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多次亮红灯,新西兰的问题究竟出在哪?
后花园1月15日援引Stuff报道
Infometrics首席经济预测师Gareth Kiernan今天就新西兰老旧的基础设施发文,分析了新西兰当前的困境,以及落到这步田地的原因。
Kiernan首先给新西兰基础设施的现状下了定义:距离世界一流水平越来越远。
“新西兰应更加注重实际建设所需要的关键设施,并提前规划,否则将陷入基础设施赤字的深渊。”
预算井喷已成常态,部分原因是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材料短缺、劳动力短缺或其他产能限制,关键基础设施成本在过去三年中上涨了 40%。
成本大幅上升导致实际的投资项目总量减少,因而很多人认为,新政府与其承诺减税,不如用这笔钱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
Kiernan还批评工党政府在过去几年对支出缺乏控制,导致公共部门大幅扩张,但收获的成果却无法与之相称。
短期思维导致投资不足
按照历史标准,目前的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似乎很合理。 去年非建筑投资占经济活动总额的 3.3%,远高于过去 50 年 2.7% 的平均水平。
然而,这一长期平均水平中存在明显的异常,那就是1980 年代中期至 2000 年代中期发生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而在那之后,并没有出现一段投资大幅上升的时期来对过去加以弥补,只是恢复到了正常的投资水平。
人们意识里对短期利润的重视和对长远可持续性的忽视,导致新西兰基础设施网络的各个部分在过去30年内先后迎来危机,例如1990年代的电力供应,2000年代的铁路,以及目前的水利系统。
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归因于私有化,公共部门也难辞其咎,短视思维无处不在。
需要更好的规划
Kiernan说,过去 15 年的基础设施支出无法填补再此前 20 年的投资不足,且目前的注资水平仍然没有能力大幅提升,过去几年的成本上涨更加剧了这一问题。
目前,由于人口增长达到195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先前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继续扩大。现在需要更多投资来满足服务需求,但风险在于债务限制和产能限制导致可能带来新的投资匮乏时期。
新西兰需要围绕基础设施投资制定长期战略计划,并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私人投资者和建筑商之间的协调。 近年来,基础设施项目大多是头疼医头的临时创可贴,左右翼的政治立场偏见破坏了决策过程,带来更多混乱。
最后Kiernan指出,政府在做决策时一定切实要考虑优先次序,不能为了面子工程本末倒置。
“一户人家浴室淹水时,一定不会想去购买家庭影院,这一道理放在全社会同样适用。”
责任编辑:char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