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职场无少年

转载Author: 摩登中产
职场无少年
Summary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腾讯、百度、网易、联想择邻而居,如巨大工厂,撑起中国互联网世界。

hougarden

既然梦想潦草,那就扎实前行。

故宫西北30公里,是名声在外的后厂村。

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腾讯、百度、网易、联想择邻而居,如巨大工厂,撑起中国互联网世界。

这片被称为智力密度最高的土地,有30万年轻人如工蚁穿梭,平均年龄只有29.2岁。

刚毕业的年轻人怀梦想而至,前辈告诉他们,如果足够优秀,两三年后,薪水就能涨到两三万。

梦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百度曾有个实习生,透过落地窗,望到一街之隔的高档别墅,突然决定离开后厂村。

他说,“现在是拿命换钱的状态,那种生活我永远抵达不了。”

初入职场的人,看到了晋升的通路,也看到的财富划分出的街区。

在北京北五环上班的年轻人,有的住在南五环,每天穿越十条环线来上班,在末班地铁座位上还在加班。

深圳的实习生在郊外租下12平米的单间,月租900元。为了省钱坚持做饭,偶尔点一份外卖,算是一顿犒劳。

工作三年的女白领拉着同事走进火锅店,她月薪8000元,发薪日这天,终于还清了信用卡,决定吃火锅放松一下。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开始经历生活第一道考验。

微博上是“80后没有养老金”的传闻,朋友圈中是家乡飙涨的房价,爸妈打来电话,又在关心婚配大事。

职场人无暇顾及耳旁的杂乱。他们有更加潦草的生活,但都藏在身后。

北京午夜11点,是网约车和出租车最繁忙的时段。

望京SOHO楼下,刚刚打卡下班的程序员走到路边等车,手中拎着一罐刚开的啤酒。

归家遥遥无期,网约车平台上,还有58个订单排在他的前面。

年轻工程师身后,望京SOHO三座椭圆形的大厦灯火通明,如黑夜中的灯塔。他拍了张照片,发给远在县城的爸妈。

儿子在这么漂亮的大楼上班,他们会为此骄傲。

那时,日剧《我们无法成为野兽》正在刷屏。剧中的主人公被上司斥骂,被客户刁难,蹲在地铁站台工作,运指如飞。

正如年轻的职场人。

剧中一句台词直击灵魂:如果可以像野兽一样自由生活就好了。

后厂村再向北2公里,有个叫唐家岭的村落。

2010年,这里曾租住了5万北漂,其中有1.7万的年轻人。

春节过后的4月,唐家岭拉起改建横幅,年轻人拖着编织袋搬离,道路两边的小店各自放歌,小沈阳与艾薇儿对唱,为他们送别。

村口停了30多辆面包车,挡风玻璃挂着“搬家”。商店打了5折,玻璃上写着“瞎卖”。

环绕上地软件园的447路公交,从此不再路过唐家岭。

之前的路线,像是一个倒挂的问号。改线之后,447线成了逐梦的新路。

这一年,“逃离北上广”成为职场热词。

职场人一逃,就逃了十几年。但人们没有找到生活的温床,只看到回不去的故乡。

回到县城后,年轻人发现,父辈日日打牌消磨时光,同龄人考上公务员后忙于相亲,孩子上学不仅无校可选,入校时还要讲人情,托关系。

曾经在一线互联网公司风生水起的软件工程师,县城中最合适的工作是网管。

支付宝的员工回家后,读初中的侄子问他,能不能走后门,送他一张敬业福。

知乎上的“青岚”回乡过年,在家族聚会时,当科长的二表哥主动当主持,让她上台唱歌,不唱就喝酒。

一杯杯啤酒入腹,年轻人为远去的故乡践行。

作家野夫说,这一代,很多人都把故乡弄丢了,他们是没有且不需要寻觅归途的人。

重返北上广的职场人,换个姿态,继续逐梦。

女孩将几百块钱的面霜,换成十几块的维生素e乳。健身房的白领将数千元的私教课,换成健身软件。

职场女孩收敛起对潮牌、大牌的向往,转而将平价T恤加入购物车。

有电商平台4个月卖出110万单9.6元20支的衣架套装,半年卖出14万单5.9元的眼线笔,一年卖出358万单13.9元10包装的抽纸巾。

张爱玲在小说《十八春》中说,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于年青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在职场中苦旅的年轻人,也在经受时间的磨砺。

望京SOHO有家花店,叫“Better me”,译为“更好的我”。

在这里上班的年轻人,喜欢中午饭后遛弯时,来买几枝花,装点办公桌。

他们在花香中坚守。

开业四年,花店老板已在附近小区买了一栋房。

面对生活重压,年轻人不曾退怯。

夜深了,他们到便利店买了十几罐红牛。项目倒了,他们在新公司重新出发。晚高峰打不到车,他们叫了一份外卖,搭着小哥的电动车回家。

朋友圈中,朋友在夜场点上鸡尾酒,加班的年轻人自嘲笑笑,下楼买了瓶椰汁。

后厂村有一家计算机培训学校,毕业生源源不断投身隔壁的互联网企业。

门卫说,去马路对面上班,是这里多数人的梦想。

2017年,《东京女子图鉴》在北上广深刷屏,年轻一代在剧中找到自己的投影:

那个生于小城的女孩,毕业后来到东京,租着廉价的房子,闯入陌生的职场,梦想是找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认识一个职场精英的男友,三十岁之前,去米其林三星法餐厅约一次会。

他们在物欲和消费主义中挣扎,在窘迫与梦想之间妥协。

就像那句台词说的那样:

社会鸿沟不是凭一己之力可以迈过的。有人选择轻松度日,也有人选择扎实前行。

两年后,电视剧《流淌的美好时光》再次讲述关于职场年轻人的故事。

剧中,马天宇和郑爽,饰演上海弄堂中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他们从学校走到职场,从青春步入成年,完成蜕变。

其间的情感纠葛,让他们的这段经历更显波折。

柴碧云饰演的郝湉即将毕业,进入公司开始实习。一番令人啼笑皆非的意外,让人捧腹的同时,也仿佛看到自己初入职场时的窘态。

相比其它青春剧,《流淌的美好时光》远离虐心桥段,更偏现实主义,像一面镜子,照出千禧一代在校园和职场所遇到的坎坷。

镜子中的剧情,或许就是你我经历的故事。虽然我们不曾提起,但那段时光已深埋于记忆,静静流淌。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Comment
Verification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