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WeWork“命悬一线”,软银或成其“救命稻草”

转载Author: 岳佳彤
WeWork“命悬一线”,软银或成其“救命稻草”
SummaryWeWork这次闹剧究竟如何收场?答案似乎逐渐明朗。

WeWork这次闹剧究竟如何如何收场?答案似乎逐渐明朗。

孙正义有关的软银计划继续投资40亿到50亿美元用于新融资项目,在收购之前,软银已经向这家办公空间共享公司投资了106.5亿美元。

据CNBC报道,与软银达成的交易将使该公司的估值在75亿至80亿美元之间,摩根大通的估计可能会发生汇率。交易之后软银将拥有WeWork超过70%甚至更多的控制权,克雷尔将接任任诺伊曼的董事长一职。

自上个月诺伊曼被罢免后,WeWork一直专注于筹集新资金。据WeWork的报告显示,其2019年上半年收入约为15亿美元,净可以达到9.04亿美元。严重依赖融资的WeWork没有足够的资金的资金来度过11月了,他们想尽一切措施削减成本:计划裁员至少2000人,出售公司收购品,以及终止了教育部门wegrow等非核心业务……现任联合首席执行官Artie Minson和Sebastian Gunningham在抢救WeWork上费尽周折。

显然软银这次的救助方案对于WeWork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大部分的投资者对WeWork的前景仍很容易受到打击。估计的独角兽公司所构造的的蓝图,失去了耐心。

hougarden

这个今年华尔街最受关注的IPO之一,从几个月前高达470亿美元的估计,再到如今的不足80亿美元,WeWork的估计一路狂跌近400亿美元。发生财报呈现的巨额利润,公司“科技”属性被质疑以及内部管理机制的种种问题,WeWork举步维艰。

空军,有人发出质疑:盈利无望,不断不断,WeWork会成为第二个Uber吗?

WeWork与Uber目前的情况类似。这两家公司的最大股东都是软银集团,都面临盈利难题。Uber已启动新一轮裁员措施,涉及到350名员工,自7月以来,Uber所进行的三轮裁员总人数累计增加近1200人。据Uber财报数据显示,在2019年第二季度,Uber单季度预算额超过52亿美元(约367亿人民币),刷新了2017年以来最大规模记录。

但不同的是,Uber现在已经成功上市,虽然在上市首日大跌7%,目前市值维持在533.97十亿美元左右(上市时为750亿美元)。但WeWork的这次IPO遭遇“滑铁卢”,WeWork母公司We Company宣布首次公开募股,这增加阵痛,还是走向衰落的前奏?

WeWork虽然代表想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办公空间,但传统的租赁形式下的商业模式让其在“二房东”的角色下停滞不前。共享办公室当前仍处于起点阶段,本土的共享办公室企业如优客工场等公司都处在摸索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回报周期太长,商业发展模式滞后等问题也是各家的通病。

WeWork这一课,为共享办公的企业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警醒了“独角兽”们。潮水退却,是谁在裸泳。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Comment
Verification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