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9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 )、吉野彰(Akira Yoshino)。 (IC PHOTO/图)
全文共3187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祝叶华 责任编辑 | 朱力远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约翰·B·古迪纳夫( John B. Goodenough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教授M·斯坦利·威廷汉( 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日本化学家吉野彰( Akira Yoshino ),以表彰他们三位在锂离子电池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三人的获奖理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 众望所归的化学诺奖 锂离子电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电子手表、手机,大到新能源电池汽车都依靠锂离子电池提供能量,获奖是众望所归。 从大尺度来看,能源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能源技术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类对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加深,世界各国早已经达成了谋求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共识。目前被广泛熟识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需要被转化为电能等二次能源才能被加以利用,这就产生了储能的科学问题。科学家普遍认为,储能技术的发展是解决自然的可再生能源和电力需求在时空分布不匹配的现实问题的关键。锂离子电池是储能技术发展的产物之一,用于能源转化的二次电池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铅酸电池,到后来的镍镉、镍氢电池,再到现在已商用化的锂离子电池和用于电网储能的钠-硫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使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存成为可能,也使一个无化石燃料的社会成为可能。 聚焦到小尺度,锂离子电池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成为许多便携式电子产品首选的电源类型。鉴于锂元素质轻(金属锂摩尔质量为6.94 g/mol,是自然界存在的固态元素中最轻的)和氧化还原电位低(Li+/Li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3.04 V,在所有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中最低)的特点,使锂离子电池可获得比其他类型电池更高的输出电压和能量密度,因此被广泛用作能量输运和存储介质。自1991年索尼公司推出第一款商用锂离子电池以来,这种重量轻、可再充电且功能强大的电池已经被用于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的各个领域。为用于交流、工作、学习、听音乐和搜寻知识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动力,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热度不同的三位获奖者 锂电池未来可期 (责编:St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