ન્યુ ઝીલૅન્ડ
Gujarati
શેર

儿童经纪公司背后:谁在包装童年?

转载લેખક: 张锐
儿童经纪公司背后:谁在包装童年?
સારાંશ“真正站到舞台上,让光打到你脸上,每一步都是明码标价的。

hougarden
2019年6月1日,成都金牛区某商场里,上百位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某童星晋级赛。据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该活动海选就接到上万名儿童报名,仅预赛就要举办二十多场。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全文共5766,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 “真正站到舞台上,让光打到你脸上,每一步都是明码标价的。成人的世界都在争,更何况是他们的孩子?”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张锐

    南方周末实习生 连紫嫣

    责任编辑 | 邢人俨

    2019年7月30日,在萧筱与某儿童经纪公司经纪人聊得热烈之时,警察破门而入,与警察同行的女士自称向该经纪人缴纳3000元之后,自己的孩子并未如约获得演出机会。
    萧筱此前供职于北京一家经纪公司,自认为熟悉儿童经纪的常规套路。尽管如此,听说电影拍摄地在老家辽宁之后,她还是决定过来看一看,顺便给孩子争取个机会。
    在警察到来之前,这位经纪人刚向她抛出了“橄榄枝”,许诺让她的孩子主演某部支教电影,并“真诚”地对她说:“你家孩子的戏真的太好了,(主角)本来定的10岁,现在我们想改到5岁,就是为了让你家孩子来演。”
    这不是萧筱第一次被儿童经纪人盯上。上一次是在天安门广场,一位儿童经纪人接近她,自称要为教育部某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寻找适龄儿童,他对萧筱说,“你的孩子好漂亮,想带你的孩子去参加活动”。这让萧筱异常愤怒,“如果是外地孩子第一次来北京,人家会怎么想这里。”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说‘你是骗子吧’,他听后特别生气,还反问我‘骗你什么了’。”
    如果按照常规流程,接下来家长会被告知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但孩子需要参加一次面试。面试后,经纪人会告诉家长,孩子通过了面试,需要支付一点模卡(注:填有个人信息的写真照片)费用。这笔钱一旦支付,无底洞便开始了。然而,这些只是诸多行业套路中“很浅”的一种。
    萧筱在业内浸淫多年,儿子从小便可以接触到不错的行业资源,但拍摄时她仍是寸步不离。“我的孩子不是素人,也不是人民币玩家,但他能不断接到活儿,也是一些导演看着长大的。”即便如此,给她的孩子的镜头多数不会超过一秒钟,角色也多是群演。
    “更何况是其他的孩子,”萧筱顿了顿,“真正站到舞台上,让光打到你脸上,每一步都是明码标价的。成人的世界都在争,更何况是他们的孩子?”
    hougarden
    除了纠正站姿、训练体态等课程外,儿童经纪公司会提供其他演出和比赛机会,一些机构也会举办内部消化的比赛。但受到个人机缘和行业影响,大部分孩子并不能真正踏上星途。(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1

    是经纪公司还是艺培机构?

    “目前网上大多数儿童经纪公司都是忽悠人的,都是一些销售手段,不是很正规。”某儿童栏目的从业者原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当初,萧筱带孩子去参加电视台活动的时候,有个家长特地向她打听:“你知道××公司吗?这个公司很好的,可难考了,考上就能成为下一个TFBOYS”。这家公司正是萧筱的“老东家”。“难考”是该公司制造的“假象”之一。
    公司负责人对外的宣传口径是,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儿童经纪公司,负责旗下签约孩子的培训、宣发、拍戏等事宜。但实际上,这家儿童经纪公司是一家变相的“培训机构”。
    萧筱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公司将经纪合同做成了培训合同。在公司对家长口头暗示的潜台词里,孩子可以参加诸多演出活动,继而被培养成下一个优质偶像,但这些承诺并不会体现在合同中。“我们自己的艺人,大人都没戏可拍,没有活动可参加。我在那边两年,没有见过一个孩子是有通告的。”
    在萧筱提供的一份市面上常见的“儿童艺人代理合同”中,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这份合同仅仅标明酬劳的划分和艺人违约的赔偿责任问题,但是并未提及公司需要为艺人提供多少场次的演出活动。
    在孩子经历了收费不菲的模卡拍摄、模糊的MV拍摄却仍未接到通告之后,家长们往往会选择无奈地退出,“培训的课上完了,你也没有任何理由去找他们”。
    萧筱透露,该儿童经纪公司主营舞蹈课程,授课的老师是一些替补、伤病、上不了场的前艺人,他们的情绪往往会发泄到孩子身上,以一些方式“逼迫”孩子离开。比如,反复让孩子做不喜欢的动作,或者安排有经验的小朋友在孩子周边,增加孩子的同侪压力,“是你自己想走的,和我无关”。
    重庆大正模特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妍1997年开始从事青年模特的培训工作,曾担任过两届重庆模特协会的会长。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公司涉及少儿模特的培训其实只有3-4年的时间。这几年家长们认识到少儿模特培训对孩子的气质、胆量和体态有很大的帮助,对少儿模特培训的推动也有很大的作用。”
    李妍介绍,大部分送来公司培训的孩子,家庭条件较为优渥,普通家庭的孩子也有,大家都很重视孩子的气质培养,纠正站姿、训练体态等课程后,公司会孩子提供更多的演出和比赛机会,偶尔会有商演,也有些项目需要自己付费,有些机构也会举办内部消化的比赛。
    带孩子刚刚参加完宝力豆中国顶尖少儿模特大赛(上海赛区)的梦桐说,这是她第一次带孩子参加此类的比赛,原因就是希望孩子多有上台机会练练胆,但是起步已经算晚了,“很多小朋友小班中班就开始了”。
    通过比赛,她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妈妈,发现她们对此投入的时间很多,为了孩子参赛甚至取消旅游。梦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模特培训费用是每年10000-20000元,入围决赛后,家长还需要投入1000元以上的服装费用,“但是整体可以接受,毕竟孩子也得到了锻炼”。
    至于孩子是否能因此成名,梦桐并没有太多执念:“最重要的还是孩子健康成长。”
    原子则认为:“现代社会的节奏和环境不一样了,很多孩子出生之后便接触成人化的东西。灯光、舞台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应该习惯去展示自己的优秀或者自信。”
    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些孩子也会因为自身的某个亮点引起专业经纪人的注意,但前期的培训(包含声台行表,一般以声乐、形体、舞蹈、T台走秀、表演为主)费用仍然需要与监护人进行沟通协商。如果家长无意继续让孩子在娱乐行业发展,经纪公司也无意深度培养,那么童星培养之路只能暂且告一段落。

    2

    “不存在包装成名的主观目的”

    在儿童经纪公司之外,一些儿童经纪人也会利用手中的人脉资源为签约或代理的儿童联络演出的机会,通过收取固定年费和按比例抽取佣金。
    儿童经纪人阿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儿童市场和成人市场最大的区别在于,成人市场运作已经成熟,儿童市场并不受控。“儿童市场是无头的‘苍蝇’,一个孩子有很多经纪人,但没有人给他们做宣发。”阿茗解释,由于儿童演艺行业几乎无门槛,市面上的一些儿童经纪公司也会收取很高的费用,但很少提供通告的机会。
    她举了几个例子。儿童去国外参加一次走秀,家长需要花费六十万到七十万元,而走秀活动主办方正是儿童经纪公司。某经纪公司通过一场小童星演唱会赚了上千万元,排名第一的孩子的父母需要拿出三百万元,得到该公司颁发的奖杯和奖项。为了获得某部戏的演出机会,参演的孩子拿出了几十万到几百万元不等的费用,最后导演卷钱跑路。
    “实际上,大部分是儿童经纪人在推人。”阿茗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阿茗的3人团队签约了十几个儿童艺人,这些儿童的年龄在5岁-14岁之间,除了负责他们的日常宣发和通告活动以外,她还同时代理了几百个儿童的业务。一旦有匹配的角色,在优先考虑自家艺人之后,也会根据需求分派给代理的艺人们。
    这种造星模式几乎是“小作坊式”的。按照阿茗的说法,她会选择那些有眼缘和父母配合度高的孩子签约,并为这些素人儿童安排表演课。“前期可以拍广告,中间去拍戏,穿插广告,琢磨自己的戏,这些都要去规划的。让孩子反复在家练几个片段,练好发短片给导演看。最后,一些孩子不仅会演戏和挑角色,还能表达自己的需求。”
    阿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现在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也会去上表演课,但最终的结果大多不了了之。“一些孩子在行业中漂着,也有出镜的机会,但是今年明显少了很多,原因是今年的戏变少了”。
    受到个人机缘和行业影响,大部分孩子很难“出头”,但也会出现极少数的幸运儿,一旦他们在市场上有了一定活跃度,就会陆续被专业的经纪公司“挖走”。
    前两年,阿茗被一些家长伤到了心。两个“带得不错”的孩子在推出来之后被签走了。“他们觉得不需要你了。你理解不透这些家长,没想到他们会变,因为他们是成年人。这是很多(儿童)经纪人走偏的导火索,我为什么要推这些孩子呢?为什么不去赚钱呢?”
    萧筱也印证了这个说法:“特别厉害的孩子其实都是家里人自己在带,市场没有合理的制度,没有共同的信任,不存在一个包装成名的主观目的。”
    阿茗后来修改了经纪合约的内容,特地增加了一条:除非艺人保证解约后不再从事影视工作,否则将面临赔偿。现在,阿茗只想带出几个孩子来,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至于其他的孩子,以后便不再管了。

    3

    儿童演员和成人演员的界限在消失

    时隔15年,圆圆仍然能清晰地记起5岁参演电影《看上去很美》时的场景:戏拍了三个月,夏天里拍冬天的戏,需要穿大棉袄;很多小朋友一起住在幼儿园里,不让见家长,有时家长会偷偷来看,大部分小朋友见到家长抱着家长不撒手。“我属于特别乖的,该让(家长)走就让走了,该说再见就说再见,然后自己闷头哭”。
    圆圆饰演的陈北燕有一些哭戏。演哭戏的时候她会去想难过的事情,“比如妈妈不要我了”,这样眼泪就会流出来。剧组里的人啧啧称奇,笑称这是“北燕的眼泪”。
    拍完这部戏有些名气之后,开始有剧组给圆圆的母亲打电话推荐戏。母亲认为孩子应以学习为重,进入初中后,圆圆拍戏的时间往往集中在周末,早上边化妆边背英语,回来也不会耽误课程。上了高中后,圆圆便不再拍戏,回归了正常的校园生活。
    圆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别人生活得比较无聊的时候,我接触到很多人,了解到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小时候看事情也会比较阳光。因为表演就是展现自己。”
    但母亲也发现,剧组的工作环境并不如想象的好。“演戏没有想象中轻松,你等的时间很长,除非你真的到了那种腕儿的地步,不然还是付出的太多了。”
    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拍戏的时候,圆圆听话,剧组里的人也愿意照顾她,形容她“可爱,又乖,又小”。但后来,圆圆渐渐觉得,“大家开始一视同仁,不会再把你当小孩看”。
    原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旦这些孩子获得成绩和奖项,参加过知名活动或影视剧拍摄,并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商业价值之后,便会有专业的经纪公司主动与其监护人联系,想要签约为其进行商业运作并以此获取一定劳务费用。
    《银河补习班》小马飞的饰演者冯泽昂的经纪人邵茹认为,他们签过的儿童演员都是非常优秀的,已经符合演员的资格、具备演员的素质,“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再辅以专业性的指导,以便(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剧组工作”。
    据邵茹介绍,公司培养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少年期四个部分,每个年龄段都会有1-2人的核心演员。儿童期区别不大,最关键的是在10岁到13岁的转型期。
    一旦进入这个阶段,公司会根据艺人不同的特质和侧重点,在影视资源中寻找最为匹配的。每一周,邵茹的公司都会修正这些艺人的培养体系。“有的人是走颜值范儿的,有的是硬汉型的,有的是实力派,每个人的适用范围还是有区别的。”
    在这个环境里,成人演员和儿童演员的身份界限开始消失了。在为儿童服务的综合性团队中,经纪人、执行经纪、宣发、物料人员等一应俱全。“商务宣传、日常活动等,我感觉和成年艺人并没有什么区别,”邵茹说,“专业的团队、运营模式,全流程和全方位的流水线。”
    “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不一样。”邵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儿童跟成人演员一样,逐渐分了层次。”

    4

    家长只能控制退出

    数据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互联网母婴童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母婴童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市场扩大后,母婴童产品对儿童代言人的需求势必会继续增加。
    2019年,多起相关新闻事件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和讨论——“杭州童模36℃高温下拍冬装”“外滩童模三伏天裹厚衣,家长回应‘自家私事’”“3岁的童模妞妞拍摄时动作没有做到位,妈妈一脚踹在了妞妞的身上”……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在谈到这一现象时表示:“如果要从本质上批评,则千军万马对娱乐业趋之若鹜之现象,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扭曲所致。”
    阿茗曾安排一个孩子去体验了一天的平面模特。回来后,这个曾经羡慕平面模特的孩子告诉她“夏天拍外景,穿着厚衣服,太辛苦了”。据阿茗介绍,常年拍平面的孩子,一年的收入可以轻松达到一两百万,一天五六千是正常价格,高者一天可达上万。“也许前期只是想让孩子锻炼,后面一看很不错哎,挣钱这么快。”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米新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未成年人从事演艺活动及广告代言是有限制的:广告法第38条禁止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做广告代言人;广电总局新颁布的《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对广播电视与网络平台的未成年人节目制作和播出也作出多项规定及限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幼年的淘宝平面模特是否属于广告代言人并不明确,“严格来说其实是可能违反广告法的”。
    “除了练习生这种模式之外,大规模签约儿童的经纪公司应该不会太多。因为有很多演艺限制,而且公司承担的义务可能要更多。”米新磊说,“现在比较常见的练习生经纪合约,都是与处于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8-18岁)签的,但同时也需要其父母签字。”
    萧筱经常在一些活动上见到一些妆容精致的小女孩,与人交流时的动作和眼神和普通的孩子完全不一样,“一看就是特意被训练过的”。
    按照阿茗过去几年所见,这些训练的痕迹及伤害在儿童演员中更加普遍——有孩子因为天天拍戏只能靠网教学习;有孩子拍了几部戏后心态浮躁,变得傲慢,无法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有的在剧组接触各色人后,甚至学会在片场巴结导演,失去本来的童真……
    阿茗偶然听一位家长聊起,有个家长找人照顾孩子,自己晚上去找导演,“孩子能不知道吗?”
    “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可以去控制边界,在他们想叫停的时候叫停。实际上,他们只能控制退出,但一旦退出,之前所有的投入就全白费了。只想让孩子锻炼也可以啊,但你想走上这个舞台了,关键的一步你究竟是做还是不做?”萧筱反问道。
    阿茗和萧筱一样,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真正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就像一面照妖镜,以前一些根本不相信的事情真实地发生在我眼前了。”阿茗说,“我可以让孩子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七八岁之前去拍广告和影视剧,得到锻炼。但是之后不可以,因为在现场的不只有孩子,孩子会在(成人的)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hougarden
    (应采访者要求,萧筱、原子、阿茗、梦桐、圆圆为化名)

    (责编:Stella)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મુખ્ય શબ્દો:培训学校演员儿童经济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