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费的「达沃斯」
各大公司的贡献通常占WEF年收入的70%。2018财年,WEF的年收入较之前的财年上涨15%,达到3.27亿美元,在过去五年中,WEF的营收数字接近翻番。
公司之所以愿意重金支持WEF的原因之一,是这里巨大的媒体曝光机会。由于嘉宾质量高,数量多,每年WEF都会引来全球媒体争相报道,政要商贾的一言一行也经常被总结成金句,被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达沃斯作为全球知名度最高,历史悠久的国际论坛,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增加,在底蕴更加厚重的同时,如何聚焦是它自身面临的组织进化的挑战。
在反全球化思潮抬头、不确定因素极多的2019年,在论坛上表示达沃斯是相互了解,求同存异,建立共识的地方,成为很多嘉宾的开场白。
根据距离达沃斯最近的苏黎世机场和阿尔滕莱茵机场的数据,本届达沃斯期间,来到这里的私人飞机航次约为270次。
能够来到这里的嘉宾,很多早已是多年挚友,底层的价值观基本相同。但正是那些无法在这里被代表的大多数,正在改变现有世界秩序,在本应该一起寻找新的可能性的平台上,他们是缺席的。
来参加达沃斯的嘉宾,已经被一些媒体和在全球化过程中财富没有增加的那部分大众贴上“达沃斯人”的标签。在这些话术中,“达沃斯人”是闭门造车的既得利益者,也是正在消费达沃斯历史沉淀的精英。
今年,达沃斯论坛一改往日的惯例,新增六个青年领袖,与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一起成为联席主席,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自我迭代,但它的确没有办法和历史的荣光相媲美。
引起外界注意的是,和往届大会的财经政治重点不同,对这些青年领袖和与会嘉宾的调查显示,本届大会嘉宾们重点关注的是气候变化的问题。在不少欧洲媒体的报道中,气候变化是2019年达沃斯的重中之重。
有趣的是,当一块巨大的价值洼地摆在眼前,消费它的不但有继承者,还有“新贵”。
近几年,区块链产业的人成规模的来到达沃斯小镇,在主会场外面,用达沃斯的名义,搞起了自己未被授权的达沃斯区块链论坛。
除了举办时间和地点的雷同,这些论坛和WEF毫无瓜葛,但在他们对外界的宣传资料中,却全以达沃斯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