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ager

全球最大开源操作系统的前世今生:一个让微软头疼的人竟是书呆子

生活auteur: 36氪的朋友们
全球最大开源操作系统的前世今生:一个让微软头疼的人竟是书呆子
résumé编者按:本文首发“腾讯科技”,作者 魔铁的世界,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划重点:

hougarden

随着Fuchsia系统在近期上线,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手机操作系统安卓,看来真的要被谷歌扔进垃圾桶了。

安卓被谷歌打入冷宫,外界猜测是因为采用了开源的Linux内核,使得谷歌对安卓缺乏掌控力,导致碎片化太严重,迫使谷歌让安卓在辉煌时期提前谢幕。

但对IBM来说,Linux的开源却是蜜糖。7月9日,IBM宣布以340亿美元收购Linux最大的商业化公司红帽(Red Hat),以期重新定义企业级云市场。

追根朔源,让两家大公司爱恨难舍的Linux系统,最早只是芬兰一个叫林纳斯.托瓦兹的黑客玩出来的结果。

那么,当时还在上大二的林纳斯是如何玩出一个世界级的操作系统的?

世界上最好养的“书呆子”

1981年8月12日,IBM推出了5150新款电脑。

这款看起来像个米色大盒子的电脑售价1565美元,面向家庭用户销售。4年前,刚成立5年的苹果公司已推出世界上第一款个人电脑Apple II,而IBM加入战团,预示着个人电脑时代降临。

与硅谷隔着整个美国和一个大西洋的芬兰,也开始进入个人电脑时代。

也是在这一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统计学教授里欧.华德玛.童奎维特买了一台Commodore VIC-20电脑,这样在学校里大型机做不完的工作,他可以带回家里完成。但问题是,童奎维特教授用惯了纸笔,很不习惯敲键盘。于是,他把目光转向11岁的外孙林纳斯.托瓦兹。

一个好主意油然而生。

随之而来的,是一幅绝美的画面:每次教授在纸上写好BASIC语言程序后,就把林纳斯抱到膝盖上,让他把纸上的程序用键盘输入电脑。

身为数学家的外公的想法不复杂,祖孙两人一起体验计算机带来的乐趣,同时培养外孙对数学的兴趣。

于是,每天放学回家帮外公输程序成为林纳斯的“家庭作业”。很快,他敲键盘的熟练程度超过了外公。久而久之,他感觉仅输入外公编好的程序不好玩,开始试着自己编程。这位未来的程序大师编写的第一个程序非常简单:

10 PRINT”HELLO”;

20 GOTO 10。

屏幕上会显示一行又一行的“HELLO”,没完没了,直到程序被强行终止。

林纳斯将“HELLO”换成“SARAH IS THE BEST”后,满屏幕显示“萨拉是最棒的”。本来林纳斯不算一个体贴的哥哥,但这次耍酷还是成功赢得了妹妹萨拉的感动,这让林纳斯感觉编程真是太好玩了。

林纳斯从此对编程上瘾。

每年10月芬兰就进入过冬模式,大人小孩喜欢在户外玩曲棍球或滑雪,林纳斯却窝在家里通宵达旦地捣鼓计算机。林纳斯功成名就之后,妈妈安娜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儿子是一个书呆子,从小就很好养,只要把他和一台电脑关进一间小黑屋,再时不时扔点儿面条进去就行。

hougarden

确实,林纳斯年轻时的呆气堪称一绝:

不善社交,人一多,他就成为空气;

衣着不讲究,常常一件睡袍过一天,工作之后,热爱穿公司发的免费T恤,发什么穿什么;

上中学时数学超级好却不解风情,一直没明白找他补数学的女孩子说的“养大型宠物(字面下的意思是调情)”是啥意思,反而很认真地照顾邻居家重达7公斤的宠物猫;

大学生活开始后,林纳斯终于华丽蜕变为操作系统的一代门派宗师。

“芝麻开门”

19岁那年,林纳斯上了外公曾任教过的赫尔辛基大学,报考了计算机专业。比较搞笑的是,这个专业包括他只有两名男生。

看起来,林纳斯上的是冷门专业,但实际上Unix当时已经不经意间为他敞开了一道阿里巴巴式的大门,而过去8年来对编程的狂热爱好,又使他在编程和算法上积累了深厚的童子功:

上中学之前,除BASIC编程语言外,还掌握了用机器语言(0和1的编码)编写程序的能力,对电脑的运行原理和过程了如指掌;

学会了自己编写程序设计工具,比如编写的编辑器比电脑自带的还好,让电脑屏幕显示字符的速度快得惊人;

对操作系统兴趣浓厚,当时操作系统功能简单,版本众多(每个品牌电脑商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BUG丛生,为他提供了解剖标本;

正式开学前自学了关于Unix的经典著作《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对Unix系统做了透彻的了解,对它的热情也高涨起来;

而当时有关Unix的纷争,又为林纳斯编写的Linux系统赢得了成长的时间。

为方便理解,我们先说一说Unix系统。

直接说吧,Unix的诞生没什么伟大的抱负。AT&T下属的贝尔实验的两名员工丹尼斯和肯,想在PDP-11电脑上玩游戏《星际战争》,于是两人写了一个操作系统,这就是Unix。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的电脑真的没什么娱乐功能,想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还得会写操作系统。

hougarden

贝尔实验室

Unix系统诞生得这么不正经,完全和晶体三极管没法比,要知道晶体三极管是带着替代真空管的伟大使命被发明出来的。

结果就是,AT&T根本没把Unix系统当一回事,加上当时正受到垄断管制,不能制造和销售计算机,于是授权费都懒得收,把Unix系统和源代码许可证书都免费公布出去,意思是谁爱用Unix系统玩就尽情取用吧。

Unix系统在大学里很快成为宠儿,到上世纪90年代初,它已经是所有超级计算机和服务器的首选操作系统,并衍生出许多版本。眼看着Unix系统成为一桩大买卖,AT&T肠子都悔青了,当初怎么就没收授权费呢?很快,AT&T和伯克利大学就Unix系统的版权问题打起了官司。

这场官司让Unix系统在当时成为烫手山芋,却也让林纳斯这个21岁、邋里邋遢的芬兰青年开发的Linux操作系统,有了抢占市场的机会。

Linux系统的诞生:只是为方便黑学校电脑

1991年1月2日,圣诞刚过,芬兰还是白雪茫茫的寒冬模式。

林纳斯揣着圣诞和生日红包钱,在赫尔辛基一家经营电脑的夫妻店,花3500美元DIY了一台外观平淡无奇、性能彪悍的电脑,他付了1200美元,剩下的需要在三年内还清。

随后,他又为新电脑花169美元,买了一套Minix版本的Unix操作系统。

软硬件准备就绪,林纳斯准备用Minix系统自带的终端仿真程序,黑进学校性能更为强大的电脑,上网看新闻或编程。当时家庭拨号上网又慢又贵,通过学校电脑上网不花钱,还很快。所以,黑学校电脑既酷炫又实惠,几乎成为林纳斯的必修课。

但是,一番操作下来,林纳斯发现Minix系统根本不好用,尤其被他寄予厚望的终端仿真程序,更是超级难用。

黑学校的电脑是刚需,既然Minxi系统不好用,那为何不从裸机开始(从BIOS系统入手),重写一个呢?反正在冬天的芬兰,哪也去不了,有大把的时间可用,还有一台彪悍的386个人电脑做开发工具。

总之,万事俱备,就差他把十个手指头放到键盘上了。

说实话,独自开发操作系统的日子其实十分单调。林纳斯每天24小时是这样度过的:编程——睡觉——编程——吃椒盐卷饼或洗澡(随便冲冲了事)——睡觉——编程。

好在感觉不枯燥。

hougarden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但他如此沉迷,还是引来了父母的担忧。父亲尼奇忧心忡忡地对母亲米奇说:“赶紧让他去外面找份差事吧。”米奇担心的则是另一回事:“像他这副(整天宅着不出门的)德性,以后还怎么去结识好女孩儿啊?”

在父母为儿子操心时,黑客儿子也为正在开发的系统操碎了心。

开发到文件系统驱动环节时,由于感觉太费劲,林纳斯差点放弃。但他发现,放弃操作系统开发,生活又将进入无趣状态,大学课程没什么挑战,唯一的课外活动是每周三晚上的频谱俱乐部派对,由于没女伴,派对显得比较无聊。

还是写操作系统有点意思。

于是,Linux系统的开发又继续进行。

1991年9月17日,林纳斯将Linux系统0.01版本上传到FTP,源代码大概有1万行(现在超过1000万行)。

由于当时的电脑内存有限,如果运行的程序大于内存,很容易导致电脑崩溃,而Linux系统拥有分页到磁盘的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第一炮就炸了个不小的动静,让许多Minix的用户转投Linux阵营,这也导致双方爆发了微内核和宏内核的口水战。

hougarden

经过全球黑客的共同努力,1994年3月14日,Linux系统1.0版本在林纳斯的母校赫尔辛基大学发布,此时它的代码量已经超过17万行,用户超过10万。

相对于当时如日中天的Windows,Linux完全免费,完全兼容POSIX1.0标准,意味着可以通过模拟器运行DOS、Windows程序,支持多用户多任务(比当时的Windows强),同时具备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鲜明的特色赋予了Linux强大的生命力,使它在Windows开始独霸全球操作系统时,仍能撕开一条口子。

更重要的是,由于Linux支持多种平台,可以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在跨平台适应性上,甩了Windows好几条街,这也为安卓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简单说,Windows相当于英特尔的CPU,Linux则相当于ARM的芯片。

微软感到头疼

Linux系统1.0发布一年后,史上最成功的操作系统——微软的Windows95发布,从此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开始同台PK。虽然一直到现在,无论个人电脑还是服务器领域,Windows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但Linux系统也让微软不敢忽视,始终是让它头疼的力量。

1998年10月,微软在法国发布了反对Linux系统的公开信,算是正式确认了双方的竞争关系。

Linux系统能从北欧一隅之地崛起,迅速成长为抗衡微软的一支力量,和林纳斯恬淡的处事风格有关。

和盖茨16岁创办公司(虽然失败了)就以赚钱为目的不同,林纳斯开发Linux系统则是为了好玩,没有商业目的,软件雏形刚出来,就放到网上,和全球的黑客一起完善修改。起步即开源引来了全球优秀程序员,他们帮林纳斯节省了庞大的操作系统开发费用,也积累了最初的传播口碑,塑造了技术领先的形象。

hougarden

另外,时运也是重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初AT&T和伯克利大学的官司,使得当时各公司和机构应用的Unix系统面临侵权的风险,大家急需一款新的操作系统应急,而基于Unix的Linux系统既节省了部署成本,又拥有技术优势,于是这场官司导致的市场空白,迅速被Linux系统吃进。

1998年是个重要转折点。

此前,Linux系统的用户主要是软件爱好者,鲜有大公司,此后,Sun、IBM、英孚美软件(Informix)、甲骨文(Oracle)等公司相继加入Linux阵营。同时基于Linux的谷歌搜索引擎上线。Linux系统四面开花,当年占据17%的市场份额。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Linux系统爆发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可以说把Windows秒的渣渣都不剩。微软为手机开发的6个版本的操作系统,每一个最后都失败了,而基于Linux内核的安卓却成为一代霸主。

为何两款系统会冰火两重天?

主要是因为微软擅长开发桌面操作系统,这种优势像基因一样深植于公司内部,但智能手机市场和个人电脑市场截然不同,Windows的闭源使微软无法引入基因不同的开发团队,结果就是Windows Phone的各个版本几乎都是MINI版Windows,典型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

相反,Linux系统由于开源可以引入不同公司或开发团队,开发出多样化的产品,从PC操作系统,到谷歌搜索引擎、安卓等,更能适应复杂多样的应用场景,生命力更显旺盛。

娶芬兰空手道冠军为妻

Linux系统声名鹊起之后,林纳斯最初直接的受益是,终于偿还了上大学时DIY电脑欠下的钱。一个叫彼得.艾文的黑客在网上为林纳斯发起募捐,成功募集到3000美元。用这笔钱,林纳斯在1993年底还清了电脑欠款。

更重要的受益则是,他终于找到女朋友。

成名之后,林纳斯担任了赫尔辛基大学的助教,用瑞典语教授“计算机科学入门”,有15名学生上这门课。林纳斯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让每个学生给他发一封电子邮件。学生们发来的电子邮件要么是简单的文字信息,类似“您好,托瓦兹老师”,或者发一些课堂笔记,总之是在证明:老师,我作业完成了。

但一个叫朵芙(Tove)的女学生发来的电子邮件却与众不同,她邀请林纳斯约会。朵芙曾6次获得芬兰空手道冠军,解决个人感情的方式也带着空手道的进攻色彩。

“朵芙是第一个通过互联网方式接近我的女人,而我干脆就把她娶回了家。”多年以后,林纳斯这么得意地对来访者说。

盖茨和林纳斯:两种人生

比尔.盖茨出身于富裕家庭,从小就想赚大钱;林纳斯家庭经济一般,实际上由于有相当一段时间手头特别紧,他的妈妈不得不把唯一的投资——一张赫尔辛基电信公司的股票(当时还是纸质的),送去典当行换取现金,这张股票价值其实并不大,只有500美元。

尽管如此,林纳斯对发家致富特别是一夜暴富依然没什么兴趣。

从赫尔辛基大学毕业后来到硅谷,乔布斯曾邀请他开发MacOS,但被他拒绝了,如果答应的话,他很可能得到苹果公司的股票期权。后来,有几家Linux系统商业化公司比如红帽(RedHat)给了林纳斯一些股票期权,使得他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但离真正的富豪距离还很远。

当然,说林纳斯对财富清心寡欲也不客观。事实上,红帽公司给了他价值50万美元的期权,公司上市之后,一夜之间,那50万美元变成100万美元,“坦白地说,我兴奋地快要发狂了!”有那么一段时间,林纳斯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计算股票赚了多少钱。

如果以财富多少为标准来定义成功,林纳斯显然算不上成功人士,但如果以对行业的贡献度为标准,林纳斯的地位其实并不逊色于比尔.盖茨。

比尔和林纳斯,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争议颇多,很难说孰优孰劣,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人的人生都很精彩。

hougarden

今天的Linux系统掌管着超级计算机和大部分服务器,算上安卓的话,Linux王国的领土几乎扩展到了整个网络系统,Google搜索,淘宝购物,微信、QQ聊天等全球数十亿人离不开的服务,都运行在Linux之上。即使长期敌视Linux的微软(毕竟是直接竞争对手),也开发了自己的Linux服务器版本,用于Azure云平台。

而IBM近期完成的对红帽340亿美元的收购,是蓝色巨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笔收购,这也凸显了Linux的价值。收购完成后,红帽将作为IBM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来运作,并将纳入IBM云计算与认知软件业务的财务报表。

IBM意在借助Linux在开源软件领域开拓疆土,帮助其巩固云业务增长引擎。目前IBM的云业务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亚马逊和微软。可以说,蓝色巨人将复兴的未来押注到了Linux身上。

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图片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即联系删除。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