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eva Zelanda
Español
compartir

20岁的阿里,今天为什么能“良将如潮”?

财经autor: 澎湃新闻
20岁的阿里,今天为什么能“良将如潮”?
resumen2000年4月,美国Nasdaq股票狂跌,刚刚兴起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倒闭,市场上哀鸿遍野。

hougarden

2000年4月,美国Nasdaq股票狂跌,刚刚兴起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倒闭,市场上哀鸿遍野。成立还不到一年时间的阿里巴巴,账面上只剩几百万美元,资金链只能维持5个月,全面收缩是必然的选择。
生与死,命悬一线,可阿里巴巴却斥资100万搞起了员工培训——“百年大计”和“百年阿里”。用当时马云的话说,人是最关键的产品,阿里巴巴要在三年内培养出一批人才。

hougarden

熬过第一个寒冬后,阿里巴巴演绎了中国商业史上的传奇故事,如今已经20岁的阿里仍在不断创造奇迹。
阿里20年保持狂奔的动力在哪?
马云早就给出了答案。他曾说,优秀的人才是公司最大的资产,必须要让这些资产有增值、有发展。阿里的战斗力归根结底仍是人的战斗力、组织的战斗力。
1999年创办之初,阿里就立下“良将如潮”的目标。20年过去了,阿里员工总数突破了十万人,一群阿里巴巴年轻管理者不断涌现,他们历经千锤百炼、战功显赫,既专注又能在更换赛道后快速拿结果。

hougarden

阿里年轻管理者保持战斗力的魔力何在?人、文化与制度,缺一不可。
没有新人老人,只有能不能跟上变化的人
9月10日“教师节”,冥冥中与马云有某种缘分。
55年前的9月10日,马云在杭州出生;20年前的9月10日,以教师身份辞职的马云带领18罗汉创办阿里;去年9月10日,马云宣布一年后将卸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公开信主题是“教师节快乐”。
马老师亲手创办的阿里巴巴,从很多方面来说也是一所“大学校”。
在互称“同学”的阿里,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层,工作之余都躲不开学习。
阿里可能是中国内部培训项目特别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企业:新员工入职需要参加“百年阿里”培训班,中层员工要学习“三板斧”战略,M4(总监)及以上的新员工,要额外参加“百年湖畔”培训班,中途加入的高级人才还要参加“降落伞”班。此外,还有风清扬班、逍遥子班、孙权班等各种总裁班.....
在一般企业,高管们下班后可能各回各家,但在阿里,高管们下班后还要上课、做作业、修学分。
去年五一,马云亲自当班主任的“风清扬班”没休假,一行人把教室搬到了万里之外的以色列。马云带着阿里十几位最重要的高管参访了以色列的创投基金、芯片公司,琢磨这个只有850万人口的小国家保持创新活力的奥秘。精心设计的课程中不仅有经济学大师讲课,也有帮助高管们了解以色列历史文化的人文课程。
跟着马老师出国访学,绝不是轻松的出游,高管们白天学习,晚上还要开会总结,每天在酒店大厅讨论到半夜。

hougarden

“从大学到今天,一直在做马老师的学生。这次的课堂不是杭师大而是以色列。”阿里合伙人、B2B事业群总裁戴珊在微头条感慨。
阿里热衷组织各类学习培训,首要目的显然是让管理层不断自我迭代。阿里CPO彭蕾曾介绍阿里用人的四大标准——聪明、皮实、乐观、自省。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拥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被放在首位。
在阿里,没有新人老人,只有能不能跟上变化的人。不管待了多少年,如果不能跟上阿里这辆飞驰的列车,那就接受“train,move,out”。
在2010年阿里集团组织部大会上,马云曾强调,“没有新人老人之区别,只有你有没有准备好的区别”。不管是进来十年还是三个月,他的答案是“永远给那些准备好的人机会”。
组织高频学习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传帮带,培养接班人。“薪火相传”是阿里管理层必须挣的学分,如果没有很好地带新人、寻找接班人,即便业绩优秀,年终绩效也会大打折扣。
今年38岁的阿里合伙人、蚂蚁金服副CTO胡喜,曾是蚂蚁金服前任CTO鲁肃的徒弟。如今,胡喜又成了一群新人的师傅。对带领3000人技术团队的他来说,为蚂蚁找人、培养人、储备人成了他最重要的任务。
胡喜的经历挺传奇,他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完全靠自学和传帮带成长起来。胡喜曾念过两年英语专业,实在感觉不擅长,毅然辍学回家。最迷茫时,胡喜在《电脑报》上看到“学计算机,月薪8000元”的广告,于是闭关一年,在大连租了个房子,跟着书本自学C语言,一个人把所有C语言敲了一遍。
2006年,阿里在大连招聘,出于好奇,胡喜去应聘了下,但最后没去。没想到,阿里的HR逢年过节便打来电话,只问他过得好不好,从不问什么时候来阿里。胡喜感觉“这公司不错”,一年后去了。
对胡喜影响最大的人就是师傅鲁肃。鲁肃不是直属领导,不给KPI,但胡喜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问他,包括各种小事,比如怎么把代码down下来,用什么软件,遇到问题怎么解决。鲁肃的言传身教,让胡喜印象最深的是:一定要把事情做到极致。
十分享受地写了5年代码后,胡喜被组织的发展推着向前。鲁肃、苗人凤找他谈话,希望他带团队,胡喜一开始很抗拒,但使命难违,手下从二十几人、上百人、一千多人,增加到快三千人。

hougarden

左一为胡喜
如今,胡喜早释怀了:管理人、培养人,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技术变得更好。未来三年,他脑中绷得最紧的弦,就是要为自己寻找接班人。寻找到有未来意识,有担任的“人”,相信他们自然会成就更好的“事”
在整个阿里,同样如此,没有什么“事”比“人”更关键、更敏感。
从2009年开始,阿里开始把每年的人才盘点大会放在战略会议之前,先盘点人,再盘点事。在4、5月份人才盘点时期,无论多忙,马云都会推掉其他事物全程参与,一个一个盘点组织部几百号人。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彭蕾曾说,阿里巴巴的一大特点是“拥抱变化”。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不断折腾,拆了分,分了拆,但阿里巴巴最了不起的组织能力,也是在不断的拆分、不断变化中长出来的。
阿里能诞生如此多唤之则来、来之则战的“良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能“折腾”。

hougarden

2012年3月,阿里曾突然发起一项管理层轮岗计划,被外界称为史无前例的“大调防”。22名中高层管理干部涉及其中,调动跨越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全部子公司及蚂蚁金服集团。很多人周五接到通知,下周一就要赴任。
还是在2012年的轮岗中,淘宝系一口气要抽走4个核心总裁的D,从被告知,到奔赴新岗位,所有人花了不到12个小时。
彭蕾曾收到一些朋友短信,说你们公司真能折腾,真敢折腾。而在她看来,集团在做一次很大的投资,这些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已经游刃有余,套路很熟,但组织部的人必须“戏路很宽”,不能陷在自己的惯性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是在这些变化中,我们的组织才有机会自我察觉,不断提升,为102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彭蕾在内部邮件中写道。
一位叫王明德的中供销售,在5年内辗转了4个城市,有一年的最后一天年终聚餐时又接到电话,通知明年又会去一个新的地方:宁波。众人无言,唯有一起举杯。
家人问他,你们的工作为什么这么折腾,他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就是阿里巴巴。”
在阿里,除了会不断经历变化,还会经历无数痛苦的战役。
阿里新晋合伙人、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负责人蒋江伟(花名:小邪),就是在变化和战役中成长起来的。
2008年刚来阿里时,小邪在淘宝商城(天猫前身),当时正是电商快速膨胀的阶段,外部不断有巨头进入,也不断有公司倒下。尽管淘宝网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试图进行品牌升级的淘宝商城却不尽如人意,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淘宝和淘宝商城完全独立,流量、会员系统无法共享。
小邪参与的第一场战役就是打通两个平台的底层和数据,这个项目在架构层面引入分布式中间件,内部代号“五彩石”。项目历时半年时间,完成既定战略。
但这只是开始,一场场更艰苦的大战很快袭来。淘宝商城业务的高速增长又给整个技术体系带来巨大挑战,连续几年双11阿里技术系统都面临几近崩盘的重大考验。直到2013年,经历数次失败后,双11来临前一个月,小邪所在的淘宝技术团队、携手天猫技术团队,终于开发出全链路压测系统,成功模拟双11流量,提前找出并修复600多个bug,这些Bug很难被测试和代码review发现。

hougarden

小邪(前排左五)和技术同事在双11
在淘宝获得认可后,小邪的下一站是阿里云,操盘阿里云基础技术产品,对阿里其他部门输出弹性计算、数据库、网络以及存储等核心业务。这是比过去十年更大的一场仗。
小邪在阿里负责中间件、中台技术的11年,也是见证阿里随着市场环境逐渐扩张,各个部门独立快速发展,此后又走向协同的过程。彭蕾曾说,阿里巴巴现在是横队,以后也不排除变成纵队,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对阿里至关重要。
无数变化和战役大浪淘沙般筛选、锤炼出阿里内部一批批优秀人才。
在阿里11年,小邪过去从没和马云交谈过。2019年2月,马老师在电话中同他说了第一句话:“小邪,恭喜你成为合伙人”!
海纳百川,人才不断迭代,少壮派崛起
在阿里巴巴,资历越老的人,工号越小,马云的工号是1,最近入职的新员工工号已经排到220000以后。
“大公司病”是不少企业面临的难题,典型病症是“论资排辈”,排斥外来者。但在阿里,对外部人才的吸纳、重用,早在创始之初便有规划。
阿里巴巴成立之初,马云就给18名创始人定下军规:“随着公司的成长,你们在座的每个人只能做连长、排长,未来我们还会引进军长,师长,因为不引进外脑,公司就无法壮大。”
2007年夏天,在盛大网络任CFO的张勇接到猎头电话,“有一个公司叫阿里巴巴,你愿不愿意了解一下?”
和蔡崇信在香港吃完早餐,几天后,张勇来到杭州,一天内密集见了马云、孙彤宇、彭蕾,接着,本不愿离开上海的张勇,辞别了太太,搬进杭州一家五星级酒店,没想到,这一住就是12年。
加入阿里时,张勇的工号是一万两千多号,但这并不妨碍他快速融入阿里。他最初的职务是淘宝网首席财务官,一年之后,升任淘宝网首席运营官兼任淘宝商城(天猫的前身)总经理。在加入阿里的第二年,张勇凭空创立了一个电商购物狂欢节——“双11”。
这位“外来人”的事业边界随着阿里巴巴不断延展。他主导阿里从PC时代进入移动时代,如今迈向智能时代,带领阿里从电商平台升级为数字经济体,驱动“商业阿里”成为“科技阿里”,打造面向未来的商业操作系统。
如今外界再谈起张勇,已经没有人再把他看成是阿里的“外来者”。他是阿里合伙人机制下人才培育体系涌现的杰出商业领袖,是马云“最正确的决定”。

hougarden

在阿里内部,张勇被认为是在高速路上换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机换成了波音747。事实上,张勇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商业层面的战绩,他一直在文化和人力资源上推动多样性,以激发组织的活力。“这是我作为CEO对这个公司的责任,也是过去两年我身体力行的。”张勇觉得,让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工作经历、不同特质的人在一起,在一个大的舞台上形成一种连接,这是阿里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事情。
年仅34岁的蒋凡是淘宝总裁兼天猫总裁。蒋凡28岁时因其创办的友盟被收购,进入阿里,本没打算久待,没想到意外留了下来。
蒋凡被动进入阿里时,没打算长干,曾跟朋友说“过段时间就撤了”。谁知道,张勇盯上已经财富自由的85后蒋凡,劝他“想不想咱们一起折腾点事情,以后你可以讲故事给孙子听?”
在阿里“all in无线”的战役中,能用手机坚决不用电脑的蒋凡被委以重任,他和淘宝“班委”一群30出头的年轻骨干一起,投入无线这场关键之战中。
蒋凡的表现无疑亮眼,他解决了手淘最核心的流量问题。2014年手机淘宝DAU3000万,一年后飙升至1.1亿。
与许多企业不同,阿里格外爱惜、也敢重用外来优秀人才。张勇曾对外表示,对一些重要的工作岗位,他找到人后会先安排当自己的业务助理,慢慢熟悉、适应一下,然后才放出去,“你得给他撑把伞,让他先适应一下环境、土壤、水温”。
在内部组织和制度上,阿里也敢于不断自我革命,以给年轻良将更大成长空间。
2009年,阿里巴巴十周年年会上,十八位创始人集体辞去创始人身份,和其他一些员工共同组成合伙人,表明拒绝“元老”心态。2013年,马云通过内部邮件披露了阿里合伙人制度,每年将选拔在阿里工作五年以上、高度认同公司文化的新合伙人加入。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共有三十余位合伙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女性,三分之一是技术出身。

hougarden

阿里巴巴的女性合伙人们
2016年,马云发公开信对外宣布,曾担任支付宝CFO的70后井贤栋接替彭蕾出任蚂蚁金服CEO,此举意在“给年轻人更大的责任、舞台和挑战”。2018年,井贤栋又接过了蚂蚁金服董事长的重担。彭蕾自己也踏上新征程,成为阿里旗下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的掌门人。
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将迎来20周岁生日。这一刻,对整个阿里组织和人才体系来说,同样意义非凡。
在这个飞驰的世界中,必须像AI一样不断学习、迭代,不管是人,还是组织。阿里内部讨论了一年的新价值观——“新六脉神剑”将于9月10日公布。阿里在诸多时刻的取舍和选择,背后决策之源均是阿里价值观。“新六脉神剑”将如何影响阿里的组织人才取向,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