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eva Zelanda
Español
compartir

下一个五年,本土创业公司闪电扩张的机会在哪?

财经autor: 领英LinkedIn
下一个五年,本土创业公司闪电扩张的机会在哪?
resumenLinkedIn(领英)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在其新书《闪电式扩张》中提到,全……

LinkedIn(领英)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在其新书《闪电式扩张》中提到,全世界有可能发生闪电式扩张的区域有两个,一个是硅谷,一个是中国的几个城市,包括北京、深圳、杭州。相比而言,中国的竞争更加激烈,因为这里的产品迭代速度更快、决策流程更短、人才竞争也更大,这样的土壤里更容易产生快速扩张的企业。

领英近日邀请腾讯研究院助理院长程明霞、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朱虹、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与领英中国总裁陆坚一道展开一场对谈,从本土创业的角度探讨中国闪电式扩张的市场环境及机会。基于各自丰富的经验和长期的行业洞察,四位嘉宾分享了对未来市场趋势、典型企业案例、经营管理、人才战略方面的感悟及建议。

关于未来五年的大趋势

程明霞:随着央行上周降准,意味着经济形势下行,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也纷纷面临转型的挑战,大家都说消费互联网的红利已经没有了,流量见顶,AI也没有爆款出来。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比较想知道,各位怎么看未来五年的大趋势,是悲观还是乐观,我们会迎来消费降级还是升级?

hougarden

腾讯研究院助理院长程明霞

戴雨森:对于互联网,我们看到资本供过于求的形式已经到了尾声。过去20年互联网给中国太多的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也有很多人感叹说,4G时代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纯互联网创业变得越来越难,尤其是在经济大环境比较平和的时候,拼命扩张的情况可能已经过去了。

但我们觉得这只是“开始的结束”,但还没有到“结束的开始”。互联网是把各种资源、各种信息更好地整合在一起,从而让所有的行业效率提高的工具。我觉得很多行业的改造刚刚开始,比如日常的衣食住行中被互联网改造的部分只占10%到20%左右,包括我的老本行电商只是占中国零售GDP的20%,还有80%的部分互联网能不能改变?

以找餐馆为例,10年前我们就有大众点评,可以在网上看到餐馆的信息。但去到餐馆之后发生了什么,最近这几年逐渐在变化。现在,我们可以用互联网的工具完成订座、点餐、结账,甚至点外卖,现在餐馆的运营有更多的CRM体系,我们也投了相关领域的天使轮。虽然餐馆本身没有变,可是里面每一个部分都被互联网改变了,运营效率提高了。

hougarden

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

还有很多变化发生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整体来讲,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可以把更多模块的效率提高。所以我对整体还是保持乐观,只是说我们可能以前一些比较激进的打法,一些不是很稳定的商业模式会受到挑战。除了C端,B端很多企业的效率还有待通过各种先进的工具和理念去提高,但这个提高会更难一点,因为它要钻得更深。

在中国“闪电式扩张”的机会

程明霞:是的,从扩张到精细化管理。让我们再聚焦到中国市场,Reid Hoffman对美国市场非常了解,同时他也经常来中国分享交流,他好像是领英领导团队中最热爱中国的人之一,在书中也举了很多中国企业的例子。我们做很多平台企业研究的时候发现,中国的平台很有意思,我们分慢平台和快平台,有很多的平台快速起来之后会骤然面临资本坍塌。为什么中国会有些蛮激进的平台突然间就垮掉了?

戴雨森:这是因为企业早期要找到增长的模型。我们做企业也经历过高速增长的阶段,比如花4年时间从0到100亿,而且中国的补贴比美国更常见。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要找护城河模型,来应对补贴停止、用户减少的情况。

护城河模型有四种,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很强的品牌以及用户很高的迁移成本。有的公司虽然规模上去了,但并没有变成真正的护城河。一个企业如果要持续补贴用户,用户才不会流失,这其实就是护城河比较差的表现。好的护城河,比如说微信,可能即使收钱用户也还是要用,这就是很强的护城河。

随着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企业要从增长模式寻找护城河。如果一个公司没法持续地增长就不是创业公司而只是生意。在依靠时代红利的过程中,企业家要及时换挡。比如说拼多多依靠微信的红利做起来了,但它及时地把自己做到具备网络效应,这就是典型的护城河模式。所以从增长模型到护城河模型的切换很重要,如果一直停在增长模型就要持续地烧钱。早期企业要抓住时代的拐点,增长往往要靠红利,在红利来临的时候,能抓住红利的企业家就能抓住机会,但企业家还得多想一步,需要知道护城河在哪儿。

陆坚:雨森讲的是这些闪电式扩张的公司需要有一个护城河,从另一个角度,很重要的是首先需要从0到1,然后再从1到高速的扩张。我觉得从0到1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其实也是Reid Hoffman这本书里讲的,在这个阶段要能打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

hougarden

我在中国看到,不少企业步伐很快地增长,从0到1没有做完的时候就想到1000、10000,因为市场如果不做就被淹没了。可是如果回到Reid Hoffman这本书,他提到在中国的闪电式扩张有两个例子,一个是微信,一个是小米。提到这两家公司,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小米和微信都证明了其商业模式是可盈利的,才能展开之后可持续的高速增长。

朱虹:Reid Hoffman在《闪电式扩张》这本书里提到的,到底什么是所谓的闪电式扩张?我们从表面上理解,闪电式扩张是追求速度牺牲效率,烧更多的钱,但这是一种误解,Reid Hoffman用很详尽的模型讲述了整个理论。

首先,在什么时候需要进行闪电式扩张?在面临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企业在市场上必须要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如果不这么做就没有优势了,才有必要选择闪电式扩张。同时,你的商业模式要足够清晰、市场规模足够大,产品和市场的匹配度非常高,毛利水平也足够健康的前提下,才可能进行闪电扩张。这里要强调,毛利非常重要,不能一直负利来做。Reid强调闪电式扩张是高风险的模式,一定要在评估适合的情况下才做。在短期扩张的阶段可能要做一些反常识的行动,但是在下一个阶段再增长的时候就要回归常识。

书里提到了一个概念叫从海盗到海军,扩张的时候你的打法是灵活多变的,可能需要违反规则、违反常识,但到了稳定阶段,你需要做的是防守,需要变为正规军,这个时候就要遵守规则,回到商业的常识,才能持续发展,不然整个模式就会坍塌。

适合创业公司的管理模式

程明霞:朱总提到了管理,借此我想展开深谈一下。我看到领英全球CEO Jeff Weiner在管理上特别有心得,提出过很多有启发的原创观点。但在国内,不少创业公司CEO是技术出身的。而且有时候创始人找人,还是更多地专注在所在领域的技术,比如一家AI技术公司找CEO可能还是会找更擅长AI技术的人。我之前也看到很多投资人说更关注创始人的创意、想法,不太看管理的成长性。大家怎么看创始人的管理能力?

陆坚:我原来在自己的技术生涯中从来没有想过,或者说愿意做综合管理,原来觉得顺着技术的道路走到最高就是CTO,我确实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年。但在领英之前,我有一个工作做了类似CEO的工作,我在这个过程中接触了很多企业战略,以及跟CEO的配合。所以,我觉得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我准备好可以去做管理了。

有人问我转型是怎么转的,主要是自己的角色变化。我慢慢认识到,原来做技术人的时候是围绕技术的,认为改变这个世界都是靠技术。但是在创业企业和一些其他的公司工作过,慢慢意识到有很多别的东西比技术更重要。

有一些创业公司到了一定的阶段,创始人面临所谓的“出局”。某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创始人没有跟着公司一起成长,到了一定阶段就跟不上公司的发展。当然这其中的情况可能很复杂,涉及到内外部的方方面面。但我觉得,一个人在一个小的公司能领导几个人、几十人,不见得当公司有几千人、几万人的时候同样可以领导这个公司。也有创始人和创业人可以跟着公司一起成长,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

戴雨森:我自己从0到1把企业做到上市之后,认为创业公司发展分四个阶段:

第一是找方向和模式,这时候管理不能帮你,不能帮你找到商业方向。

第二是高速增长的阶段,这时候闪电式扩张最有用,你怎么比竞争对手跑得快,这时候速度比效率更重要。

第三是到了一个比较大的规模,这时效率和管理要提高,但是此时创业者遇到的问题是,因为他不喜欢大公司里面特别严谨的管理方式,前面又做得很顺,公司到一定的规模他会觉得这样做没有问题,不需要管理。这时就需要换挡,打造团队不具备的管理能力。

第四是创新。创业者要从创业模式转换到管理模式和创新模式,对创业者的要求很高,有时候创业者要自己涅槃,有时候要引进合作伙伴。

朱虹:《闪电式扩张》这本书里提到了管理模式,我们看到今天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闪电式扩张、快速起来的公司,后来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内部组织和管理方面出了很大的问题。Reid认为公司发展分为几个阶段,10个人以内的公司是家庭,几十人是部落,上百人是村庄,千人规模是城市、而上万人的就是国家型的企业,你不可能用管理部落的方式去管理国家,在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和人才等方面,都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人才方面,创业阶段需要通才,到了稳定发展的阶段需要专业化、能够促进深度发展的人才。在组织和管理规范上,在稳定发展阶段,要从海盗模式变为海军模式,否则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问题。这个可能是很多快速起步的创业企业最后没有成功的重要原因。

谁能成为优秀的企业CEO

程明霞:创始人自身的不断迭代成长特别重要,但是也真的特别难。还是回到比较残酷的问题,我们看到当前很多成功的互联网企业CEO都是技术背景,尤其是在下一代AI的竞争中对于核心技术的理解还是蛮重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觉得哪一类人的自我迭代会更快,哪一类的人更可能进化成通才的CEO?

戴雨森:我觉得各种类型都有。未来,懂技术会变得越来越必备,现在做创业的人基本上还是技术与业务的结合、互联网和产业的结合。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少,技术创始人要突破自己的局限。我觉得创业者要不断地自我升级,其实有一个常见的办法,就是在早期找到一个很互补、很厉害的人加入。比如说马云找到了蔡崇信、马化腾找到了刘炽平、扎克伯格找到了桑德博格。所以我想最好的创业者是能有效地吸引到更强并与自己互补的人。相反,有的创始人一直是补充跟自己类似的人,这时候公司就很难成长了。

陆坚:我在硅谷看到了很多的创始人,未必完全是技术,好多也是做产品的。我看到有MBA背景的人、纯管理的人做创业也有很多,但我觉得这也要取决于赛道,B2B行业里创业的人很多是之前做业务的,甚至有一些是做销售的。

朱虹: Reid Hoffman有一本书叫《联盟》,这本书里面他特别提到,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变化不确定的时代,找合伙人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找合伙人的心态,也就是说,这个人未必是在你的公司里任职,他可以是合作伙伴,要抱着一个开放的心态跟他合作,未来肯定有机会。比如,即便是你最看重的员工离开了,也没有关系,大家未来还是可以建立一种同盟关系。

hougarden

激烈竞争下的稀缺人才技能

程明霞:人才不一定为你所有,但可以为你所用。我们刚才说了很多金字塔尖的人,可是领英是服务广大职场人的,我们老说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职场不危机,我曾经在参加完领英的活动后,收到过很多人的私信说不知道怎么择业,不知道怎么进行职业规划。我关注到未来需要打造“复合型的跨界人才”是很多管理者的共识,不管对于创业团队还是大量的普通职场人,未来哪一类技能需要被重视,或者未来会比较稀缺?

陆坚:领英对技能和整个职场趋势有很多研究和数据洞察。技能已经成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通用货币,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未来需要培养和加强什么方面的技能。

比如说AI热,我们发现人工智能相关技能是领英上数量增长最快的技能类型之一,2015年至2017年全球范围内的增幅达到190%。同时我们在中国还做过一个调研,调查职场人认为什么样的技能是最重要的、他们缺乏什么。在中国,大部分人认为,软技能是他们很需要但缺乏的,这些包括了人际之间的沟通、共情能力、演讲能力等。很多人在职场上可能一开始是比较专的角色,比如说从事技术或编程,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发生转变。

hougarden

hougarden

从硅谷回到中国我发现,技术人很难留在技术圈里。很多程序员认为自己30岁以后还在编程就很不成功,然后就转变成能管人的经理。这时候他就会感觉缺乏一些软技能,因为之前打交道的很多都是程序和逻辑性的东西。所以,不难理解在我们的调研中,有很大一批职场人感觉到缺乏的是软技能。

还有一点,从我们的领英大数据可以看到,什么样的职业在消失或者增加,也能看到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我们看到在AI时代,有一些工作在消失,有一些却呈数量上升的趋势。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不断增长的工作具有共同的特征,即以人为中心,也就是这些工作需要的技能是对人的了解,比如说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工作,这些工作可能是机器无法取代的,因为需要与人打交道、对人的偏好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能揭露出职场上对技能的需求。

朱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催生新的行业和工作,比如微信生态下自媒体行业的崛起,这让写作和表达成了一个重要的技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短视频创业大行其道,那未来视频是一个非常大的风口,会有很多的创业者涌入,所以在这个领域这方面的人才会很稀缺。

从更广的层面来看,今天信息和技术的发展非常快,知识储备可能会快速地更新或迭代,以前学习的东西很多就没有用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终身学习不断去获取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

此外,从企业和人才的角度,员工的创始人思维和心态可能是企业需要关注的一个点,员工给企业带来好的想法,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公司,伴随着公司的成长,这很重要。

戴雨森:我非常赞同终身学习的观点。因为之前我们的人生是从学习先准备,中间工作后发现学习的准备没有用了,需要不断学习。所以,我非常认同学习能力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点,需要具备借力的能力,现在有很多的工具可以作为杠杆放大自己的优势。比如,对于一个有才华的人,原来可能没有途径宣传自己,现在有了自媒体,有了抖音和微信,可以通过现有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成为KOL。在现在这个时代,有没有用杠杆、用得好不好,最终的结果会有天壤之别。把自己的优势尽可能放大,能成为现在这个时代一个人实现自我超越、阶层跨越的能力。

创业者/管理者值得一读的好书

程明霞:最后,请大家每人分享一本你觉得创业创新、商业管理领域最值得读的书。

陆坚:我想推荐最近两三年看得最深的一本书,叫Rise of the Robots,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叫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 Future。这是一个财经类、经济类的畅销书,虽然写的是AI,但实际上写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作为一个技术人,我身在其中但没有看到技术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所以看了这本书以后很有感悟。包括我们刚才讲的有一些工作的消失,看了这本书以后,能真正感受到机器在威胁我们很多的工作。这本书里有两条曲线,企业的生产力一直在上升,但平均工资在下降,这是很有意思的,推荐大家也看一看。

hougarden

戴雨森:我觉得有一本书特别好,叫《周期》。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能生活在这个时间非常幸运,我们生活在中国的大牛市里,过去30年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带来了中国的牛市,我们又正好干互联网带来了行业的牛市,但没有任何东西只有牛市没有熊市,这本书讲的是美国最知名的一位对冲基金创始人谈要认识周期性,怎么用好周期。我自己觉得很有启发,回想起了自己犯的很多错误是非常有意义的。

hougarden

朱虹:我推荐的书籍叫《创业维艰》,每个创业者都值得一读,它的作者是本·霍洛维茨,是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的伙伴。这本书记录了他在很多公司的创业过程,他说创业每天都非常地艰难,但他不是在介绍成功经验,而是把自己的教训和盘托出,讲述了把事情搞砸之后你该怎么去收拾残局,这个过程对于创业者非常有价值。

hougarden

程明霞:我自己也推荐一本,周末刚看完的是《人类科技创新简史》。这本书是物理科学家非常严谨做的量化研究,有一个特别意外的结论是说,这一轮信息技术的爆发,并不能称为“信息革命”,因为没有改造物质世界,没有特别硬核的创新。有一些特别有趣的结论,包括很大的图景,非常有说服力。

hougarden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