શેર

如何去美国当医生?

移民લેખક: 叁里河
如何去美国当医生?
સારાંશ普通考生可能根本没听说过USMLE考试,但对医学生特别是想去美国当医生的人来说却并非如此。
hougarden

图片来源:Grey's Anatomy

2014年,上海交大五年制毕业生高山通过美国执业医师考试(USMLE),成功匹配(Match)到了美国托莱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ledo )医学中心的急诊科住院医师,达成自己赴美行医的梦想,成为大陆本科毕业直接进入美国急诊室行医的第一人。当年,在全世界非美国籍、非美国大学毕业的的医学毕业生中,仅有31人成功匹配美国医院急诊科。

在知名医学论坛丁香园上有一个出国专业考试讨论版,关于USMLE考试的帖子最早可以追溯到04、05年,平时也一直不断有人在咨询如何准备这个考试。
贴吧上同样如此。特别是近两年,不断有在读医学生咨询,“想考USMLE,有人一起吗”或者“XX医学院XX专业的能考USMLE吗”诸如此类的问题。

普通考生可能根本没听说过USMLE考试,但对医学生特别是想去美国当医生的人来说却并非如此。USMLE,全称The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指的是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这是所有医学生有资格在美国行医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USMLE考试分为Step1基础医学考试,Step2临床医学考试,又分为临床知识(CK)和临床技能(CS)以及Step3临床医学考试三个步骤。其中,后两项只能在美国考试。

USMLE号称最难考的标化考试,完成USMLE全部考试4门至少需要23年。
在迈阿密大学JFK医疗中心接受内科住院医项目培训的上海交大医学院毕业生张琛曾在网上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认为去美国当医生这条路走下来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几乎每个考试步骤中都可能会遇到很沮丧的事,但并不能因为一门考砸就放弃。

通过USMLE后,准美国医生们可以向意向医院申请住院医师培训项目。通常全美住院医师项目每年会留出约 7000-8000个名额给外国申请者,约占录取总数的30%。如果能够成功通过面试和医院匹配,就可以进入该医院当住院医师了。

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想当医生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意味着要付出比旁人多得多的时间精力。当然,在美国,想学医还需要更多金钱上的投入,因为医学院学费通常都在每年5万美元起步。但是,医生在中国和美国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赛道”。

在国内,医学院本科最少需要5年,更久的还有7年制本硕连读和8年制本硕博连读。毕业之后先到医院实习一年。一年临床试用期后,具备资格申报执业医师。在通过全国统一考试之后,才能获得执业医师证书。

根据临床职称评定级别,国内的医生一般分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4个等级,主任医师是中国医生能获得的最高职称。

从医学生晋升到高级医生,至少需要花费21年时间。21年,指的是医学生5年制学习,1年临床试用期,5年住院医师可以晋升主治医师,5年主治医师可以晋升副主任医师,5年副主任医师可以晋升主任医师。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晋升过程中伴随着各种考试,并且要兼顾科研、临床、教学三方面的工作和考核。同时,一般的医院职称的数量有限,医生即便达到了晋升条件也需要论资排辈,等上几年才能轮到。在丁香论坛中,就有很多医生抱怨国内医生的分级复杂,行政任务多过研究,很少能获得锻炼机会。

不同于中国这么多级别的职称,美国医生在临床上能达到的最高级别就是主治医师(Attending),低一级则是住院医师(Residency),而一旦进入实习之后,能获得的锻炼机会也远多过国内大部分同僚。但为了达成这两个身份,美国医生同样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额成本。

在美国,医生培养实行“4+4+3+X”模式,即4年本科、4年医学院、3年住院医培训以及若干年专科医生培训。美国本科没有医学院,只有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GPA很高的学生才能够申请医学院。

那些立志学医的学生需要为申请医学院做好充分准备。比如选修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拥有无限接近于4.0的GPA,并在大三时参加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

即便有了好的MCAT成绩和GPA,也不能保证被医学院录取。通常,申请人需要投20个以上医学院,才能收到足够数量的面试邀请,进而取得心怡学校的Offer。除了学习和实习,在医学院的时间里,医学生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参加USMLE考试,获得行医资格。

在医学院的第4年,也就是最后一年,学生需要申请住院医师培训项目,面试成功后接受住院医师培训。此时,住院医们还处在培训阶段,没有独立行医资格,也不是医院的正式员工。

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住院医师培训时间,一般在37年之间。当项目培训结束,这些住院医就成为主治医师,可以独立行医了。他们可以选择走临床路线,成为医院雇员或者独立开业,只负责接诊病人,不用写论文、无需考虑晋升;也可以选择走学术路线,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

如果之后还想成为专科医生,则需要进一步申请专科医生培训项目,进行新一轮的匹配和培训,又是若干年时间。

虽然一样都属于“大器晚成”,但中美医生的培养和晋升路径截然不同。美国医生地位高、收入高,无需坐班,临床和科研线路区分也较为清晰,也就催生了很多中国医生和准医生们想去美国当医生的想法。

国内的医学生,早就不甘于只在国内医院拿着微薄的工资默默混资历,一边想要临床经验一边却不得不为了职称在实验室里分身乏术,或者一边兢兢业业一边却不得不被病人家属苛刻指责。

不论是为了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还是个人收入增加,亦或是更高层次的目标比如帮助国家医学水平进步,中国医生和准医生们想要的东西远比从前更多。

有人做过总结,中国医生晋升难,美国医生考证难。其实这两条“赛道”转换的关键,也在于USMLE考试。

2013年成功匹配的李嘉华在给纽约时报中文网的《到美国行医不是梦》中写道,当时在美国总计有6368名中国人行医,他成为了其中之一。

在10年前的夏天,李嘉华收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当时他去国内某知名BBS出国版发帖咨询如何去美国行医,结果收到了无数“不可能”回复。然而几年之后,李嘉华凭借USMLE高分和全美住院医项目面试中的出色表现,成功被芝加哥库克郡医院(Cook County Hospital in Chicago)录取为内科住院医。

中国人去美国当医生,早就被证明是一条走得通的路子。但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从不可能到可能,一代代医学生们不断尝试,也探索了很多赴美行医的途径。

21世纪经济报道曾撰文称,国内医生赴美行医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了。当时的普遍做法是先申请出国做研究,等拿到绿卡再考执业医师资格转做住院医。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以及政策变化,新一代医生们比如高山找到了去美国当医生的新道路——在国内考USMLE,然后直接申请美国住院医培训。这也算是成本最低的路径,非常适合在校医学生或在职住院医。

医学生可以选择在大三开始考USMLE、申请赴美实习,这样在大学毕业前就能获得Step 1和Step 2 成绩,然后本科一毕业立马申请美国住院医师培训。这也是近年大家普遍采取的路线。

如果时间规划得好,这种途径几乎可以做到跟美国医学生“同步”。学生只需要承担考试费用和赴美实习、考试和面试的费用,经济负担比起留学来小很多。但相对地,在本就繁重的医学院课程和工作之外再复习考试,压力非常大。

如果想继续深造的医生或准医生则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先申请美国PHD或者做基础医学研究,在美期间一边学习研究一边准备USMLE考试。

虽然这种方式成本比起第一种更高,但有了缓冲期以后压力相对没那么大,学生对美国医学课程、医疗制度会了解地更充分。不过缺点在于脱离临床的时间可能会比较久,对于未来住院医申请会有一定影响。

在这两种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成本最高的路径,就是一步步参考美国医学生申请路线,先在美国读本科再申请医学院。参考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完全按照美国医学院课程和医生培养路线成长,也更有可能接触到未来想申请的医院、项目的主治医生,对申请住院医更有利。

但这种方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

一方面经济成本非常高。按照本科及医学院每年学费5万美元计算,8年本科和医学院光学费就要将近300万人民币,普通家庭很难负担得起。即便是美国学生,也难免在医学院读完后欠下巨额学生贷款。另一方面,美国很多医学院不接受没有绿卡的国际学生,即便有的学院接受国际生,开放的名额也非常少,申请者需要和一众优秀的中国、印度学生展开激烈竞争。

虽然投入巨大,但不能否认医生的职业回报率非常高。

Medscape发布的《2018美国医生收入报告》显示,2018年医生平均收入为299,000美元。结合美国劳工部的数据,Business Insider还给出了11种不同类别医生的平均收入。其中,内科和外科医生的年平均收入约为203,880美元。也就是说,几百万的学费,基本上三五年内也能够赚回。去美国做医生,在能成功上岗的情况下,是极少数高投入必定会有高回报的留学路径,而且鉴于医生的长期短缺,也是个安全系数很高的选择。

参考资料: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