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15亿收购夭折,最赚钱的财经作家:还想IPO

财经Author: 36氪的朋友们
15亿收购夭折,最赚钱的财经作家:还想IPO
Summary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芽NewSeed”(ID:pelink),作者 Charlo……

历时194天,全通教育拟15亿元收购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旗下巴九灵公司宣告终止。

新芽NewSeed(微信ID:pelink)消息,9月27日晚,全通教育宣布了终止筹划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消息,并与巴九灵签订了有关终止协议。

全通教育在公告中表示,自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以来,公司及相关各方进行了反复探讨和沟通,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相关工作。受宏观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及标的资产经营情况、重组政策变化以及股票二级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交易双方未能就本次重组方案所涉交易定价、业绩承诺与补偿安排等要素达成最终共识。

hougarden

另一边,吴晓波频道APP更名“890新商学”,也被视为不断去吴晓波化。据新京报报道,杭州巴九灵9月27日回应媒体表示,业务方面app改名为新商学是主要的调整,资本市场上依然会继续前进,继续并购或独立IPO都是选项,具体需视情况而定。

知识付费第一股遭遇“滑铁卢”

这场拉锯了大半年的收购,可谓一波三折。

早在今年3月17日,全通教育发公告称,公司正筹划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吴晓波、邵冰冰夫妇等所持的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96%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在全通教育公告的细节里,截至2018年底,巴九灵100%股权预估值为16亿,但由于持有4%股份的挚信投资没达成一致意见,不卖,全通教育就只收购96%,作价15亿。

这场交易一开始就不太顺利。收购公告发出后,全通教育两度被深交所发函问询,问询的焦点集中在交易是否是吴晓波个人IP的证券化,巴九灵业务经营的独立性,吴晓波频道IP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甚至直截了当问是否为“忽悠式”重组等等。

全通教育曾在回复中称,巴九灵成立初期,主要依靠吴晓波个人IP吸引用户流量,并向新中产、企业中高层及高净值人群等社群推广培训服务和知识付费产品。但近些年,随着业务种类不断扩展,吴晓波个人形象对标的公司经营层面影响不断降低,与明星个人IP作用不同,巴九灵并非围绕吴晓波个人开展业务。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定位为知识付费平台,但巴九灵的主要营收来源是广告营销,其次才是会员付费。数据显示,2018年巴九灵营收2.3亿元,净利润7537万元。其中,广告营销类服务的收入为1.1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48.4%,会员服务收入为4076万元,占比17.59%。

同时,被看做是回应收购过程中的质疑,吴晓波个人IP的色彩也在被淡化。9月23日,“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将正式改名为“890新商学APP”。“890新商学APP是吴晓波频道的一次升级,我们将从自媒体出发,向新中产知识教育平台迭进。”

此次收购终止也有预兆,同样是9月23日,全通教育便发布公告称,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及标的资产经营情况、重组政策变化以及股票二级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交易双方对交易定价、业绩补偿等核心条款还没有谈拢。

这段坎坷的“联姻”,最终也夭折了。

最会赚钱的财经自媒体或将独立上市

在财经圈,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吴晓波是绝不可被忽视的一位。

吴晓波当过14年的财经记者,对资本市场尤其敏锐30岁开始写书,《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腾讯传》等接连大卖;坚持十几年每年买一套房、30岁时买下一个岛、卖吴酒;成立头头是道基金做投资。

2005年前后,贝塔斯曼出版业务退出中国,吴晓波全面接手“蓝狮子”品牌,并成立民营公司,将其改制为企业化运营。目前吴晓波持有蓝狮子27.51%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2014年成立的巴九灵取谐音“八九零”,与之相关的自媒体公众号矩阵总计30个,包括:吴晓波频道、酒业家、德科地产频道、十点读书等。加上吴晓波自带的财经顶级流量,仅吴晓波频道,截至2018年末,粉丝量达到350万人,累计阅读数早已过亿。

自媒体兴起后,吴晓波旗下的“吴晓波频道”成了中国最具影响力财经自媒体之一。2017年初,巴九灵对外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由挚信领投、浙商创投、头头是道和普华资本跟投,融资1.6亿元,投后估值20亿元。

此外,吴晓波还和普华集团董事长曹国熊等人联合成立了狮享家新媒体基金,投资了投资了十点读书、餐饮老板内参、酒业家等新媒体,吴晓波也被媒体形容为“新媒体首富”。

这次被收购失败,吴晓波并非第一例。此前2018年4月,瀚叶股份曾宣布以38亿元估值收购微信公众号运营公司量子云100%股份,在上交所接连两次问询函之后,宣布终止收购;2018年9月,利欧股份计划23.4亿元现金收购宁波妍熙75%股份,但这笔交易最终也以上市公司宣布终止收购而告终。

失败,并不意味吴晓波在资本市场止步。巴九灵明确表示,“资本市场上依然会继续前进,继续并购或独立IPO都是选项。”

打败小鲜肉的中年男人们打开了500亿的市场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此后发展态势一直凶猛。如今经历过一波波洗牌后,格局和模式也逐渐清晰。

早期的知识付费更像是头部KOL的变现特权,李翔、马东、罗振宇等头部KOL一开课就能获得百万及以上级别的收入。整个付费知识内容由泛到精,越来越垂直细分化,同时在各个领域全面爆发,蜻蜓FM、喜马拉雅FM、知乎等各家基于自身优势,也建立起护城河。

与此同时,知识付费服务平台也不断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它们集合图文、音频、视频、直播、活动、社群、问答等主流内容付费形式,为内容付费、用户管理、营销、社群活动、品牌传播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发展固然乐观,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其嗤之以鼻。从对罗辑思维的质疑开始,有人对他狂热追捧,觉得获益匪浅;有人说他只是抚平中产阶层的焦虑。而PAPI从知识付费领域的离开,让行业产生了更多的疑问:知识付费真的好么?

的确,虽然仅靠收听几个收费的节目、参加几场收费的讲座或者花钱请某个名人大咖回答几个问题,解决不了什么人生难题。但存在即是合理的,市场总是从需求中产生。当人们需要从冗杂的网络内容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就会有一部分人愿意以购买的方式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个时候,正好有人拿出经过整理、筛选的信息,或者自己的经验、建议和思想观点来售卖,知识付费的交易市场也就形成了。

头部IP引流,腰部也同样重要。觉醒后的爆发期,无论是创作者还是用户,都会倾向于精品化且更加专注。如何做好更精准的匹配、用户复购和内容价值的二次利用等,都是这几年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显示,知识付费市场依然有很大的空间:用户规模在2017年底达1.88亿人,较2016年的0.93亿人,增长率为102.2%。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移动阅读付费产业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7年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大约有150亿元左右,到2020年可以到500亿元。

无论是创业者接连蜂拥而至,还是头条、腾讯等大流量玩家的入局,都说明了知识付费仍旧大有可为。哪怕是在资本寒冬的当下,这个领域存量市场的搏杀仍然激烈。

要培养用户长期的付费意识,就必然要提高内容质量,而专业度的考量讲更加限制内容付费的发展,达到专业的教育培训或许才是内容付费的最终模式。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