人猜是抑郁症,有人猜是因为网络暴力,有人猜和韩国SM公司有关。人们想到了那串长达几十位自杀身亡的韩国娱乐明星名单,想到了十年前因受公司高层压迫反复遭受性侵最终自杀离世的张紫妍。雪莉到底为何而死,目前仍无直接证据。

她的经纪人向警方陈述雪莉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有网友翻出她生前参加《真理商店》节目回应网络争议的视频:“感觉很多人唯独对我戴着有色眼镜,所以还是很难过。”

节目剪辑师配上了欢快的音乐,但不难听出雪莉说“记者们,观众朋友们,请疼爱我一些吧”的时候,笑中带有一丝哽咽。

崔雪莉在《真理商店》回应网络争议:“感觉很多人唯独对我戴着有色眼镜,所以还是很难过。”

1994年出生的崔雪莉,在韩国是受人喜爱的童星。她乖巧甜美,被称为“人间水蜜桃”。2005年,11岁的她因参加选秀,获得了成为韩国SM公司旗下的练习生,并被选为练习生代表,参加公司十周年庆典。同年9月出演第一部电视剧,2006年客串当红组合“东方神起”主演的反转剧,2008年出演车太贤、河智苑主演的电影,2009年以偶像身份正式出道。

只有15岁的年纪,却已经在浮沉难测的娱乐圈工作了4年。

hougarden
SM公司十周年庆典上的雪莉。

雪莉的童年,停止于11岁成为娱乐公司练习生的那一天。未来等待她的,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名利,她也将被做成一朵玻璃樽中供人观赏的“永生花”,永远闪耀着少女的鲜妍明媚。

然而知晓韩国练习生制度和偶像工业体系的人明白,韩国偶像顶级流量光鲜背后,是在出道希望渺茫的日子里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是令人难以想象的高淘汰率,还有体罚、挨饿、少眠,长得不符合市场需求还会被公司要求整容……为了实现明星梦,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自愿接受这套可怕的竞争规则。

雪莉是少数幸运的成功者,她的青春没有像大多数苦练多年都无法出道的练习生一样,消匿于无人听闻的角落。但谁也没想到,她竟然在出道的第十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02

不完美偶像

“你不该出生在韩国,你是很酷的好莱坞类型”

雪莉上一次出现在中文网络的热搜当中,是因为“No Bra”言论。雪莉不喜欢穿内衣,认为内衣只是装饰,穿不穿是自己的自由。在此之前,她已经因为相关行为被网络暴力所席卷。

2015年雪莉退出偶像团体F(x)独自活动,渐渐表现出不符合“甜美”人设的一面。她的穿衣打扮变得性感媚气,与她清纯的面孔结合后,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气质。她开始变得自我奔放,不顾社会禁忌追求自己的标准,除了不穿内衣,她还会在社交媒体上传让人产生性联想的照片。她在节目中说“可爱”不是她的性格,生活中的她并不是人设中呈现的可爱得让人想随手带走的“口袋妹妹”。

但社会容纳不了她的“真”。当夹杂着恶毒攻击的批评之声如潮涌来,雪莉照片看上去发得更“变本加厉”。

hougarden
崔雪莉的“No Bra”言论

有嘉宾在综艺现场评价雪莉:“你不该出生在韩国,你是很酷的好莱坞类型。”这句评语背后有丰富的解读维度——关于韩国的保守文化,关于雪莉行为在不同文化视野下的阐释。

同时,它也反映了一般了解雪莉的人,正把她安在“cool girl”“我行我素”人设框架中去理解——她会永远处于舆论中心,永远“作天作地”地挑战社会禁忌,永远与恶评对抗到底。这也是那么多不是雪莉粉丝的人,也对她的死感到诧异的原因所在,“死”,不在她人设架构的范围内。

种种人设之外的雪莉,是一个“不完美偶像”,追求反主流式的自我,做不圆滑的表达。这种“不完美”是为成熟的造星工业所不容的。当下所谓的“优质偶像”,已经不如当年港台艺人星光四溢时代。满口“菲言菲语”的偶像,唱跳实力再好,都有可能被网友骂上热搜。以前的明星敢这样做,因为作品才是他们竞争的筹码。

而现在,艺人的实力不再如以前那样具有独特性。艺能培训彻底流水线化,演艺作品无法避免地像阿多诺所述的那样商品化、消费化,给予消费者文化快感与幸福的虚假承诺。

hougarden
崔雪莉在电影《真实》(2017)里的剧照。

艺人的性格也成为了“偶像商品”的一部分,你必须自我袒露,去除环绕在明星身边的神秘感。在东亚文化语境中,没有威慑感的人最受人欢迎,所以多数大红的偶像,要么谦逊得体、谨慎通透,要么可爱乖巧、傻头傻脑惹人怜爱。

你可以反抗人设,比如试图打破成见的苏有朋在舞台上跳舞唱起了rap,但建立起的新人设也要在大众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文化工业从来不是秩序的反抗者,而是维护者。它所体现的是伪个性主义,娱乐公司会按照社会的需求塑造艺人的“个性”,而艺人绝对不可以挑战大众禁忌,有过于鲜明的特质。一旦艺人挑战大众禁忌,引人不快的“缺点”都会在网络上无限放大。比如之前因为低胸装引起争议的热依扎。

雪莉的“不完美”,正在于她无所畏惧地挑战社会主流。然而她的无畏并非来自于成熟练达和对自我的肯定,她并非完全不在乎他人评价的人,否则也不会在节目中表示希望大众“疼爱自己”。她更像是一个被造星体系严格管教的“好孩子”突然脱离了束缚,在新天地打算拥抱自由,在未知面前显得勇敢无畏。可她展露的所有锋芒,都化作一根根刺,被恶言恶语弹回。

    

hougarden
以2009年震惊韩国的“张紫妍事件”为蓝本的电影《玩物》(2013)剧照。该片揭露了韩国演艺界与政商的混乱。

03

谁在为“不完美”判刑

日常语言暴力的“平庸之恶”

雪莉用死亡,唤起了大家对网络暴力的关注。不过有人反对将雪莉之死与网络暴力相联系,理由是调查未出结果,万一另有他因?

网络流传的指责网络暴力的过于情绪化的语句,诸如“在你死后,整个世界都爱你”确有以偏概全的疏漏。真实世界中有很多种可能。首先,意见市场是一出“沉默的螺旋”,人们会预先判断意见的风向,再决定是否发声、如何发声。诋毁雪莉的声音消失了,可能是那些人沉默了。其次,悲剧的震慑力也许唤醒了一部分人的良心。很多人在网络中诋毁他人,只是出于情绪宣泄的目的,想不到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而以上种种,并非此刻不去讨论网络暴力的理由。雪莉的出格与“不完美”,为她招来恶言恶语是既定的事实,恶评与争议促使她在采访中情绪不稳定,同样是既定的事实。而雪莉的重度抑郁,与她遭受的网络暴力不无关系。当然,对悲剧的思考,不能停留于“雪崩了,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批判,这句话依然只宣泄了不忿,没有触及更本质的问题。

或许,更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文明与技术发展到现在,我们变得更容易“恨”一个人,更容易用言语攻击一个人,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个人用言语“判刑”?除了网络的匿名性降低了语言暴力发生的门槛之外,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雪莉相关争议的背后,是不同人群的文化分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人们的网络意见沟通行为,限制于“同温层”之中。你看似每天接触不同的声音,实际上听到的都是你愿意听到的同质的声音。长此以往人们越来越难以忍受“异议”与“异类”的存在。

正如学者凯斯·桑斯坦在《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中所阐述的网络的存在为何会让人走极端:当人们身处持相同意见的群体当中之时,信息的交流佐证了彼此的观点,更容易滋生极端的想法。互联网因为巨大的“回音壁效应”而成为极端思想的温床,而极端,正是“宽容”的杀手。

hougarden
《极端的人群》
作者: (美)凯斯·桑斯坦
译者: 尹宏毅 郭彬彬
版本: 新华出版社 2010年5月
(暂无新版可购买)

在极端思想的驱动之下,个体更容易越过道德的控制,对另一个发表“异议”的“异类”施以言语暴力。言语暴力是一种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平庸之恶”。个体默认了某种不道德存在的合理性,不假思索地成为其体制下的一分子。

对于雪莉的网络言语暴力,看似是个人行为,实际是社会性行为。它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整个社会协助那些匿名的施暴者完成的。网络技术提供了匿名的可逃离指责的空间,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禁忌为对雪莉恶语相向的行为提供了合理化动机,而暴力群体对思考的集体拒绝,导致他们无视雪莉的悲伤和愤怒。

他们陷入了对雪莉人设的厌恶当中,只看到她的行为令他们憎恶的一面,拒绝认识真实的她是怎样一个复杂的人。他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光鲜的明星,其实过得很艰难。

雪莉在《真理商店》中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从小生活在镜头带来的压力和恐惧之中。在《恶评之夜》节目里,雪莉提到她曾打算起诉一个恶评者。那是一个与她同岁的名牌大学学生。韩国人考本土大学非常不容易。

“我就想上这么好大学的学生,会被划上红线,以后他工作、就职会很困难。他给我写了好几张道歉信,说很抱歉,自己也没有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好像他日常生活有压力,所以就把它发泄给我。”

思考能瓦解仇恨、激发善良,拒绝思考则滋生日常之恶。

hougarden
里尔克,奥地利诗人,作品包括《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祈祷书》(1905)、《杜伊诺哀歌》(1922)等。

一位年轻诗人曾给里尔克写信问如何处理心灵内外生活的不和谐,里尔克回复说:“还是愿你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但面临无法抵挡的绝望之时,担当的忍耐,要有多充分才能挨得过去呢?年轻的生命看似如春光明媚,却经历着常人难以体会的料峭春寒。

最后雪莉没有起诉那个恶评人。“以后再有起诉的情况,我不打算善处了。”雪莉在节目里笑着说。

(责任编辑:Aimee)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મુખ્ય શબ્દો:韩国明星社会生活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