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ager

上市狂奔后的第二年,美团的“吃”生意还好做么?

生活auteur: 港股研究社
上市狂奔后的第二年,美团的“吃”生意还好做么?
résumé如今,互联网各大巨头混战加剧,面对多方挑战,都在积极寻求新的战略打法。

如今,互联网各大巨头混战加剧,面对多方挑战,都在积极寻求新的战略打法。近期,美团股价一路高涨,截至6月28日以68.5港元收盘,创2018年10月以来新高。

股价的上涨与其Food+Platform战略所显现出来的巨大发展空间也是离不开的。

事实上,美团的Food+Platform战略早在上市前便开始了。只不过,在上市后对这个战略又进行了升级调整,具体表现为,以“吃”为核心,组建用户平台,以及到店、到家两大事业群,在新业务侧,快驴事业部和小象事业部将继续开展业务探索,同时成立LBS平台。

那么,美团的Food+Platform战略究竟是怎样的?这一战略是否已经开始产生“飞轮效应”了呢?

hougarden

美团缘何坚持Food+Platform?

作为一家以“吃”为中心的互联网平台,美团企图围绕“吃”建立一个线上线下的生态闭环模式,就前段时间的财报数据以及近期的股价来看,其Food+Platform战略有启动飞轮效应的苗条。

1、市场数据趋好 战略意义初步显现

美团自去年上市后一个月便对Food+Platform战略进行了升级,经过市场实施以后,也显现出了初步的成效,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便可以窥得一二。

据美团2019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美团第一季度的收入为191.74亿元人民币,相比2018年同期的113亿元同比增长70.1%。其中,餐饮外卖的收入为107亿元,到店酒旅收入为44.9亿元,新业务及其他收入为39.8亿元。这一数据在去年同期分别为70.6亿元、31.4亿元、10.8亿元。

具体来看,第一季度餐饮外卖业务的交易金额为756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545亿元增长38.6%;餐饮外卖订单量17亿笔,相比2018年同期的12亿笔增加35.8%;餐饮外卖变现率由12.9%同比上升至14.2%。

到店酒旅业务的交易金额为464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403亿元增长15.1%;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交易金额达到164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134亿元增长22.4%。

经上述数据来看,这三大业务无论是从收入还是交易金额方面相较上一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此外,整体亏损金额收窄,这一季度美团的亏损金额为13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的亏损金额为10.39亿元,同比增长6%,环比2018年第四季度的13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同时,美团交易用户4.118亿,同比增长26.4%;活跃商家580万,同比增长27.3%;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24.8笔,同比增长23.8%。

综上可见,美团目前取得的成绩,也是其一直以来坚持并不断优化这一战略最直接的原因。同时,美团ceo王兴也表示,2019年第一季度呈现的业务增长和财务改善得益于聚焦的“Food+Platform战略”。

2、市场多方角逐 美团必须加快布局

其次,美团坚持Food+Platform也是为了加快其生态链的布局。在如今激烈的竞争市场之下,若不能加快产业布局,将迅速落后于市场。

此前美团打车开始转向于做聚合平台,一部分的原因或许是迫于网约车市场的压力,滴滴、携程、高德等平台都开始转向于聚合平台,抢占流量市场。另一方面,转向聚合平台正好迎合了美团的这一策略打法,同时从网约车这一方面来看也缓解了其投入压力。

此外,背靠阿里的哈罗单车早前也插足网约车市场,并且和饿了么展开深度合作,对美图发起进攻。市场多方位的角逐从未停止,腹背受敌的美团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基于这样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美团若不能深化自身策略,加快脚步,最后能不能稳住行业地位也不好说。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美团虽与连锁酒店OYO达成合作,但在此之前,滴滴便已经和OYO携手,这也不是滴滴第一次试图切入旅游酒店业务,对美团来讲无疑会形成一定的市场压力。

各大流量巨头纷纷线上线下夺食,尽管美团拥有庞大的以“吃”为主的客户群体,面对行业内各大平台的穷追不舍,美团深知不能放缓脚步。

由此综合看来,这一战略所获得的市场成效以及行业市场需求的驱动,美团走Food+Platfom路线也是其必经之路。

美团超级生态梦 实践路上阻碍不少

根据美团2019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今年业绩增长可观。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总收入由2018年同期的人民币113亿元同比增长70.1%至人民币192亿元,同比增长7成。

尽管如此,但并不代表美团就可以高枕无忧,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依旧不少。

1、过分倚重外卖餐饮亏损依旧不少

从美团披露的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可以看出,虽然总体业绩增长,但仍然存在巨额亏损。2019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13亿元,同比增长24%,经过调整EBITDA为4.589亿元,转为正值,调整后的亏损净额依旧有10亿。

与此同时,美团在收入上同比换环比都出现增速放缓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比2018年第四季度的138亿收入,环比减少了3.2%。而同比增速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除此之外,过分依赖外卖餐饮业务的营收也是一把双刃剑。今年第一季度,餐饮外卖的收入为107亿元,到店酒旅收入为44.9亿元,新业务及其他收入为39.8亿元。去年同期分别为70.6亿元、31.4亿元、10.8亿元。其中,餐饮外卖的同比增幅达到51.7%。

由此可见,餐饮外卖的收入明显高于酒旅以及新业务,依旧是美团的营收大头。美团这样的偏重和依赖于其本身来讲并不是件好事儿。

至少可以认为,其餐饮外卖以外的业务增长状态不够好,另一方面,面对外卖市场的竞争压力对美团来说无疑会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hougarden

2、新业务进展缓慢零售生态挑战重重

就目前阶段来说,外卖餐饮是美团在Food领域的主要力量,也是美团大力发展的领域。与此同时,在新业务方面进展却显缓慢。

根据美团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可知,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收入约达40亿元,相较2018年同期的11亿元增长达267.8%;交易金额约164亿元,相较2018年同期的134亿元增长约22.4%。同时,美团新业务及其他部分的总亏损呈现环比缩窄趋势,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毛利率为负11.1%,环比改善12.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尽管亏损幅度收窄,但其在新业务板块依旧是处于亏损状态。新业务部分进展缓慢,体现出其在这一板块面临的挑战不少,进一步影响到美团在新零售方面的搭建和布局。

据其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披露,由于新业务板块回报低于预期,美团在第一季度便关闭了低线城市的小象生鲜超市,只注重改善北京其余两家店铺的购物体验及运营效率。

从新业务不断的调整到整体的布局,可以看出美团对于其新业务与新零售之间如何联动仍处在摸索阶段,未来新业务在经营上还会长期给美团带来投入压力,而其所能够产生的价值,目前尚不能确定。

另外,美团在网约车这一领域也遭阻击。美团推出网约车的初衷是,基于LBS平台推出的网约车、大交通及无人配送等会对于业务形成闭环。但现实中会有多少用户在美团平台上叫车去点评上的一家饭店吃饭还是未知。面对市场各路夹击,美团的网约车项目也正在刹车转型,而大交通的一环共享单车仍在每个季度给其带来数亿元的亏损。

此外,虽然美团在外卖餐饮行业依旧是老大哥,但不断地有参赛者加入,同时背后还有饿了么等平台的穷追不舍,也被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给美团带来的压力不小。

从其本身的新业务进展状态以及行业内的多方挑战来看,美团建立完整生态链的路上阻碍依旧不少。

美团的Food+Platform之路未来仍需不断探索

美团聚焦的Food+Platform战略,市场已有初步表态。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布后,其市值和股价纷纷提振,成为中概股里继阿里、腾讯之后的第三大互联网巨头。

虽然很多领域依旧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但美团作为一家以“吃”为主同时建立智慧生态系统的平台,这种围绕Food领域横向纵向发展的打法无疑是正确的,不然,市场也不会有应允的苗头。

但想要打造美团的专属生态链,建立起成熟并且长期盈利的模式,未来的路仍需摸索着前进,是否能长期走好依旧需要市场的验证。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