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uvelle-Zélande
Français
partager

斯道资本合伙人林蕊:围绕关键疾病搭建医疗生态,长期投资是前提也是底气

转载auteur: 顿雨婷
斯道资本合伙人林蕊:围绕关键疾病搭建医疗生态,长期投资是前提也是底气
résumé因贴合国计民生、又具备出众的抗周期性,医疗健康可能是“寒冬”时期,或者说任何时期都最稳妥的……

因贴合国计民生、又具备出众的抗周期性,医疗健康可能是“寒冬”时期,或者说任何时期都最稳妥的投资主题了。事实也证明,近两年来,随着整个创投速度的放缓,医疗健康投资却逆势而行,成为最受投资人们追逐的领域,甚至于“懂行不懂行的,大家都来投医疗”

不过,医疗行业具有极高的专业门槛,涉及技术、审批、生产和营销等多个方面,其投资的挑战远大于市场想象。以药物为例,无论是药理、药效和安全性评价都需要专业人士解读;甚至药物的报批、临床结果解读和营销渠道的建立,非医药行业人士难以有足够的了解。

曾有资深医疗投资人坦言,目前中国真正有能力投医疗健康产业的机构不会超过30家。其中就包括斯道资本。在过去20多年,斯道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长期关注医疗和科技领域,在新药研发、医疗服务、医疗信息/互联网医疗以及医疗器械四大细分领域均有涉猎。

从1996年开始进入中国,到2004年启动中国第一个医疗项目(药明康德)投资,此后系统性思考中国医疗投资及行业发展的逻辑和规律,到2017年在中国推出首支专项中国医疗基金;发展到现在,斯道已陆续将药明康德、信达生物、华领医药、固生堂、思派集团等独角兽或准独角兽“纳入麾下”,在医疗投资领域奠定了自己相对稳固的话语权。

在谈到斯道的独特“杀手锏”时,斯道资本合伙人林蕊女士将其概括为:长期投资,基于全球视野做前瞻性思考,不跟风、立足解决行业痛点,建立生态等多个层面。那究竟如何落地执行?围绕这些要点,和她聊了聊。

hougarden

斯道资本合伙人林蕊

做“第一个”投资人,陪伴企业持续成长

在众多的医疗投资机构中,斯道资本最“特立独行”的一点可能要属它“不差钱”了。斯道无需对外募资,是背靠富达集团的全球性自有资产投资机构。这也意味着,它能支撑斯道资本制订长期投资战略,做长期投资,陪伴企业持续成长。

在林蕊看来,医疗不是一两年就能看到明显结果的行业,没有所谓的“风口”,它需要深度耕耘,而长期投资是基础;反映到执行上,斯道并不会急于推动被投企业做一些短期的,不管是业务还是资本市场的决定,这也是斯道投资的核心逻辑。“我们不会仅仅从满足LP的KPI角度考虑退出问题。”

而从宏观层面来看,林蕊认为,斯道的布局都是基于“建设生态系统”而展开,加上医疗本身是一项长期发展的事业,唯有长期投入才能推进生态向前。

另外,了解到,斯道资本的大多数投资都集中在种子轮或A轮,较少进入中晚期成熟的药企或者成熟的医疗器械企业,甚至于会自己组建团队来孵化新公司,像信达生物和德达医疗便是其中典型。按林蕊的话讲,“在我们的portfolio里,基本有90%斯道都是第一个投资人”;从2011年至今,做企业的“第一个投资人”也成为了斯道内部的一项基本准则。

因此,与跟随市场的投资热点不同的是,斯道资本会选择在行业尚未被关注的萌芽期就开始布局。林蕊认为,“行业的痛点其实早已存在,只是还没有解决方案,等到市场发展起来痛点非常突出的时候再进入已经来不及了,只有早期进入的企业才能成为领跑者。”

这也意味着,它对早期项目的挖掘要更快更准。林蕊表示,目前围绕四大子领域及产业链上下游,斯道对团队做了非常精细的分工,团队对每个细分领域都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良好的创业者关系,这个也是斯道的一个重要特点。

据她介绍,有很多斯道曾投资过的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再次创业时也会选择与斯道资本一起创业,而信任的前提来源于斯道在投后服务的深入。据悉,斯道会根据被投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包括内部人员、管理和外部的市场、资源方面的帮助,而不仅限于资金,以思派集团为例,斯道资本便全力协助公司开拓保险业务以及引入相关战略投资人。

基于全球资源,进行前瞻性思考

系统性的服务被投企业的能力有赖于团队的强资源整合能力,斯道在此表现突出,尤其是在国际化资源的覆盖上。据林蕊介绍,斯道和富达集团旗下其它姊妹基金在全球大概投资了一百多个医疗公司,同属一个LP,相互间合作非常密切。基于此,斯道能充分地调动的国际化的资源和网络。

“以斯道投资建设的德达医院为例,它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脏中心展开合作,我们得以借鉴很多哥伦比亚大学的运营管理经验。在我们的推动下,我们投资的邦尔骨科医院和台湾医管界的交流也非常频繁等,使得企业从病人安全、医院质量管理到医院IT系统的打造等多个环节,都有长期的顾问和合作伙伴给予帮助。”

国际化的不只是产业资源。林蕊认为,站在全球投资平台的视野来思考与判断行业的未来,才是斯道的基因所在。目前,斯道资本在美国、日本、印度、中国和欧洲都有专业的医疗投资团队(累计140余人),因此投资策略与全球医疗行业的发展保持同步,并借鉴全球产业发展经验,做前瞻性布局。

从大方向上看,斯道资本会尤其关注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发达的医疗大健康市场里,其行业发展的趋势,包括对新药研发技术发展趋势,及医疗支付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的演变过程做深入分析,然后预判中国趋势,最终形成了在中国打造医疗生态系统的想法。

“以医疗支付为例,斯道资本从大约5年前开始关注这个赛道,那时业内人士都了解中国医疗支付体系的痛点,以及国家推行全民医保并强调要建立一个综合保障支付体系的规划,大家都看到了行业未来的机会,但问题是怎么挖掘?斯道便借鉴了美国包括欧洲等其它国家医疗支付体系发展的历史和成功经验,然后对照中国的情况加以判断。”

从细节上看,斯道资本会结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在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存在的时间差,通过资本的力量推动并把握其中的机会。“以宫颈癌筛查为例,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普及率就超过了80%,中美之间差了接近20年。于是,斯道就在2007年投了英硕力科技,支持企业在中国推广宫颈癌诊断试剂从医院诊断市场走向筛查市场。”

反映到具体的投资执行层面,林蕊表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前瞻性判断,所以我们不跟风,一切都以解决痛点为前提,而痛点这么多,国际化的经验会让我们对各种市场机会的优先级有更好的判断。”

目标:围绕核心疾病领域建立生态系统

其实,斯道资本对医疗支付关注的来源不止于此。林蕊告诉,这也得益于团队“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所观察到的行业更细枝末节的痛点。“当你做新药、做器械还有做医疗服务时,就特别能看到在支付这块痛点上的一些具体体现,以及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

说到生态系统,就不得不说到斯道资本的核心定位,即相较于一些在细分行业有所偏重的风险投资机构,斯道资本坚持全产业链的布局模式,投资领域包括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IT +互联网医疗,基于此串联整个产业链,打造生态。

那是否会各有侧重?我们知道,医疗产业关注的重心会有一个迁移过程,即生产、服务、支付,即先关注产品端(药物和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其次是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医疗服务模式的优化,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关注控费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林蕊表示,对斯道资本而言,目前重心仍然在第一块,尤其目前还有政策红利和人才红利;但基于“前瞻性”的布局宗旨,医疗支付板块也绝不会落下。

hougarden

斯道资本医疗板块布局逻辑(包括赛道和病种)

从病种上看,林蕊表示,斯道重点关注肿瘤、心血管科、糖尿病、骨科、妇科、耳鼻喉科等等患者需求大的领域,在具体布局过程中,会围绕单个疾病领域纵深,即从新药、器械、服务再到创新解决方案全方位覆盖,在垂直领域纵向形成一个小生态,最终和各横向赛道织出一张医疗生态网。

以耳鼻喉科为例,斯道资本现已系统布局了上游的外科诊疗设备、手术器械、介入耗材(莱诺医疗),以及下游的日间手术中心(仁树医疗)及配套的药品;以骨科为例,也有上游的高端植入耗材(宽岳医疗)和下游的民营医院(邦尔骨科),等等。

在谈及未来医疗生态体系的畅想时,林蕊表示,“可能别人觉得生态系统是个比较大的概念,相对来说不太能够把它实际描绘出来,但对于我们内部而言,我们有非常清晰的战略地图,包括什么会做什么不会做,哪个是核心,哪个是要继续增加投入的等等,这些我们都非常清楚。”

附:资本和受访人基本信息

斯道资本(Eight Roads)是背靠与富达集团的全球性自有资产投资机构。

公司专注于早期及成长中企业的风险投资,所擅长行业包括医疗、科技与消费,投资组合覆盖早前的阿里巴巴、无锡药明康德、亚信、软通动力和迅雷网络,到当前的德达医疗、信达生物、华领医药、思派、镁信健康、海鹚科技、邦尔骨科和上海海利生物等公司。

林蕊拥有深圳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和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1年进入风险投资行业,她曾在Vision Capital China及CMT China等投资公司任职,2007年加入斯道资本并长期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commentaire
code de vér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