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ager

中国城市运动健身场馆指数,运动品牌的数字创新进程,以及一些健身新消息|健身周报

生活auteur: GymSquare精练
中国城市运动健身场馆指数,运动品牌的数字创新进程,以及一些健身新消息|健身周报
résumé上海不仅是运动健身场馆最成熟的城市,也是健身房最多的城市,体现了上海在运动健身领域的市场成熟度,北京紧随其后。

中国运动健身场馆指数

上海不仅是运动健身场馆最成熟的城市,也是健身房最多的城市,体现了上海在运动健身领域的市场成熟度,北京紧随其后。

运动健身成为流行趋势的直接表现,就是更多的运动健身场馆在各个城市开启。其中包括商场和社区的各类健身房,也包括射箭、壁球、攀岩和跆拳道等各类小众运动场馆。

而如果「运动」代表一座城市的健康活力,那么类似场馆的数量就是这座城市活力的最好代表。

hougarden

■城市健身浪潮

本周,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城市运动场所成熟度指数,以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大众点评「运动健身」栏目下,综合健身中心、体育场馆、游泳馆、球类运动、休闲运动和武术格斗6大一级类目中的场馆数据进行统计。

数据从运动场馆丰富度、运动场馆总量和健身中心在运动场馆中的占比,以及小众场馆人均拥有量4个维度展开具体分析,数据样本统计截止到2019年1月。

先看全国主要「城市运动场所成熟度」排名:

hougarden

■图表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运动场所成熟度排名指标主要为:

运动场馆丰富度×0.3

+运动场馆总量×0.3

+健身中心数量×0.2

+小众场馆人均拥有量×0.2

=运动场所成熟度指数

从统计结果中很明确可以看到,上海排在了第一位,北京以略微的差距排在其次,第三位为深圳,在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中,广州在运动场所中有些掉队,「新一线城市」成都排在第四。

除此之外,武汉、南京、杭州、苏州等新一线城市紧随其后。如果单从健身房这一类目来看,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竞争激烈红海化之后,类似城市在近两年迎来快速的增长,其中最重要的健身房类型为私教工作室。

GymSquare在早先文章中提到,相比红海化的一线城市,二三线市场大概相当于至少五年前的“北上“健身市场。

以武汉为例,武汉有超过1000家的私教工作室,但规模超过10家的俱乐部并不多见。而新一线城市新贵成都,规模总数也早已超过1000家,私教工作室的井喷式发展是主要原因。

hougarden

■武汉(左)成都(右),私教工作室规模(仅以大众点评平台统计)

二三线城市的工作节奏和消费结构,让他们的人均更支配收入和时间,都远在租房和地铁上的白领高。当一线城市都在谈论健身而无法去健身房的时候,二三线城市的用户已经开始用消费行为拥抱健身房。

但从数据上难以体现的是,二线城市经历了2016-2018年的井喷式增长,目前也快速陷入一线城市的红海化:私教工作室的过度竞争,和俱乐部的疯狂拓展,让二线城市仅有的市场红利快速消耗。

或许一线城市的健身房洗牌局面,将快速在二线城市上演。

除了运动场所的总量外,我们可以关注下健身房在其中的占比,这或许能直接体现一个城市运动健身的市场化水平。

hougarden

■图表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可以看到,健身房在各个城市的运动场所占比均接近40,也就是说,一个城市居民的运动体验性消费,至少有接近一半的概率发生在商业健身房。

而在总量上,排在最前的依然是上海、北京,两座城市的居民运动空间规模遥遥领先。而被认为是最「爱吃」的成都、广州、重庆,运动减肥指数都排名很靠前。

其次是「运动场馆丰富程度」,先看看结果:

hougarden

■图表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到,虽然健身房总数在上海最多,但其他球类运动、体育场馆,上海依然是位居榜首。包括篮球、足球和网球场等数量,以及各类体育场馆的规模,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居民的运动习惯。

从世界通行的经济规律来看,当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一定规模,运动消费也将相应呈现出相应规模。除了北、上两座城市外,广、深甚至更多新一线城市在运动健身消费上,仍然没有和人均居民收入达到相应标准。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工作时长的原因,更多可能还是因为中国健身房特殊的运营模式。当市场更为透明的时代来临,或许更多城市将迎来健身的新一轮繁荣。

运动品牌的数字创新进程

NIKE 正在快速转向数字创新,和消费者本地化沟通。其中数字创新的投入,让公司在2019年财报上开始看到效果。而包括日本Asics和Under Armour等运动品牌,都在推动自己品牌的数字创新进程。

hougarden

■NIKE上海001店

运动品牌正在数字化和创新方面,投入了更多资源,并且正在收获成效。比如从NIKE上周发布的2019年财报来看,CEO Mark Parker便表示,公司的持续增长来源于NIKE持续推动的数字化和创新。

在全球运动消费浪潮的大趋势下,NIKE 在2018年全年依然迎来了不错的增长,其中大中华区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达到24%。

具体来说,NIKE大中华区2019财年营收达62.08亿美元,在汇率不变的基础上,相较于2018财年的51.34亿美元增长超过10亿美元,同比增长24%,息税前利润达到2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

其中,第四季度营收达到16.97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连续二十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hougarden

■NIKE纽约000店

NIKE的数字创新首先包括零售体验,这在NIKE纽约和上海的两家创新旗舰店(House of Innovation 纽约000店和上海001店)中可以看到。

其中包括NIKE APP和实体零售的数字化实时打通,也包括NIKE+和NIKE by You和设计师的沟通和运动鞋定制。

hougarden

■NIKE shopthe look

其中,在NIKE 纽约000店中,还可以通过APP扫描店内人体模型中的代码,浏览模特的产品,检查店内是否有特定尺寸,然后店员可以将产品送到试衣间。

除此之外,在NIKE上也可以看到更多科技的影子。比如NIKE IOS版的APP,开始可以用AR测量脚的尺寸,来提供尺码更准确的尺寸建议。包括基于跑步NRC和健身NTC等APP,则在更多场景化的运动上,做创新和拓展。

hougarden

NIKE并不是第一家投入数字化创新的运动品牌。本周,日本运动品牌Asics甚至通过旗下投资部门,收购加拿大人工智能运动捕捉初创公司 Curv Labs 部分股权。

和NIKE一样,Asics也有自己的数字化APPAsics Running Analyzer,这次收购,是这家日本运动品牌巨头向数字化常新迈进的一大步。

hougarden

■Asics

Curv Labs 由 Jason Hopper、 Nicholas Tancredi 和 Shea Balish 在2017年联合创立于加拿大多伦多。Curv Labs 的运动捕捉软件通过 AI 视觉技术,通过手机的摄像头来做运动捕捉,再进行身体数据的进行测量和分析。

和美国Mirror等家用健身设备一样,科技和数字化创新,已经成为运动产品的主要方向。

Life Fitness正式被出售,CureFit新融资等一些新消息

Life Fitness正式被母公司出售,印度健身公司CureFit完成D轮融资,资方包括联合利华。

hougarden

■Life Fitness

//Life fitness力健被正式出售

由于增长趋势的放缓,LifeFitness被上市母公司Brunswick出售。本周,这家全球最大的商用健身设备制造商,已经正式从Brunswick以100%股权出售给KPS Capital,交易金额为4.9亿美元。

Brunswick出售的全部的健身业务,包括Life fitness旗下Hammer Strength, Cybex, Indoor Cycling Group和 SCIFIT等。

公司早先通过官方邮件,向全球代理商宣布出售的信息,并表示,作为新股东KPS Capital将以更大的创新动力,推动Life fitness全系产品的创新。

//印度CureFit完成新一轮融资

本周,印度健身平台CureFit完成1.2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联合利华、Epiq资本、Innoven资本、科塔克银行。这是公司近两个月完成的第二轮融资。

hougarden

■CureFit

目前为止,这家2016年创立的印度健身公司,已经募集了大约2.9亿美元的资金,估值超过5.75亿美元。

CureFit曾与软银进行过融资规划,但尚未达成协议。但CureFit拥有实体健身房、健身餐、冥想瑜伽和大健康等细分领域的全线产品,正让这家公司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GYMSQUARE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