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eva Zelanda
Español
compartir

一个明星企业的破产和它“不自杀、不跑路,欠钱慢慢还”的创始人

转载autor: 冯仑风马牛
一个明星企业的破产和它“不自杀、不跑路,欠钱慢慢还”的创始人
resumen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作者 大军,经授……
hougarden

封面题图|《温州两家人》

郑元忠,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八大王」中的「电器大王」。在 1982 年全国经济「严打」中,因涉嫌「投机倒把罪」被捕入狱。平反后,郑元忠打破家族企业模式,创办了庄吉集团,并将其精心打造成了一个明星企业。

辉煌时刻,郑元忠获得了「温州改革开放风云人物」、「十大风云浙商」、「中国民营企业家杰出代表」、「中国十大工商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企业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然而 2015 年 9 月,以服装为主业的庄吉集团,最终因多元化扩张等因素导致公司破产。这位历尽坎坷的企业家或许未曾想到,人到暮年还要再逢劫难。面对媒体, 63 岁的郑元忠坦言:不自杀、不跑路,欠钱慢慢还。活着就要拼,生意可以重来,人不能倒下。

hougarden

郑元忠

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但仿佛又在意料之中。

1952 年,郑元忠出生在浙江柳市的一个农村家庭。他从小就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敢干敢闯是郑元忠最鲜明的特点。文革爆发时,他曾带领着一群小伙伴辗转奔波到北京大串联,实现了接受毛主席检阅的心愿。初中毕业后,大学梦碎的郑元忠回乡劳动,成为生产队的一名会计。

他自嘲说:管管小钱,是女人干的活,男人就要练一练「手腕」。说干就干,郑元忠领着村里一群小伙子「闯码头」,到湖北、江西等地承包三线工程。打隧道、造闸门、修铁路,青年时代的郑元忠尝尽了千辛万苦。

在市场经济发轫最初的日子,郑元忠同许许多多吃苦耐劳的温州人一样,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一番走南闯北后, 1973 年起,爱折腾的郑元忠在柳市先后创办了五金制品、胶木电器、无线电元件等多家乡镇企业,被人称为「电器大王」。

1982 年,中央下发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温州八大王」的商品经济行为被列为大案要案。当地政府以「投机倒把罪」为由,多次约谈郑元忠,要求他当场认罪。可郑元忠却说:我不要坦白,我认为自己是无罪的。郑元忠的固执最终彻底激怒了办案人员,在得知公安将要逮捕他的当晚,郑元忠乔装成乡村老师,从水路逃走。

后来接受央视采访时,郑元忠感慨:不想回忆,辛酸,从那以后就在外逃亡二十一个月零六天。我逃亡的时候,那一年柳市的工业产值降低了 50% ,第二年又比前一年增加了,再到第三年应该说是已经复苏了,而且从一万多人从事电压电器增长到六万人。

当时我感觉中央政策是对的,下面一些人执行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到位,所以我就放大胆子回来了。在外面那一种感受也确实不好受,心想风头过了,回来应该没什么事了,然而想不到还是被抓进去了。

在监狱里,郑元忠给中央写了三十多封信,但没有一封寄出去。郑元忠回忆说:当时我是为自己在呐喊,我没有罪,我这样做是符合中央政策的,邓小平说了让一部分人先富嘛。你说养鸡、养鸭可以,去承包山岭可以,我搞电器怎么会不可以?

可谁听你,你叫得最高,他说你狡猾,你会说我知道,但是你的下场、你的结果是不能改变的。那我也就没有办法默默地等待,一等就是一百八十六天。

1984 年初,中央发布一号文件,提倡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搞活流通,文件中提到,「在工作中要注意划清界限,不可把政策允许的经济活动同不正之风混同起来,不可把农民一般性偏离经济政策的行为同经济犯罪混同起来。」同年 4 月 8 日,郑元忠被无罪释放。

蓬头垢面的他在监狱门口抱着妻子痛哭流涕:都说只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真正尝到螃蟹的鲜美,而我还没有吃就被它夹住了。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这个是螃蟹就被它夹住。

hougarden

周华健代言的庄吉男装

「温州八大王」平反之后,温州经济被迅速注入活力,开始走上了以「小商品,大市场;小规模,大协作;小机器,大动力;小能人,大气魄」为主要特征经济发展之路。

在其他「大王」急流勇退时,重获自由的郑元忠再次出发,办起了乐清第一家股份合作的精益开关厂。1989 年,正值国家对伪劣电器开关严厉查处之时,精益成为柳市首批获得机电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之一。此后,郑元忠带领公司迅猛发展,产品倍受用户青睐。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只有赶快读书学习,用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充实自己,才能有所作为,不被历史所淘汰。」 1992 年, 40 岁的郑元忠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做出一个令许多人惊讶的决定:花 50 万年薪聘请总经理管理精益,自己则离岗去温州大学潜心读书。当时亲人说他呆,朋友骂他傻,郑元忠只是笑笑,什么也没说。据郑元忠的班主任介绍,「他学习挺认真,喜欢向人请教。」

不过,虽然脱产读书,但郑元忠商人本性不移。1993 年郑元忠大学毕业时,他和大学老师、朋友等人合伙创办了温州威丽斯服装有限公司,进军西服领域。当时,温州房地产业兴起,有人劝郑元忠投资这个赚大钱的新兴产业,但他渴望的是创立一个盛誉久远的品牌,觉得这才是企业家最值得做的事,就这样他选择了服装业。

关于转型,郑元忠表示:一个胸无大志,或者是容易满足现状、停滞不前、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的人,最终会毁了自己。国家把这么好的政策和条件给了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紧紧把握机遇,甩开膀子搏击做贡献呢?

当西服公司开始盈利时,由于各股东亲友逐渐占据公司要职,郑元忠与一些股东因为利益纠葛逐渐产生矛盾,最后对簿公堂。1996 年,郑元忠重组公司,并改名为庄吉集团,剔除原有股东,引入另一家服装企业主陈敏,以及连襟兄弟吴邦东。

郑元忠主动「退避三舍」,让陈敏担任公司董事长,吴邦东任总经理,自己则任副董事长,在幕后支持、帮助他们工作。三人异曲同工、各显神通,合力共创庄吉事业。此后几年,庄吉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最知名的服装企业之一,被评为浙江省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登上了行业的颠峰。

2000 年前后,郑元忠成为见到中央领导最多、国内外媒体最感兴趣的温州民营企业家之一。获得了「温州改革开放风云人物」、「十大风云浙商」、「中国民营企业家杰出代表」、「中国十大工商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企业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在做强做大企业的同时,郑元忠对那些没有效益的事有了浓厚的兴趣,这看似「徒劳无益」,其实表现了他的社会抱负,和他作为一个温州人的时代性格。郑元忠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累计捐款捐物 5000 多万元。在柳市电器因恶性竞争陷入空前困境时,郑元忠出面友好解决掉纷争。当国家领导人来调研时,他敢于直言政府对民营企业服务不够,并提出改善建议。

郑元忠说:虽然我不是温州做得最大的民营企业家,但我是温州乃至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见证人。我为自己几十年来一直走在最前列而骄傲,为自己在做人、做事业上的堂堂正正,为自己无愧承载的良知、风骨、社会责任感而骄傲。

hougarden

庄吉集团启动多元化战略

年过半百时,郑元忠仍然雄心勃勃,充满激情与冲动。他说:我现在有经验、有能力,每天仍是 10 多个小时在工作,我不满足于现状,我还能创业。

随着企业越做越大,郑元忠不再只满足于服装行业。2003 年开始,庄吉集团启动多元化战略。先后涉足房地产、有色金属、造船业、物流、电力等领域,企业规模急剧膨胀。现在看来,败笔正是在那个热火朝天的扩张时期埋下的。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服装行业利润逐年下滑。与此同时,造船业进入寒冬。据媒体报道:当时庄吉之所以涉足造船业,主要是觉得这个行业很红火,订单多,钱好赚。另外,还有一个动因是,庄吉 2003 年在外地搞房地产,也赚了不少钱,有资金。

而银行也「锦上添花」,愿意放贷支持。就在「庄吉船业」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 2008 年,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让全球贸易骤降,船只需求自然也少了。不接单是等死,接单是找死。

关键时刻,「庄吉船业」为香港某公司承建的两艘巨无霸货轮在即将竣工时又遭到了船东「弃船」,立即卡牢了资金链。庄吉集团直接为庄吉船业垫资了 3 亿元,并为其担保 3 亿多元,遭拖累,也成了必然。

彼时,乐清市船舶工业协会会长胡志兴表示:目前国内造船业除了大型国企可以承接军工船订单之外,沿海民营企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转型、破产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2012 年底,随着银行贷款到期,庄吉船业资金链濒临崩盘,关于庄吉破产的传闻也越来越多。「庄重一身,吉祥一生」,庄吉集团这句广告词与企业当时的现状可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危机时刻,郑元忠向温州有关层面递交了一份《紧急报告》。庄吉集团在报告中称:由于近期船东弃船、银行抽贷、互保企业信任危机,三者叠加在一起,将庄吉集团推向了一个窘迫的境地。

作为一个累计缴税 10 多亿元的企业,我们希望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一点帮助。一是银行不抽贷,延缓还贷还息时间,按基准利率贷款;二是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暂时的优惠、延期。

此外,庄吉集团也在积极展开自救,收缩战线,资产变现,回笼资金。郑元忠表示:我们首先安抚好员工和上下游企业,员工的工资不能动。

在这个前提下,集团除了陆续退出了小额贷款公司、有色金属矿产等对外投资产业,也在积极联系其他船东接盘,只要两艘货轮能够卖掉,就能安度危机。我们不跑路也不跳楼,要积极面对,大不了欠钱慢慢还。

尽管郑元忠竭尽全力挽救企业,但最终无力回天。2015 年 9 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裁定受理了庄吉集团 6 家公司的破产重整案件。庄吉集团作为曾经的明星企业,随着服装行业利润逐年下滑,为增加公司利润不断扩张,最终被造船业拖垮,深陷财务危机,走到破产的道路。

据庄吉集团一位高管描述:郑总辛辛苦苦做企业 40 年,不赌也没乱花钱。一辆宝马车,至今开了 31 万公里,还在继续开。20 年来,庄吉集团缴税 10 多亿元,每年平均解决 2 万劳动力就业。集团旗下 5000 名员工,也从未发生过讨薪闹事。

面对郑元忠的失败,「螺丝大王」刘大源说:庄吉破产,我一点也不意外。庄吉是死在大环境里,逃脱不了的,是死在企业互保、银行抽贷上。还好没有跳楼,人没有死就好。经济学者马津龙感叹:元忠可惜了。如果安心地做服装,庄吉不至于落到今天。

温州大学教授张一力表示:温州人最大的特点是,以赚更多的钱做价值判断。这既是企业前期发展的一个动力,也是一把双刃剑。也许正因为这个,不断刺激他要去做大。郑元忠这一代温州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初期,处于卖方市场,大多发展顺利,但经济发展到今天,必然面临着转型的困境。

然而,温州当前的配套环境无法提供创新需要的环境,也难以吸引人才。庄吉之前,温州已有大量制造业企业倒闭,郑元忠的困境是他这一代温州企业家的困境。

hougarden

郑元忠

做企业如同逆水行舟,每一个企业家都会有无尽的烦恼。多元化有时是一个陷阱,搞不好会把主业给拖累。如果说庄吉是一个缩影,那么郑元忠是一个宿命。产业转型让竞争格局面目全非,新的成长逻辑也会让旧有的经验烟消云散。

「不自杀、不跑路,欠钱慢慢还。活着就要拼,生意可以重来,人不能倒下。」但愿郑元忠能彻底走出困境,东山再起。

参考资料:

1.《郑元忠的三次转型》,中国品牌,周惟菁

2.《温州庄吉集团经营陷困境 负责人:不跳楼不跑路》,今日早报,解亮

3.《对话》金秋的约会:解放思想,央视

4.《记温州「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精益电器集团总裁、庄吉(服饰)集团副董事长郑元忠》,经济师,伟平

5.《卅五年风云路,记庄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元忠》,温州瞭望,沈绍真

6.《昂立改革潮头三十年,庄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元忠印象》,中国改革,张涛,余贤贵

6.《大王的风采:郑元忠素描》,中国乡镇企业,李荣海

7.《郑元忠 「大王」落幕》,南方人物周刊,黄剑

8.《仲伟志:「大王」的背影》,仲伟志搜神记,仲伟志

9.《华东5000人大厂倒闭丨老板竟然不跑路 员工没闹事!》,钱江晚报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