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创业方兴未艾,「美仓」以消费分期“助贷超市”模式切入
“颜值经济”时代下,医美无疑是个增长潜力巨大的市场。据MobData研究院发布的《2018医美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医美市场预计达到2170亿元,同比增长23.3%,预计到2020年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3150亿元。
医美平台也成为了“风口”下的主角之一。过去4-5年,为解决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帮助机构引流,新氧、
近期接触到的「美仓」有所不同,其定位有点像医美分期领域的S2B2C平台。这家公司在去年底在杭州注册成立,并获得来自机构和个人的1000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 根据「美仓」联合创始人肖奇的介绍,目前平台已接入平安、普惠、玖富万卡、海峡银行等10余家具有三方贷款资质、能提供医美分期服务的公司,并与200余家直客医美机构签约完成,还引入了具有电子仲裁资质的仲裁通加入平台(未来还会有征信平台),将医美领域的服务供给方、支付方、监督方、消费者连接在一起,以降低消费者的“求美”门槛。 其实,医美分期市场早已经过一路狂奔的“高光时刻”,彼时市场规模曾达到千余家;有数据显示,2016年底,医美分期整个市场的放款量已达60亿,个别平台单月的放款额就已超过2亿,医美医院生意也因此变好。繁荣背后,泡沫随之而来。2017年初,相关医美中介骗贷现象被曝光,大量医美分期平台被过高的坏账率拖垮,退出市场;百度的巨头也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收缩医美分期业务。经过洗牌,医美分期行业只有少数玩家“幸存”。据悉,截至2018年底,垂直类的医美分期平台数量已降至30余家。 肖奇表示,庞大的医美需求摆在那里,分期服务还大有可为。但「美仓」要做的不是借贷服务,而是医美分期的助贷超市。要知道,提供专业医美分期产品的综合性金融公司不在少数,但苦于医美品牌资源和风控能力较弱,其产品运营成果欠佳;对于医美机构而言,那些有医美诉求但无购买力的消费者也会因难以触达专业的分期产品,而抑制机构业绩。 基于此,「美仓」短期内想要做的是,其一,给医疗机构提供分期服务支撑和内容传播入口;其二,为消费分期公司引流,类似于“51金融”。肖奇认为,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有真实医疗场景,从而增加消费者对分期服务的信任感;作为第三方平台,数据可实现同步查询,从而为分期公司构建防控风险体系(类似同盾);另外,有了消费者数据沉淀,也能帮助机构做用户运营。 截止目前,「美仓」APP已研发完成,并完成数次迭代,并有大数据团队做风控支撑,预计能在本月底上线。 在市场层面,肖奇介绍到,「美仓」采取的是蓝翔打法,即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获客(一二线城市手术)。他表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平台想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多针对白领群体;而下沉市场的女孩子(包括网红、特殊职业等)最需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如何更低门槛、更安全地“变美”,因此分期服务会是好的切入点。 与其平台类似,「美仓」的变现方式也是向机构收取成单的佣金。为了减少跳单——即买卖双方通过平台建立联系、线下交易时绕开平台避免佣金成本,平台也会提供充值赠送等优惠活动。 肖奇表示,「美仓」的种子客户将主要来自于医疗机构等渠道,即获取其“潜在”客户;在推广上,会采取类似拼多多的裂变模式——即邀请注册制,基于消费积分模式(以成单作为结算依据)来激励种子用户分享,并逐级扩散,实现流量转化;待品牌初具雏形后,再基于线上线下广告做大面积推广,届时也会对外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