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市值645亿背后:雷军拒绝收购,死磕微软31年
转载自酷玩实验室
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作品
ID:coollabs
原作者:蛋蛋姐
故事,要从1988年说起。1988年,程序员求伯君加入香港金山。不是因为待遇,不是因为职位,只是老板的一句话——你专心写你的程序,剩下的什么也不用操心。 双方签署协议,通过自己软件中间层RTF格式来互相读取对方的文件。 也就是说,金山WPS的用户,可以使用Word来编辑WPS格式的文件。而这,也就将具有“天然垄断性”的WPS格式,无条件的向微软开放了。 但金山没有想到的是,协议刚签完没多久。微软就发布了Windows97。而Windows97的发布,也宣告了DOS系统的终结。 在Windows97占据中国市场之后,微软宣布,Word将与Windows97捆绑使用。 而更加致命的是,由于盘古的失败,金山还没来得及研究适配于Windows97的WPS产品。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原本的WPS用户,在使用Windows97的同时,选择了Word。 WPS用一夜时间占领了中国市场,又在一夜之间,将这个市场拱手送给了微软。 雷军后来在自传中,用一句话描述了当年的心境:“那年,我失去了理想”。那年,金山失去了理想。中国通用软件行业,也失去了理想。 盘古宣告失败,WPS的市场份额被微软占据,但公司,还得继续开。昔日中国办公软件市场的老大,要就此一败涂地吗?没有人会甘心。为了延续公司的存在感,1996年,金山公司推出了《中关村启示录》,这是第一部国产游戏。 (责编:Stella)01
02
03那几年,所有人快乐地用着免费的盗版Word。但日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产权”这个名词,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2008年10月20日,微软宣布推出两个“重要通知”——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通知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通知。倘若你的电脑安装的是盗版的Windows系统,那届时你的电脑背景就会变成纯黑色,每隔1小时变化一次。而使用盗版Office的用户,在其软件上,会被添加永久的视觉标记。这一举动,引发了全社会的讨论。一方面,这是微软公司一场正当的维权行动,我们无法反驳。而且当时的中国,刚刚加大了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也正在严厉打击盗版。但微软的这种对于盗版的生产者、销售者不管不问,只惩戒用户的举动,仍让不少用户感到反感。更重要的是,微软可以在不经过用户同意的情况下,私自侵入用户的系统,并实施干扰破坏行动。但早已习惯Word的用户们,就像一直以来被微软喂饱的羔羊,此刻只能任人宰割。而这,也敲响了我国对于信息安全的警钟。当时的许多大型国企和政府部门,都是微软的忠实用户。谁也不能保证,微软会不会侵入系统,进行干扰和破坏活动,以及微软会拿用户数据去做些什么。而这样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斯诺登披露的美国“棱镜”项目中显示,美国的多个政府机构会向微软、Facebook等公司索要用户数据。而直到今天,德国还有学校因为担心师生信息会被“泄露”给美国间谍机构,封杀了微软Office365。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更是站出来公开表示,“中国被微软挟持了”。但是,如果没有自主可控的软件,要保障信息安全,永远都只是一句空话。幸运的是,2002年,用户被强制在Word和WPS中二选一时,即将死去的WPS没有从此一蹶不振。在那一年,WPS做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选择。雷军找到求伯君,说是要将WPS的代码,全部推倒重写。金山人已经认识到,Office已经成为了行业标准,用户不大可能接受一个新的软件。而“重生”的WPS,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在操作界面上,和Office一模一样。要让用户感受不到这是两个软件,他们才会对WPS没有排斥感。而这,也成为了日后WPS被攻击的“原罪”。当时金山公司的账面,只有3500万。在新版本研发到一半时,公司没钱了。“863计划”,救了WPS一命——WPS研发项目成为“国家863计划”的重大课题,获得了500万的资金。2005年,WPS2005面世。它在功能上实现了Office当时的所有功能,完美适用于Windows、Linux两大平台,并且在软件体积上,实现了较大的突破。2007年,WPS宣布个人版永久免费。而专业版的WPS,则因其较高的性价比,成为越来越多政府单位以及海外公司的选择。WPS,又活过来了。更重要的是,它熬到了国家重视信息安全的这一天。2009年,科技部公布了关于“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科技重大专项。政府投资百亿,组织开展基础软件重大专项的科研工作。而办公软件的自主可控,则又是信息安全的关键。WPS,则是唯一能扛起这面大旗的国产软件。2011年,WPS从金山软件中拆分。那时已经创办小米的雷军,决定让WPS“all in 移动”,成功将用户从本地化转向线上。而这,也是微软当时没有涉足的领域。同时,WPS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上。到了2018年,微软Office移动版的全球月活用户仅为1亿,而金山WPS移动端月活有1.8亿。WPS,又成为了那个能和微软“掰掰手腕”的中国软件。
04尾声市场化浪潮中,许多中国企业在崛起,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被资本裹挟着,走上了只顾赚钱和盈利的道路。只有极少数人,看起来无比悲情地在为技术奔走呼号。比如蛋蛋姐曾写过的倪光南,他在“用技术走路”和“用资本走路”中,选择了前者。所以他被迫离开联想,80多岁,仍在为“中国技术必须自主可控”而四处奔走。蛋蛋姐也写过褚健案。褚教授这一生,都在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做努力。而这一过程,也有太多的不顺利。其实,公允地说,企业要盈利,这本无可厚非。但当今天,“缺芯少屏”的事件一次次出现,我们频频被扼住科技发展的咽喉,大家才终于意识到了,关键技术的重要性。那些科研人的奔走,才显得那么悲情,又那么难能可贵。而金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办公软件,却也是信息安全的关键一环。这么多年,虽然经历了许多坎坷,但无论是出于商业又或者情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一直在为中国的软件自主,不懈努力,也有了一些还不错的成绩。但苛责它的声音,远远要超过鼓励。有人嫌它的广告太多,影响用户体验。但实际上,它的免广告版,只需要9块钱。即便这样,WPS的破解版,仍在网络传播。好不容易上市了,有人立刻就来骂它圈钱。尽管它宣布,募集的资金全部用来进行WPS的安全增强和软件优化。但实际上,WPS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它并不赚钱。尽管在用户数量上,WPS甚至要超过Office,但在营收上,WPS甚至比不过Office的零头。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Office在行业内早已形成垄断地位,而他们的定价,也确实很高。套用倪光南老先生的一句话,“打击盗版没错,我们也提倡使用正版,但面对跨国公司借垄断而掠夺性的定价,借垄断而控制用户机器,我们有权说‘不”。而WPS,则是国产办公软件,唯一能说“不”的一个。所以,我希望它好。前段时间,蛋蛋姐剪辑了一个视频。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剪辑软件,都是国外公司的——EDIUS,美国Grass Valley公司的;Vegas,日本索尼公司的;FINAL CUT,苹果公司的;premiere,美国Adobe公司的。至于电视台的广播级剪辑软件,基本都被大洋、索贝等垄断。每年要为此支付数百万。你不用,就没得用。而中国的剪辑软件,大概只有爱剪辑。它一般被用在什么场景,相信不用我多说。这其实,就是中国软件行业的现状——我们拿不出什么有竞争力的产品,于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甚至就连“独苗”,不仅赚不到钱,每天还过的战战兢兢,要被无数用户谩骂。即便这样,WPS,还是坚持了31年。雷军说,“WPS和金山的历程,就是一个坚持梦想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励志故事。”这原本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故事。但在一片不明就里的嘲笑声中,却有一丝悲情。可是,倘若中国的办公软件领域,以及其他的科技领域,能多一些这样坚持梦想的故事。我们的科技绝不止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个时代从来不缺“嘘声”,做梦,并坚持把梦变成现实,才是最珍贵又美好的场景。参考资料:姜洪军,《求伯君成名筑造金山,雷军磨剑兵败盘古》,发布于“中国信息主管网”新浪科技,《求伯君谈金山20年:打败微软的梦想不能放弃》,发布于新浪科技“30年IT印记——那些人那些事专题”刘韧,《金山:与微软“作战”》,发布于公众号“刘韧”(ID:LiuRenNews)知乎“匿名用户”,在“WPS Office 是不是金山公司抄袭微软 Office 的?”问题下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