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找到亲密关系后,我能否戒掉自己的“囤积癖”?

转载作者: 陈斐仪
找到亲密关系后,我能否戒掉自己的“囤积癖”?
摘要《圆桌派》一期节目中提到,隐形贫困人口的背后是在都市感到孤独,缺乏亲密关系而出现囤积癖好,与放置数年的旧物难舍难分,房间囤放的东西多数百无一用。

《圆桌派》一期节目中提到,隐形贫困人口的背后是在都市感到孤独,缺乏亲密关系而出现囤积癖好,与放置数年的旧物难舍难分,房间囤放的东西多数百无一用。囤积的习惯是内心孤独的写照?

“知道”和你谈谈,有了亲密关系后,人们能否戒掉自己的囤积癖。

hougarden

(IC photo/图)
2009年,美国艺术与娱乐频道做了一档真人秀,名为《强迫性囤积患者》,节目拍摄的人所居住的房子都被杂物占满,有的人因为囤积垃圾已不止一次被卫生检查员警告,他们本人常常处于极度焦虑不安的状态。
2012年,英国拍了一部纪录片,名为《英国囤积王》,纪录片的主角是一位囤积症患者,她的女儿一直尝试帮母亲做房屋清理,甚至找到专门研究囤积症的心理专家小组,希望治疗母亲的囤积症。
节目对囤积症患者生活状态的直观拍摄,让我们为之震撼。我们没有了解过的是,囤积癖不只是一种个人癖好,其实是种精神疾病。
扔不掉的精神疾病
“囤积癖”也叫“ Compulsive hoarding”,学名是“强迫性囤积症”或“弃置恐惧症”,别名常称为囤积狂,囤积病。表现为在不停添置新东西的同时,还舍不得扔掉旧物,是一种有过度性地收购或收集物件的病症,即使是不值钱、有危险性或不卫生的物品。囤积症患者所聚集的物件会干扰或损害到患者及身边的人生活上的流动性和基本活动,包括日常的睡觉吃饭等活动。
根据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的第五次修订版,囤积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类,在先前的诊断标准中,囤积行为被认为是强迫症的一种症状。而后来的研究调查证明,在囤积者对他们的杂物做出何去何留的决定时,大脑活动情况与强迫症患者或正常人完全不同。因此不能确定囤积症是一种从其他病症影响而成的症状,例如强迫症,还是一个孤立的病态。
也就是说,病因尚不能下科学定论,而治疗方式只能依赖一些常见的心理辅导和认知治疗,根治的方法尚无从获得。
许多人误认为囤积癖只是年龄较大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但其实,囤积癖早已蔓延到各年龄层。上到古稀老人,下到小学生都可能有囤积癖好。杂物大到废旧家电,小到用过的草稿本,都能成为囤积物品。
《圆桌派》一期节目中提到,隐形贫困人口背后的原因是在都市孤独,缺乏亲密关系而出现囤积癖好。购物节积极血拼,买来的东西派不上用场,放在角落堆积落尘。与放置数年的旧物难舍难分,房间囤放的东西多数百无一用,囤积癖真的是因为孤独么?

hougarden

(IC photo/图)
物品代替人
心理学教授兰德·弗罗斯特和社会学教授盖尔·斯泰吉蒂在他们的书《物品:强迫性囤积和物品的意义》中剖析了囤积症这一普遍现象。
书中指出,囤积癖的病理特征有很多,而且经常会因为过去的创伤而加重,其中包括OCD(强迫囤积行为)的发生,缺乏注意力(处理信息方面的障碍),过分的完美主义(标准设立过高,一旦达不到就完全抛弃),还有一种儿童似的逃避行为,不愿接受和丢东西有关的不适感。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圆桌派》中说到,人的满足是有不同层次。一般情况下,人只需要维持60%的基本满足,便会觉得无比美好。但当人无法获得基本满足时,会转而追求100%的完全满足,这个时候的满足反而更加孤独。而获得满足的途径,多来自于社会交往,影响最大的是身边的亲密关系。

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有一个来访者是典型的完美主义和攀比者,一方面想让自身拥有的一切都比他人好,一方面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指点。这位来访者表示,自己在过年期间与家人亲密相处后,满足欲望降低了,原本需要用高消费和多物质囤积的生活,变的没有太大的意义,只需要陪家人逛逛花市已能达到内心最大满足。

美国心理学家弗朗辛·拉索在《囤积症:向物品寻求安全》中写道:人是社会动物,要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我们需要具备自我力量,并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充满信心。当我们缺乏对亲人的安全依恋时,我们可能会为无生命的物品赋予深刻的意义或人类属性,以填补这一空白。我们甚至可能相信,通过身体上的接触,我们的物品中灌注了自己的本质。

然而是否有了亲密关系后,就能将对物品的依恋转移到亲密关系对象身上,而改掉对囤积的癖好呢?答案是未必。

亲密关系依恋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我们希望在一段关系中得到什么,正是个人所需。你所需要的,往往是情绪上的事物,但从表面看起来,却像是实质的需求,例如需要伴侣的陪伴等。

依恋心理学依靠儿童实验,将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安全依恋(需要能得到适当响应和满足),焦虑型依恋(需要无法及时得到满足,或满足其需要的不确定性很大),回避型依恋(不主动表达自身需要,需要不被满足时也显得冷漠淡然),紊乱依恋(连贯风格或应对模式的缺乏,对外界的反应显得无规律)。其中焦虑型依恋会导致自己对与自己亲密的人过度依赖甚至会出现监视行为,以确保对方不会离开自己。
依恋模式通常形成于婴儿期。这种焦虑型依恋的形成,与自己幼年的成长息息相关,譬如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或童年创伤等。因此也有观点认为,成年人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反映着他们与母亲的依恋风格。

其他研究者在成年人与恋爱伴侣及配偶的关系中发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焦虑矛盾依恋风格的人会因为他们的交际行为,而被伴侣看成是过分依赖,而引来麻烦。他们易于担忧伴侣是否爱自己、伴侣是否珍重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伊恩·诺里斯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当人们感到孤独时,也就是现实人际关系与他们想要的亲密关系之间存在落差时,焦虑依恋型的人可能会用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代替与他人的关系。

这说明,焦虑依恋型的人可能更倾向于将物品视为人。这些人更窑易出现囤积症。因为带有不确定性因素的亲密关系,无法代替物品,给囤积癖患者带来实在的安全感。

对物品的依恋相当于一种依附情结,即使有共同生活的对象,也不可能完全根治囤积癖这一心理疾病。即使如此,亲密的陪伴依然能缓解囤积癖患者的焦虑不安。我们能做的,是多给予他们一份理解。亲密关系是人在社会的必然需要,都市的孤独患者们,在物品身上寄托特殊感情,同为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

(责任编辑:Aimee)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