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tir

回复“嗯”被批评,混微信圈子需要怎样的社交礼仪?

转载autor: 从易
回复“嗯”被批评,混微信圈子需要怎样的社交礼仪?
resumen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共情,意味着我们得懂得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复方法,也不是说回复“嗯嗯”才是标准答案,回复“嗯”就意味着不礼貌。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混微信圈子需要怎样的社交礼仪?

hougarden

(视觉中国/图)

最近,围绕着怎么回复微信这一问题,互联网上引发了好几波讨论。

先是有人在网上晒出了自己与老板的一段对话。老板:“明天什么行程安排?”员工:“明天去市场。”老板:“都安排好了吗?”员工:“嗯。”就是员工的这个“嗯”,遭到了老板的批评:“和领导和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是微信的基本礼仪,有可能你的一个细节就会失去一张订单或者一个客户。”老板的批评让这名网友觉得有些委屈,于是打算辞职走人。

接着是长沙某酒吧品牌部组长在群里通知事情,一员工回复了个“OK”手势,结果被批“不懂规矩”,随后该领导在群里通知这名员工:“一会儿自己去找人事办理离职手续。”

这两则新闻在网上存在两种明显不同的声音,反映出了网友对微信社交礼仪的重视:我们该遵循怎样的微信礼仪,才能避免误会的出现?

微信为什么需要特别的礼仪

有网友很困惑:如果是在面对面的交往中,如果别人问你,你回答“嗯”,并不会给人不礼貌的感觉,怎么一到微信上,就变成不礼貌了?

这在根本上是因为,面对面社交与微信社交的礼仪是不同的。这是由虚拟社交的特殊性决定的。

现在懂得用智能手机上网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微信用户。作为社交软件,微信的首要功能是实名社交。当身边的朋友都是微信用户时,我们自然而然地进驻到了彼此的微信通讯录里。甚至是陌生人第一次见面,也是拿出手机扫一扫,先加个微信。不夸张地说,微信已经复制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网络。

微信的便捷以及人们对微信的依赖,使得线下实际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都大大减少,微信聊天就可以解决的事,就不用特意面对面或者打电话了。只是微信上的社交与面对面的社交又有所不同。微信社交是虚拟的,如果是文字交流的话,我们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并且交流也不是即时性的——可能你发个消息,对方半个小时才回复。

面对面社交,你所获得的对方的一切情绪反馈,都是直观的、即时的;但微信社交不同,文字/表情,都是模糊的、有歧义的、延迟的,它有着更多的推敲和解读空间,也就可能带来更多的“误会”。就如同你回复“嗯”,在真实社交中配合上你的表情、语气,很可能是非常礼貌、温和的,但在微信上面,“嗯”就是单独的一个字,它没有表情和声音的配合,就可能让一部分人感觉到“干瘪冷漠”。你是无心的,但对方可能是有意的。

再则,代际之间的文化隔阂在虚拟社交中会被放大,因为微信本质上是年轻化的事物。就比如笔者在跟长辈交流时,长辈很喜欢发“呵呵”,但时下在年轻人语境里,“呵呵”代表的其实是冷笑。再比如在年轻人这里,微信里的表情可能意味着“冷笑”“无语”“无奈”,但老一辈常常把它当成为微笑使用。

hougarden

(视觉中国/图)

共情是礼仪的核心

那么,微信需要哪些社交礼仪?社交礼仪的核心准则又是什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提到:要想维护好人际关系,就要掌握与别人共情的能力。而什么是共情?共情的概念来源于美学,罗伯特·维斯彻最初使用“Einfulung”一词来表示人们将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主动投射到真实事物上的一种现象。1909年,铁钦纳把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他使用“Empathy”取代了“Einfuhlung”,并将共情的涵义界定为:个体想象自己处于他人所处的情景之中,并重建他人的主观感觉体验。近些年,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对共情研究的兴起,对共情的理解也在加深。

就像有学者概括总结的:共情不仅包括能够及时识别他人的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的能力,还包括能够理解他人产生这种情绪的合理性,并在特定情境中与自己的相似经历相重合,以佐证他人产生该情绪的合理性。要求个体理解并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绪,这是共情定义的基本要素。共情是以关注他人感受为导向,减少自我关注,共情可以促进个体理解并帮助他人,增加亲社会行为并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

微信社交礼仪的核心要义,也在于共情——能够感受对方的情绪,理解这一情绪的合理性,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让对方舒服的方式交流。

从共情出发,我们再回到开篇的第一则新闻。无论老板和员工,恰恰都欠缺了“共情”。有网友留言说的:“如果对方给我回‘嗯’,我基本不会再回下一句,话不投机半句多。”员工因为缺乏共情,忽略了这部分人的心理感受。而老板适时提醒员工是对的,可老板恰恰也缺乏共情,他不是以比较温和委婉的方式提出来(毕竟员工也非主观故意),相反语气直接冷漠,让员工感到“委屈”,甚至萌生辞职的想法。

hougarden

(视觉中国/图)

一些应该共同遵循的礼仪

当然,这也不是说回复“嗯嗯”才是标准答案,回复“嗯”就意味着不礼貌。共情,也意味着我们得懂得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复方法。

以笔者的一个小经历为例。因为工作原因结识了很多编辑,有些编辑对于“小编”这个称呼非常在意,认为“小编”是自谦的叫法,别人这么喊自己就显得不礼貌、看轻了编辑这一职业。但有些人称呼“小编”时并无恶意,甚至可能是带着一点善意和亲昵色彩的,就像我们喊孩子为“小朋友”一样,喊编辑“小编”似乎与编辑的心理距离也更近了一些。因此,笔者对于比较疏远、排斥“小编”称号的编辑都是称呼“编辑”,反倒玩得好、知根知底的编辑会叫一声“小编”。

虽然在一些具体的回复上没有固定答案,但微信社交有一些礼仪却需要每个人共同遵守。

微信便捷了生活,但它的一个负面后果是,让很多人工作和生活不分。以前下班之后就是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但现在不同了,微信里有领导、有同事、有同事群,他们随时随地可能找你,你也必须随时随地待命。微信让工作的沟通效率降低,以前或许一个三分钟电话可以说清楚的事情,可当我们习惯于通过微信来沟通时,你一言我一语,包括等待回复的时间差,便需要数倍的时间才能说清楚……

所有这些情况的存在,就要求我们在用微信沟通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看到消息,方便的话即时回复;沟通直接一点,不要“在吗”问个不停,各种有的没的绕来绕去;下班时间微信打扰他人时,请简明扼要尽量在一条微信内说清前因后果;如果非得使用语音,尽量利用长语言说清,不要分个好几段发语言一股脑发过来;如果要打语音电话,最好事先知会并经过同意……

最后一点是,沟通时不妨多用“哈”“呢”等语气助词或叠词。比如“嗯”跟“嗯嗯”、“好的”跟“好的哈”等的意思虽然一样,但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多打一个字微信又不收费,如果你担心对方产生歧义或有误会,那还是使用后者吧。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palabras clave:中国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