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WV工签为人口贩运开后门?调查案件暴增4000%,无人被诉,严重影响新西兰形象

后花园3月20日援引RNZ报道
根据《官方信息法》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期间,新西兰仅有6起人口贩运调查案件,但在截至2024年10月的两年内,这一数字激增至236起,飙升了近4000%。
人口贩运案件的激增,正好与认证雇主工签(accredited employer work visa,AEWV)的实施时间保持同步,该签证于2022年7月上线。部分海外中介与本地企业合作,诱骗移民支付工作费用,而其中一些工作机会甚至是虚假的。
然而,新西兰上一次成功起诉人口贩运案件是在五年前。
工会组织Workers First Union总干事Dennis Maga表示,当前的调查案件数量只是冰山一角,许多移民因害怕报复而不敢举报。他透露,去年底约有30名菲律宾移民遭遇人口贩运,其中一些人甚至收到了死亡威胁。
他指出,政府检察官似乎不愿意推动人口贩运案件的起诉,而是倾向于以移民剥削或提供非法移民建议等较轻罪名起诉涉事人员。
“每当我们试图推动人口贩运案件,新西兰的起诉门槛就显得异常高。政府要求案件必须涉及胁迫、绑架、欺诈、欺骗、滥用权力或非法收费等因素。然而,即便案件符合这些要素,检察官仍然难以被说服立案。政府应该允许将更多案件升级为人口贩运案件,并追究雇主的责任。”
马加表示,他们希望与政府讨论,为什么尽管人口贩运案件和投诉数量如此之高,仍然没有更多起诉。
“现在社会上的普遍看法是,新西兰政府之所以不愿意将这些案件定性为人口贩运,是担心影响国家声誉,甚至可能影响新西兰的国际贸易价值。相比承认问题并加以解决,政府似乎更倾向于掩盖事实。”
许多曾向政府举报此类案件的社区倡导者也表示,他们不理解为何这些案件未能达到人口贩运的法律门槛。
“如果你看看法律条文,欺诈性招聘、要求移民支付高额费用、被迫工作等行为都符合人口贩运的定义。但政府的低起诉率严重影响了执法的公信力。如果检方对案件不作为,你觉得受害者还会愿意站出来举报吗?他们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
目前,许多人选择通过媒体曝光这些违法雇主,而不是依赖官方举报渠道。
执法力度不足,起诉率低
劳工监察局(Labour Inspectorate, LI)表示,在2023/24财年,商业、创新与就业部(MBIE)共收到8027起与雇佣问题相关的投诉,其中3925起涉及移民剥削。
LI合规与执法主管Simon Humphries表示:“劳工监察局内部设有专门的移民剥削调查小组,专注于处理最严重的案件。”
目前,新西兰有85名有执法权的劳工监察员,而2017年这一数字仅为49人。
2020年自此以后,新西兰再无其他人口贩运案件被成功起诉。
美国报告:新西兰政府对人口贩运起诉消极
2024年美国《人口贩运报告》(Trafficking in Persons Report)指出,新西兰的起诉率长期偏低。
“新西兰移民局(INZ)的严重犯罪调查组曾调查涉及移民违规的人口贩运案件,但一些观察人士认为,INZ不愿意推动相关指控,并且在决定是否起诉前,未能与检方保持一致的协调。”
报告还指出,劳工监察局和新西兰移民局并未始终回应或调查受剥削移民工人的投诉。
受害者主要来自亚洲、太平洋地区、北非及部分拉美国家,他们在新西兰的农业、乳制品业、建筑业、园艺业、酿酒业、渔业、食品服务、酒类零售、科技、酒店、交通及家政行业存在被强迫劳动的风险。
此外,无牌移民中介在新西兰及移民来源国(特别是孟加拉国、印度、中国和菲律宾)的非法操作,也助长了人口贩运问题。
“劳工监察局虽然调查了强迫劳动投诉,但主要依赖民事法律体系,这可能导致强迫劳动犯罪未能被移交至刑事调查,进而影响起诉数量。”
未来执法挑战
去年,新西兰收到超过3000起人口贩运投诉,今年迄今已有400起。
新西兰移民局(INZ)移民合规与调查总经理Steve Watson表示,尽管一些案件可能涉及人口贩运,但并非所有案件都能达到刑事起诉的门槛。
“MBIE的劳工监察局处理涉及强迫劳动的民事案件,但一旦案件达到刑事门槛,就会转交至新西兰警方(涉及国内犯罪)或新西兰移民局(涉及跨境犯罪)。”
“强迫劳动是指某人被强迫或胁迫工作,或在威胁惩罚的情况下被迫工作,其中可能包括非法或不合法的工作。”
自2015年以来,新西兰共有四起人口贩运起诉案件,其中仅两名罪犯被定罪。
Watson呼吁社区组织和公众提供帮助,共同打击人口贩运:
“新西兰移民局无法单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社区的合作和公众的举报,以彻底消除人口贩运。”
责编:char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