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天》《地久天长》将映,走过30年的中国文艺片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作者镜像娱乐 编辑部,经授权发布。
近日,《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上映后,尽管剧情狗血,但是票房一路高涨,目前上映7天累计票房已经达到5.8亿。比狗血更狗血的是,这部如此商业化的青春疼痛电影竟然被贴上了“文艺”的标签。
高票房作品从个例到扎堆 文艺片越来越能撬动市场
2017年,高票房文艺片的密度明显增大,票房过亿的影片达到5部之多,但同时,高票房影片出现断层现象,3000万-8000万票房的文艺片出现空白。
2018年,高票房文艺片在保持高密度的同时,腰部断层也被填补,票房在5000万以上的文艺片数量都达到了9部之多,市场对文艺片的包容度不断扩大。
2019年,文艺片扎堆上映,《绿皮书》票房将破5亿,《地久天长》《波西米亚狂想曲》的预售票房都达到了500万以上,文艺片在不断开拓市场的过程中,似乎已经到了离春天最近的时候。
6分以上影片占比96% 市场转变、资本押注、艺人“镀金”
文艺片市场的拓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今迎来集中性的爆发,除了用户观影习惯变化、“口碑中心制”形成之外,资本市场、创作者及艺人等也是文艺片发展背后的推手。
1、消费市场:用户观影习惯转变,“口碑中心制”更利于文艺片票房发酵。
而且,在商业片长期占据主流市场的大环境下,人们已经熟悉了商业片的套路。相比之下,文艺片带有导演鲜明的个人特色,在镜头语言和情节叙事上更加多样,能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尽管在这些尝试之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但能够将一些文艺片的元素推向更多人群的视野中,不断扩大文艺片触及的受众范围,扩展文艺片的潜在消费群体。
从片单来看,周冬雨、汤唯、周迅等都是文艺片的常客,在满足个人艺术追求的同时,也能进行有效的口碑维护。杨幂出演《宝贝儿》也是一种转型的尝试,不过,如果个人实力不足,盲目转型也可能招致口碑反噬。
互联网助推文艺片营销 拓展市场更需要守住底线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文艺片在2017年之后,票房破1000万的作品越来越密集,除了高品质的内容支撑外,互联网营销的快速发展也是带动文艺片票房走高的助推力量。
1、预算少。文艺片成本低,宣发费用有限,一部投资1000万的文艺片,宣发预算甚至不过百万,很难大规模地铺渠道。
2、口碑发酵周期长。除了头部文艺片有知名导演或演员参与外,大多文艺片很少有能引发大面积共鸣的点,因此也更依赖口碑,但作品没有天然的流量曝光,口碑发酵的周期相对较长。
此外,《地球最后的夜晚》同样借助互联网营销,将聚集大面积Z世代的抖音纳入宣发体系,以“一吻定情”切入市场,主打浪漫牌,最终撬动2.82亿票房。
由此可见,互联网宣发确实能够通过强曝光度让文艺片被更多人所知,甚至带动他们走进影院,但在观影之后,观众的感受大体有以下三种:
2、文艺片天然的高门槛,成为很多普通观众的观影障碍,很容易造成看不懂或觉得不好看;
3、营销错位,宣发放大的噱头与影片内容不符,观众感觉被骗,拉低口碑。
显然,《地球最后的夜晚》属于最后一种。也就是说,文艺片在拓展市场的同时,可能由于资本的介入突破文艺片市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