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eva Zelanda
Español
compartir

年薪五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越减越负的教育困境怎么办

转载autor: 李屾森
年薪五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越减越负的教育困境怎么办
resumen教育竞争的囚徒困境,大概是这个时代给所有家长和学生设置的一个陷阱与考验。


“在变化无常的人生中,我们要特别避免那种为了将来而牺牲现在的过于谨慎的畏首畏尾的做法,这种做法往往是为了将来根本得不到的东西而牺牲现在能够得到的东西。”

教育竞争的囚徒困境,大概是这个时代给所有家长和学生设置的一个陷阱与考验。


hougarden

孩子们在邢台市暑期音乐班学习打鼓。(新华社/图)

中国家长在下一代教育问题上的付出,经常能刷新我们的认知。

近日,《月薪五万,养不起一个孩子》一文刷爆朋友圈,文章里指出,孩子一次出国游学的NASA夏令营费用高达37800元,很多父母吐槽月薪五万都撑不起孩子的暑假了。

而此前,有报道称,上海一位母亲为了小孩能进一所双语幼儿园,不惜陪园长睡。更离谱的是有很多人觉得这样情有可原。还有人结合当下魔都入学难,入学贵的问题,感慨这是如阿甘他妈那般伟大的母爱。

显然在教育竞争的重压下,一些人已经失去理智,甚至三观扭曲。家长和孩子,通通身心俱疲。我们不禁要问,对下一代的教育,究竟是怎么走到如此境地的?又会发展成怎样的未来?

被压垮的下一代

整个新中国的教育史,可以说就是一个教育减负的历史。

抗美援朝还没结束,国内一些地方就已经出现了低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直接促使高层分别在1950、1951年两次致信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强调“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原则。1955年教育部和国家教委先后发布文件,明确要求各地解决“中小学负担过重问题”。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时称,从1951年到2017年国家围绕中小学学生的减负出台过几十份文件。

至于说效果,绝大多数人即使未曾亲身体验,也有所耳闻。学生负担不仅没见少,整体情况反而愈演愈烈,学习高压甚至开始向低龄乃至学生家庭渗透,不够睡、身体素质差、近视、过劳肥正在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标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2005年-2015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按照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校人数超过1.5亿人计算,睡眠不足的中小学生近1亿人。学习日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00后”高达57%,周末也有34.5%的“00后”睡眠不足9小时,分别较“90后”增加了6.2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据东北某省会城市学生体育艺术发展中心的统计,当地的中学生运动会纪录普遍“沉睡”多年,有的项目甚至40年无人打破。他们的女子800米纪录是1977年创造的、女子100米纪录要追溯到1979年、男子110米栏纪录为1981年创造。

广州市教育局公布的2016学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结果显示,对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优秀率仅2.6%,不及格率达16.2%,重度近视率为49.8%。

全国范围来看,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接近90%。另据国新办《2015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及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和近视率比2002年大幅增加。

这显然不是任何一个家庭或国家想要的,德智体美劳的下一代。

hougarden

在福建省晋江市一中学,小朋友在暑期足球培训班上训练。(新华社 /图)

以公平之名

对于家长学生而言,他们要尽可能地获取优质学位。对于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来说,他们要尽可能的维持自己的品牌地位。相比之下,最难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他们要在保证分配公平的同时,避免分配竞争给学生制造太大压力。

公平和减负,可以说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但几乎人人都心知肚明:要公平,没什么能比考试更公平,但那样会增加负担;强行减轻负担,又会制造不公。在致力于平衡公平和减负的教育改革上,我们只好在不同的时间点踏进同一条河。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又制造了另一个问题,我们距离减负的目标似乎也越来越远。

想进更好的大学,需要更好的高中,以此类推,你就需要进更好的初中,更好的小学,然后是更好的幼儿园……

然而好学校永远是稀缺资源,分配资源的方式目前来讲也就那么几种。考试用分数说话,显然是可见度最高的,但应试压力的不断下沉,与减负的精神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资源不够竞争加剧,另一方面是相关部门在极力避免考试选拔压力的低龄化。

竞争却不会因为你年纪小就会消失,如果不让孩子竞争,那就只好让家长竞争。比如小升初的片区派位制度,消灭了小升初考试,却让学区房开始成为家长的一座大山。

同时一些重点中学也对派位感到头疼,这些学校的优势在于通过考试选拔出优质生源,这些优质生源将成为学校冲击中考高考升学率和重点率的重要保障。生源质量平均水平被派位拉低,肯定影响这些学校的成绩,最后危及重点学校的招牌。

于是这些重点中学纷纷开始曲线救国,比如自行成立民办初中,绕过国家规定标准以更高薪酬招聘老师,以更高费用招收学生,自行设置招生考试。对于买不起学区房的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这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而学生归根结底还是没能躲过小升初的考试,小学阶段的补习强度自然也随之加大。

有关部门也不能坐视不管,各地陆续出台规定严禁民办初中自行组织招生考试。然后就是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故事——不让考试,民办初中就开始面试,比如要求学生面试简历里提供小学毕业统考成绩,提供不同学科的杯赛奖证,然后有关部门又只好发文整治各种校外培训和杯赛奖证……

教育资源竞争遇上素质教育的减负要求,实则让家、校、政府三方都不得安宁。此前一篇刷屏的网文《教育部,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便提出这种观点:国家从教育领域退出,唯恐孩子掉队的中国家长们开始了教育投入竞赛。

这种私人的教育竞争投入进而制造出不断蔓延的恐慌和囚徒困境,每个家长可能都希望孩子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但现实压力却逼着他们在一个又一个补习班间赶场。

hougarden

2018年9月8日,各大高校迎来新生报到高峰。(视觉中国/图)

所以,怎么办

说起来当然简单,无非是做更大的蛋糕,并实现更公平的分配。这做起来难上加难,但也不能因此就不做。而且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点在于,如何处理一部分公办教育高端精英化的问题。

受财政偏宠,自己还很能赚钱的超级公办中学,正在成为绝对霸主。集中资源打造这样的精英名校不难,但公办教育有必要回答一个问题,即它存在的目的,究竟是要培养精英,还是要提高整体国民教育水平。

不过归根结底,家长和学生更需要的是在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冷静与定力。外部环境固然让家长和学生感到身不由己,但教育和成长的一些核心规律并不会因为我们不断渲染竞争恐慌而改变。更强的光照和更高的温度有时让植物长得更快,然而一旦用力太过植物也会就此枯萎。

在本该锻炼好身体,培养正面道德情操,释放玩乐天性的年纪,起早贪黑地奔走于一个与另一个培训班补习班之间,所有孩子在一种集中营式的教育培训流水线上加工锻造,或许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螺丝钉,但不一定能培养出一个大写的人。在这个事情上,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要问自己,到底要成为螺丝钉还是人,而未来的世界更需要螺丝钉还是人?

如卢梭言,“在变化无常的人生中,我们要特别避免那种为了将来而牺牲现在的过于谨慎的畏首畏尾的做法,这种做法往往是为了将来根本得不到的东西而牺牲现在能够得到的东西。”教育竞争的囚徒困境,大概是这个时代给所有家长和学生设置的一个陷阱与考验。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palabras clave:教育中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