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ager

1亿学前儿童伴随屏幕成长,蕴藏着什么样的内容红利?

社会auteur: 靠谱的阿星
1亿学前儿童伴随屏幕成长,蕴藏着什么样的内容红利?
résumé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靠谱的阿星”(ID:qq1598145405),作者靠谱的阿星……
hougarden

0-6岁学龄前小朋友是“数字原住民”,Ta们平时爱用父母手机或iPad看动画片,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也离不开电脑和手机的影子,这一群体足够庞大,蕴藏着惊人的互联网增长红利。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之后,0-6岁儿童已经超过1亿人,还有两项数据反映了低幼儿经济崛起的势头:

一是2018年国内0-6岁儿童市场消费规模已超1.5万亿元,并处于爆发之中;现在小朋友是物质生活上“被富养大”的一代,与之对应的是,母婴、儿童玩具、童装市场成为各大电商平台主打品类;

二是低幼儿家长用户增长已接近2.7亿,一些面向少儿类互联网内容产品或平台上,家长有着比其他领域网民更强的线上活跃度和消费意愿,因而一些头部项目由于高流量粘性和变现表现受到资本市场追捧。

hougarden

hougarden

▲图片来自QM2018年5月份报告

主打儿童内容的平台相对较多,既有网络视频平台开发的少儿版,也有专业细分的儿歌类(宝宝巴士、贝瓦儿歌)、启蒙类(小小优趣)、故事类(凯叔讲故事),还有主打少儿英语教育类的(VIPKID、DaDa)等等,它们各自模式和优势不一,获取用户的场景各有不同。

不过,儿童内容要求相当苛刻,而网络上良莠不齐的状态,使得“选择给什么样内容平台给孩子”这一个问题变得较为突出,而信息孤岛效益又使得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够获取到优质的儿童内容,因而对儿童内容行业做一个相对客观的全面评估就显得很有必要。

父母对孩子监控权很多程度上体现在对于互联网信息的拦截和筛选上,一些少儿不宜、三观不正的内容信息,以及引起不适的画面都不应当让孩子接触到,但即使父母全天候把关,也难怪会挂万漏一。

国外的邪典视频直接催生YouTube kids的推出,而少儿版的YouTube 诞生不到三年以来每周有超过1100万儿童打开这款应用,累计点击播放量已经超过了700亿次,可见专业细分儿童版的需求之旺盛。

而走家庭付费订阅路线的Nextflix(奈飞)的1.5亿会员之中有50%观看过儿童以及家庭栏目,这催生奈飞专门制作儿童剧与百年老店迪士尼(Disney)竞争。

在国内的网络视频平台,“儿童”频道长期以来是仅次于电影、电视剧和综艺的重要流量品类,国内三大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均已开发了儿童版,分别是“奇巴布”、“小企鹅乐园”和“小小优酷”App,其中奇巴布属于后发赶超。

hougarden

▲数据来自艾瑞App指数

其实,阿星家小朋友用“小企鹅乐园”(Pad版)较多一些,对于其相对于综合网络视频平台好处有所体会:

除“看动画片”以外,“听故事”也是儿童娱乐生活的一大刚需。

比如“凯叔讲故事”被一些家长用户称之为「哄睡神器」,不过我们家小朋友喜欢听小姐姐的声音讲故事,所以我一直认为凯叔的IP有天然局限,我女儿一般是在蜻蜓FM上听故事。据我了解,喜马拉雅通过自制儿童版智能音箱,蜻蜓FM则是开放儿童音频内容给智能硬件厂商,儿童内容能持续高用户粘性,可以帮助平台延伸家庭陪伴式的场景。

尽管有如此丰富而多元的少儿版App内容产品出现,笔者发现相应不足与痛点依然存在:

(1)娱乐属性与教育属性的内容分野明显。小朋友追求的是纯粹娱乐,而大人则希望小孩在玩之中还能学到一些“知识”,甚至很多一二线4-6岁的孩子早早被报了兴趣班,而VIPKID等少儿英语平台就有很多学龄前小学员,而家长让小朋友看英语类动画片时,Ta们则抱怨听不懂或者没意思。

hougarden

(2)版权内容与非版权内容混杂。很多一些细分专业平台比如宝宝巴士、贝瓦儿歌等会通过内容入驻综合平台方式获取用户,另外有些内容是以UGC形式由用户上传的“好资源”,由于版权内容一般制作更为精良,平台上泛滥的拷贝资源一方面让专业自制团队缺乏内容独占性,使得他们的线上平台用户粘性大打折扣;而一些版权如果不规范发布也会出现画质、翻译、时长设置等难把控问题。

(3)儿童内容产品的内容分层和分类做的还不够精准和智能化。在兴趣推荐成为短视频App主流的今天,很多内容平台并没有根据家长小朋友年龄、性别以及兴趣进行分类,而本身现在儿童内容平台并不缺乏内容,家长和孩子在众多儿童内容之中“挑花了眼”一般求助于站内搜索,而让孩子点来点去则容易陷入到选择恐惧症之中。

上述问题导致市面上供家长选择优质内容并不多,很多国内Kid App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突围则需要兼顾孩子“我要玩”与家长“让Ta学”之间的平衡;如何实现版权优质内容引进与精品内容运营体系化,构成了少儿内容平台双重矛盾。

要缓解第一层矛盾并不容易,中国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说过,“应该明确,幼儿园基本教学模式应该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而另一方面学前教育行业活跃用户年增长5.%,今年达到6136万,有六成的宝爸宝妈比较焦虑。

要化解第二层矛盾则关于内容产业,我国原创动画片IP并不多,耳熟能详的如《西游记》、《哪吒传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屈指可数,更多的动画片大多来自日漫以及欧美经典动画片。

实际上《小猪佩奇》系列动画片在网络爆红多年给缓解上述两种矛盾带来了启示:引进优秀动画片本身就是突围之道。

好的动画片通过“寓教于乐”方式对于少儿的情商、审美、心理健康成长以及语言训练意义重大,比如小孩让父母买玩具,女生一般会要公主、娃娃、宠物之类的玩具,男生一般会买汽车、恐龙、玩具枪等,这样的画风差异与Ta们接触的动画片有很大关系。

甚至很多启蒙类知识,也可以通过动画片形式进行“寓乐于教”,比如英语语言启蒙训练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刚需,儿歌是为孩子创造可持续语言环境的最佳工具,Super Simple Songs系列在YouTube上累计播放达80亿次,目前国内70%的双语幼儿园沿用教材。笔者带娃时在“小小优趣”上播放Super Simple Songs的儿歌,女儿连续听了5首都能跟着哼,并且能够跟着音乐节奏蹦蹦跳跳,因为幼儿园老师有教过。

hougarden

Super Simple Songs在国内独家版权授权给了运营小小优趣App的优扬传媒公司,据了解,优扬传媒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拥有最多国际动画IP版权的传媒公司,在IP授权和内容发行领域扎根了十多年。

小小优趣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儿童内容平台,“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优扬传媒引进优秀国际儿童动画片的独家平台,其所拥有多个全球优质动画片&音频IP,填补在启蒙教育领域引进全球动画片版权资源的空白。

hougarden

从短期来看,优扬传媒的线上IP授权方面业务会受到一些影响;而从长期来看能形成从独家版权资源获取到C端用户交互和沉淀的闭环。毕竟,整个互联网内容平台基本是“精品内容为王”,哪个平台占据了爆款IP,哪个平台的(付费用户)流量就像自来水!

作为内容产业而言,好的内容IP是最关键的竞争因素,少儿用户在一个动画片或者儿歌系列在浏览完之后还能对平台产生好感,就需要更多丰富的内容资源,因而独特内容本身就是注意力竞争的最好壁垒。当然,用户触达到这些内容的流量入口以及相应留存策略亦并不可少。

不过须明白的是,主打娱乐和主打教育产品在商业模式以及运营模式上还是有本质区别,比如偏重少儿英语教育实际上是K12教育在学龄前阶段小朋友的延伸(即所谓的“K13”),更偏重体系化知识教育,对偏重教育项目而言,师资力量才是核心壁垒,而动画片、故事等内容只是学习的“糖衣”元素,是形式而非内容。

hougarden

▲教育属性与娱乐属性KIDApp的区别

笔者认为,在0-6岁还是应当以玩为主,以学为辅;而相应内容平台应该以满足儿童身心健康快乐,而非是家长希望孩子成长的心愿;儿童启蒙教育本身更应该在动画片、故事以及儿歌的内容之中潜移默化的完成;并且动画片比儿歌、听故事有更高的流量,在动画片领域会出现一个比“凯叔讲故事”有更广泛用户的明星项目。

(1)在不同儿童年龄阶段以动画片方式贯穿了STEAM育儿理念,除了英语启蒙外,在儿童内容App还可以增加情商、艺术、自然科学、认知、方法等方面内容用于启蒙熏陶。

(2)儿童启蒙类App与线下幼儿园愈发普遍,尤其是在课程设计、IP周边等方面深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帮助幼师输出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推动App在家长和小朋友那里普及。

hougarden

(3)让家长参与到儿童屏幕时间管理之中,比如小小优趣以小程序形成监督并且开发TV版本将动画片投射至智能电视上,以更好的保护儿童的视力。

对孩子而言,家长的爱和陪伴本身是最好的教育,而少儿类App只是辅助工具,并非是孩子成长完全的解决方案;对父母而言,在孩子开心看动画片同时愿意学到对未来成长有益的内容,善莫大焉。移动互联网深入渗透社会的今天,很少有家长能够完全脱离网络资源独立完成对儿童的教育;而适合家长让孩子放心点来点去的启蒙App并非没有,需要父母提前了解一遍之后才能得出判断;即使是最合适的平台,很多优秀的内容体验也需要孩子与父母一起参与才会更有趣。专业的儿童内容平台是全社会家庭启蒙的刚需,这个行业值得更多人关注。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