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出新东方记

财经Author: 银杏财经
出新东方记
Summary据深响报道,俞敏洪近期“动刀”“新东方在线”,其多个部门的一把手异位、离职、或被削权。

hougarden

来源 | 银杏财经(ID:threemornings)

作者 | 汪小楼

编辑 | 杨一枝

据深响报道,俞敏洪近期“动刀”“新东方在线”,其多个部门的一把手异位、离职、或被削权。

高层变动是企业常事的事,但对于刚上市三个多月,禁售期都还没过的新东方在线来说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

俞敏洪这一刀既是砍向了自己,也挥向了别人。

俞敏洪这个人,满腹经纶赋得一手好歪诗,讲得一口好逻辑,看起来斯斯文文,骨子里却透着一股狠劲。

少年时期是生产队插秧高手,北大任教期间不满生活现状出来创业,后来斗徐小平,怼罗永浩、李笑来,批评BAT、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缺少价值观,都没见俞敏洪怂过。

俞敏洪这次动刀是自救,还是伤人?虽然目前不能对其盖棺定论,但或许又会再一次开启出走新东方的浪潮。

上一次出走浪潮是在2006年新东方上市后,罗永浩、徐小平、李丰、李笑来、陈向东等人相继单飞自立门户。

不一样的是,当年的新东方如日中天,纵横宇内无敌手。现在的新东方日渐式微,前有巨头入局堵截,后有新玩家追赶。

辉煌如新东方、挣扎如新东方,这种冰火体验,罗永浩他们这群人也或多或少享受过。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去努力干自己不愿意干,甚至是讨厌的事?

答案或许是年薪一百万,起码对于那个年代的罗永浩、李笑来来说一定是。

“什么?你脑袋被门挤了吧,我生平最讨厌两件事:一个是英语,一个是老师。你现在让我当英语老师,是想让我去自宫吗?”

hougarden

没加入新东方之前,让罗永浩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一是兜里没钱,二是当老师,尤其是英语老师。因此,当他身边一个朋友介绍他去新东方当老师时,他火爆的脾气立刻发作,只差扬起手对朋友抛出一句:沙包大的拳头你见过吗?

但当听到有一百万年薪时,罗永浩态度又发生了三百六十度转变,脸上的怒容不见了,眼里放着光:只要让我挣到百万年薪,不管让我干什么,我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哪有猫不吃鱼,虽发自内心,却要表现得勉为其难。这叫境界,别人学不来。

后来,俞敏洪只告诉了你,当年第一眼看见罗永浩的万字求职信,就觉得这小子是个可造之才。却没有告诉你,罗永浩为了加入新东方、为了坚持下去苦修逻辑学那几个月,硬是活生生地咽下了几十本“鸡汤”书籍,一“打嗝”就想吐。

相对于罗永浩,李笑来想要“吃鱼”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更加露骨。

“每天背单词快要坚持不下去得时候,我就想,将来挣了百万年薪,那现在背的这两万个单词,一个可就值五十块啊”。

有一位投资圈的大佬曾评价李笑来,说他是一个很聪明又极富远见的人,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疯狂冒险精神。他通晓人性、精于世故,理智起来的时候又让人感觉头皮发毛、害怕。

李笑来的少年时期,是一个典型的在校小“混混”,终日以打架斗殴和“勾结”社会小青年为乐。

当李笑来的一个小伙伴被人捅死、一个认识的小混混头目背枪毙后,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市井英雄梦随之破灭,他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去读书,后来终于考上大学,逃离了那是非之地。

hougarden

如果说,考大学和背单词这两件事还不能看出李笑来的理性,那么他曾遭遇过的一次车祸事故,从他的处理方式就能足以体现了。

据《我所认识的李笑来》一文记载,有一次,李笑来开着自己保时捷准备下高速公路时,突然有一辆后车强行抢道,撞了他的车。

“我本来没想怎么,反正是全险,不用他赔,等着保险公司来就好了。”但是,肇事车主却先下车来敲他的玻璃,等李笑来摇下车窗玻璃之后,对方就一通狂骂,把责任全推了过来。

李笑来全程听完,没有说一句话。这时候,对方又说了一句:“这个路口没有摄像头你知道吧?”

明白对方的诉求后,李笑来缓缓地摇上了车窗,不再理会。每隔一会儿,对方就会过来大喊大叫地敲车窗,他装作没看见,继续在车里低头玩手机。到第四次的时候,对方明显耗不住了,态度也缓和了下来。

这时候,李笑来摇下车窗,死死盯着对方说:“兄弟,你好好想想,这半小时我过一句话么?我和你提了一个“钱”字了么?我说了要你赔偿了吗?都是你在又蹦又跳,你怎么不想一想为什么?你想过没有?”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对方措手不及,看到对方有些懵逼,李笑来突然提高嗓门:“你他妈现在还有5分钟,只有5分钟,回去他妈的想好了再回来给老子说话!记住了,你只有这一次机会,想好了再他妈跟我说。滚!”

整个过程中,李笑来由始至终没让对方看出他在想什么,而是只用了半小时的沉默和两句话,成功让对方妥协认错。

疯子遇见疯子,能笑到最后的往往是更疯那个人。疯狂的冒险精神、近乎可怕的理性,这两种极端如果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这个人要么就是魔鬼,要么就是神。

后来,李笑来将这些都做到了。

2006年,罗永浩与俞敏洪闹翻,离开了新东方单干,并留下那句:俞敏洪是我这辈子见过最没原则的人之一。

hougarden

在他看来,新东方制造了一个一群理想主义者创业的美好形象,但实际是个100%的纯商业机构,这与自己的理念不符。

而俞敏洪这样评价过罗永浩:“你如果是一个商人,纯粹是为了钱,大大方方赚钱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总是披着理想主义的外衣,把自己塑造很高尚很纯洁就太虚伪了,我很讨厌虚伪。”

曾经惺惺相惜的师徒,在“决裂”后互怼时可谓是针尖对麦芒。

后来事实证明,俞敏洪这句话也不全对,罗永浩并不是形式上或虚伪地披着理想主义外衣,而是理想主义已经深入骨髓,渗透其全身大小毛细血管。

罗永浩离开的同年,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的徐小平也离开董事会,开始了个人投资生涯,到2011年创立真格基金后,其投资事业也走上了正轨。

徐小平这个人,属于传统的知识分子,好面子、耳根子软不说,还很固执。

2013年,依图科技两位创始人去找徐小平谈融资那个阶段,正是国内人工智能高调兴起的年代,该行业到处都是口号,满大街都充斥着梦想。

听了大约二十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后,徐小平被打动了,也大概明白了依图想要做的是什么事,于是大腿一拍,很爽快的表示:这钱我投。但对方却反问了一句:我们为什么要你的钱?

双方就最后这一个问题,又谈了八小时,最终才达成合作。今天看来,依图两位创始人应该是摸清了徐小平的性格才有备而去:你要面子,我就索性欲擒故纵多增加点神秘感,然后再给足你面子。

徐小平曾公开说过:创业者最重要的是忽悠力,我在新东方就是一个‘大忽悠’,我就想,有谁能把我给忽悠倒了,那他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所以要看他能不能以他的创业热情、创业故事打动我”。

会忽悠一直都是新东方征战沙场的不二法宝,也是人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徐小平说这话何尝不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褒奖。

hougarden

虽然徐小平身上跟大多数新东方人一样,顽固地残存着理想主义,动不动就讲逻辑、情怀,但他与罗永浩、李笑来等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更懂得退让、审时度势和合作共赢。

徐小平与俞敏洪曾是北大同事,也是其直属领导。2001年两人那场“内斗”,俞敏洪迫使股东二选一站队,最终股东们摊牌,徐小平败北。

如果按照罗永浩、李笑来的性子非得跟俞敏洪拼个你死我活。但徐小平没有,俞敏洪能胜出跟其妥协不无关系。至于为什么要妥协,大概可以用徐小平后来总结的话解释,当公司内部出了问题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什么可以斗,什么不可以斗,不能在问题解决不了时,就拍桌子散伙。

“友谊永远战胜不了利益”,徐小平没想到,这句败北后的牢骚之言,却成了人生金句,那场斗争他一直都没输。

在徐小平创立真格基金的这一年,李笑来的事业也迎来了“第二春”。他开始迷上了比特币。

hougarden

真正吸引到李笑来的是,虚拟货币与美元兑换比例首次打破了1:1。这哪里是一条简单的信息,简直就是巨额财富。

同年,李笑来用新东方股份美股账户的钱买下第一批2100个比特币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他在漫长的熊市里持续建仓,开专栏、做公号、卖书、兜售方法论来积攒流量。熊市一过,他自称有六位数的比特币,转眼几年间就成了“中国比特币首富”。

这些年,币圈的风风雨雨和内幕早已被各大媒体扒得底朝天,内斗、割韭菜、背后使坏、不顾形象地撕逼.....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像这样充满戏剧性,一边让很多人奉若神明为之疯狂,一边让很多人倾家荡产为之绝望。就算币圈去年经历了的一场“大逃亡”,到如今仍旧还有无数人为之着迷。

没有人会否认,是李笑来带头将中国比特币市场“发扬光大”,很多币圈大佬都曾公开谈过,他们早期投身该行业都是被李笑来或多或少地教化。

《我所认识的李笑来》一文中很客观地评价过李笑来:他通晓人性无所畏惧,擅长操控他人的情绪,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说服别人激发出人的欲望。

可问题在于,他激发出人群心底里的欲望,需要用这种欲望改变世界,为自己争取一张通往未来的门票。但是他忽略了人群的基数越大,这种爆发出来的欲望所能产生的力量也就越大,这种力量越大,也就越有可能超出他的掌控能力。

跟币圈行业充满的戏剧性一样,币圈大潮退去之后,围绕在李笑来身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李笑来你这个骗子;谢谢您李老师。

“币圈都是傻逼,成功就是能忽悠傻x”,“公开场合不说脏话,恰恰是因为礼貌。我从来都知道,我自己就是个傻x”。

一个狠起来连自己都能骂回姥姥家的人,李笑来骂别人时所变现出的种种不雅,也能解释得通了。骂别人是应该,骂自己也不算悲哀。

很多人说李笑来是最能“搞事”的那一类人,可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在李笑来眼里真正会“搞事”的应该是李丰,“有能力看透那些在我眼里并不明显的利益取向,进而总是相对能更多地创造出多赢局面的人。”

hougarden

圈里人都知道,李丰反应快、善于表达。他总能用合适的语言或适时地举一些例子,将投资的事情讲得特别好,又尤其是自己想要参与或者看不中的项目。

李丰在新东方旗下效力八年,差点就成为俞敏洪事业接班人。2007年,他主动放弃大部分即将到手的期权回报,离开新东方做了一个叫做秒针的项目,之后又几经辗转加入了一线投资机构IDG。

IDG曾投资过腾讯、百度、携程等一线互联网巨头,早已声名在外。进入这样以战绩论英雄的投资体系里,晋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李丰凭着出色的业务能力很快成为IDG合伙人。

作为投资最激进的“少壮派”代表,李丰在IDG期间的确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亲手操刀投资了B站、三只松鼠、英语流利说等明星项目。

2015年8月,李丰正刚从IDG出来创业成立峰瑞资本,就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在这之前,李丰得到了一些圈内好友10亿元的投资承诺。但真到了需要弹药的时候,恰好赶上两轮股市暴跌,投资人们的注资数额纷纷缩水,最终到手的只有7亿。

到了年底,缺钱的尴尬就明显显露了出来,几家被投企业的创始人找到李丰说:“我们发不出工资了,赶紧打款吧,不然真的这周工资就要开天窗了。”

赶鸭子上架,峰瑞资本的几位联合创始人不得不以GP管理公司的名义借了一点钱,由三个人合伙人做担保,将钱分为几次打给创业者。

“在那个时间点上,完全没有想到之后的募资会不会顺利、风险是什么,只想先把钱给到创业者再说。”李丰后来回忆,在那段时间,自己和团队承受过无数次痛苦和绝望,所有人都瘦了十几斤。

与李丰一样,在那一段时间饱受煎熬的还有陈向东。

hougarden

2013年,知道BAT三家先后推出教育平台这个消息后,俞敏洪虽然知道这是商业竞争该有的本质,但还是说了一句,三家公司创始人都是我的朋友,却豪不犹豫地冲进了我的领域,他们很不地道,也不和我商量一下。

当然,更“不地道”的还有前新东方执行总裁、俞敏洪最为器重的二把手陈向东。

“我对你这么好,为什么会想要离开?”,陈向东走的时候,俞敏洪曾对他抛出过这样一个问题。

陈向东回答得很有范,说自己被梦想驱动,没过半年就转身在2014年6月,创办了在线教育平台“跟谁学”。

从跟谁学这三个字字面上的含义,你可以理解为陈向东在向前老板俞敏洪致敬,也可以理解为在为自己的教育平台做推广营销:找我就对了。

创业之初,塑造一个好品牌或喊一个好口号,其实并不需要有多么高大上,只要通俗易懂,让人一眼能看明白就行。这跟打土豪、分田地的道理是一样的,陈向东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跟谁学上线两个月后,获得了启赋资本天使轮投资,估值6000万美元;第二年3月,获得高榕资本、启赋资本、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等共同投出的5000万美元A轮融资,估值2.5亿美元。

品牌有了、口号有了、钱也有了,跟谁学却陷入了模式上的困境。

拿到大笔融资后,为了迎合风口,顺应那几年的O2O潮流,陈向东大胆地把跟谁学定为“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其初衷是去中心化,绕开传统教育培训机构,直接给家长与学生对接好老师。

滴滴、美团都是依靠O2O模式起家,疯狂烧钱获得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后,再考虑如何商业变现。但这条路看起来可行,却不适合教育行业,因为其特殊性就注定了如果商业模型一开始就不赚钱,可能未来永远赚不到钱。

罗永浩做手机差钱找到李丰时,李丰还在IDG任职,他们的谈话内容至今有两个版本广为流传。

“你创业做什么,我们都愿意投大几千万给你。但唯独手机,我想作为朋友告诉你,它不好做”。第一个版本李丰直接地拒绝了罗永浩,不是你人不行,而是赛道不行。

第二个版本是,当罗永浩说自己想要融100-万美金的计划时,虽没李丰被直接拒绝,但被当场泼了一瓢冷水:“最多融 1000 万人民币。”罗永浩对李丰说,那为什么当初IDG给了小米几千万美金啊?李丰笑着回答,雷军自己放了几千万进去,你放了多少钱啊?罗永浩没有钱瞬间语塞,再也搭不上话......

不管哪个版本是真,哪个是假,起码能证明李丰能把事情看得很通透。也才有了后来唐岩千里驰援担任救火队长一职,给了罗永浩900万的开火粮。

李丰曾一阵见血地谈过罗永浩的优点与缺点:他总认为一些价值观是自己能够公平和公正评判的,并且总是努力做到与众不同。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原则、目的或目标袒露出来时,不管它代表的是事实还是立场,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这些年,罗永浩熬走一个又一个同行,最终还是与触手可及的王冠失之交臂。

尽管他未能真正享受过处于巅峰的荣光,但还是在这条拥挤、难走的创业路上,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体面:顶多只在发布会上煽情落泪,也绝不会公开提后悔。

今年,网上和媒体对罗永浩的谩骂声有史以来达到了最高峰,有人甚至将他和李笑来并列放在一起,扣上“大骗子”、“大忽悠”的帽子。

为此,与罗永浩私交甚笃的黄章晋还担心他会过不去,又不敢直接问,只好找到唐岩:你说这家伙会不会自杀?

但当他见到罗永浩后才知道,自己的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罗永浩不但完全没有想要自杀的迹象,而且正对现在做的项目变现得信心满满:是的,那些指责罗永浩暴露真实嘴脸的人没说错,他急着挣快钱。

或许,罗永浩心里早已经明白,在以成王败寇的逻辑理论下,有这样的舆论风向其实再正常不过。

hougarden

用黄章晋的话说:“几个月前,罗永浩还坚信自己带着改造世界的特殊使命,现在,全世界都骂他是个骗子、怂货,他一声不吭,他大概是不但认命了,甚至只能是指望大家渐渐淡忘他来缓过这一劫。”

近期,《人物》杂志一篇万字长文《罗永浩 锤下那个理想主义者》复盘了锤子科技许多往事,其内容也基本得到了罗永浩本人认可,看完这篇文章后,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触:锤子成也罗永浩,败也罗永浩。

理想主义的美好让罗永浩站在了聚光灯下,同时也让锤子手机走向了覆灭的深渊。

锤子科技创立早期,很多员工都是在罗永浩理想主义的强大感召下加入。譬如,曾经的锤子科技0001号员工,现在福禄FLOW电子烟创始人朱萧木,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建筑师生涯,只为追随罗永浩:他要创业卖尿不湿,我也去卖尿不湿。

罗永浩对好产品的痴迷与控制欲也远超他人。大到手机外观设计,小到一颗螺丝钉他都会亲自过问,不达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绝不罢休,以至于很多时候错过了时效性。

所以,罗永浩做手机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输在了天时、地利,也不是输在人和,而是输在了理想主义与商业化间的转换。

看来,理想主义再美好,也经不起商业铁血法则的冲击,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形势比人强,罗永浩如今变了,虽然还是自带霸者重装,标配反伤和复活甲,但估计再也不会说出那句:我做这个公司是想要改变世界,从来不是想要挣你的臭钱。

罗永浩身边的人说,现在让他内心最纠结痛苦的,不是梦想破灭、英雄变骗子,怼天怼地的妄人变缩头乌龟之类的问题,而是这些年欠下了很多小供货商的款,所以才选择电子烟这条赛道挣快钱。

很有自信、很有判断力,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原则,虽然很骄傲,却不想别人认为他骄傲,这就是罗永浩。

hougarden

“我砸掉的不是冰箱,而是一种理念”,当年砸西门子冰箱时虽高调,罗永浩却让每一个同行者签了免责协议,表示由他一人承担所有法律后果,并且那些冰箱罗永浩都私底下掏过钱。

“告诉钱晨,过两年等我翻了身我再请他吃饭。”有一位跟罗永浩比较亲近的锤子老员工,她觉得她觉得钱晨是真心帮助罗永浩的师长,也经受了很多委屈,便一直试图撮合罗永浩和钱晨的关系,在两人中间传话。

腰干依旧挺直,钢针般的须发也依旧漆黑,只不过额头上多了很多皱纹,你只有在看见罗永浩的脸时,才会觉得他是一个憔悴的胖子。

就像是一朵在风沙中打着滚的残菊,知是从哪里来,却不知要被吹到哪里去。

徐小平和李丰这边却一直“菊花”爆满山。

哪里有“血腥”味,资本就会往哪里扎堆。论嗅觉,徐小平没有沈南鹏鼻子灵敏。论下手狠,徐小平赶不上朱啸虎。

滴滴、美团、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巨后起之秀徐小平一个都没捞着,但却通过自己独特的投资风格,稳打稳扎地在二三四梯队里站稳了脚跟,投资过的公司包括聚美优品、世纪佳缘、兰亭集势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依图等。

在李丰的带领下,峰瑞资本这两来也取得了看似不错的战绩。

其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芯片、新材料、医疗科技、金融等领域。代表性公司有360金融、声智科技、清淘能源、长木谷医疗等。其中,360金融是其 2018 年收获的上市项目,斩获颇丰。

如今,徐小平和李丰经常出席各种活动,搞搞演讲、谈谈中国经济的未来趋势,顺便给创业者布布道,最关键的是还能躺着赚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都挺好。陈向东如今也还不错。

在线教育风起云涌的那几年,不缺巨头入局、资本站台,看似一片繁荣,实际上正在经历着一场商业模式上的煎熬。

虽然烧钱扩张圈地带来的巨额亏损让所有从业者都苦不堪言,但都想咬牙坚持到最后一刻,从来没有人去真正想过这种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跟谁学也深受其害,倒闭、资金链断裂、裁员等诸多负面新闻时常盘旋于其头顶。历经至暗时刻后,陈向东开始思考如何在业务上转型。

整个2017年,陈向东将自己封闭起来,谢绝了一切外部活动邀请。并在下半年将跟谁学toB的五大事业部完全拆分并独立运营,全面聚焦ToC业务。

第二年,跟谁学终于迎来了迟到的曙光,各个ToC业务线都实现了盈利。今年6月6日,陈向东西装革履精神头十足,在美国纽交所敲响了跟谁学上市的钟声,如今跟谁学市值为27亿美元。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游戏,有两点特别重要:第一,一定要赢;第二,一定要玩得开心。”陈向东说,他现在已经不那么焦虑了。

也对,因为不论是谁,只要最终结果是大赢家,玩得开心与否都不会焦虑。

如今的李笑来也变了,看起来变得沉稳了。

今年5月份以来,区块链市场行情不再沉闷,有复苏的迹象。为此,李笑来还专门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七条声明,理论上没办法推出币圈;不会为任何项目站台;不会参加任何区块链相关的公开会议;不再做任何领域的天使投资.......

哪有常胜无敌,再疯狂的人也经不起无情岁月和舆论炮火洗礼。

回看罗永浩、李笑来、徐小平、李丰、陈向东他们这一群人,身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得到了俞敏洪真传,都是很好的段子手,擅长IP打造,他们攻城略地最大的武器就是口才好、善于演讲、煽动情绪。

以至于不管他们扎进哪个行业,都能整出不小的动静,特别引人注目。特殊时代造就特殊行业,特殊行业造就了一批特殊的人。

可实际上,他们在商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与自身名望却有点不相匹配,与曾经“小霸王”的段永平、陈明永、沈炜,“谷歌帮”的黄峥、蒋凡、林斌等相比较,高下立判。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support@hougard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