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华语电影的海外版权,不如当年好卖了

生活Author: 毒眸
华语电影的海外版权,不如当年好卖了
Summary几周之前,在戛纳的电影宫经典放映厅内,田壮壮的代表作《盗马贼》(修复版)进行了一次专场放映,这部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经典单元”的华语片播放完毕后,现场响起了长达数分钟的掌声。

几周之前,在戛纳的电影宫经典放映厅内,田壮壮的代表作《盗马贼》(修复版)进行了一次专场放映,这部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经典单元”的华语片播放完毕后,现场响起了长达数分钟的掌声。事后,有大批海外买家前来向片方咨询、报价。

“放映后的反响很好,很多发行商都非常有兴趣,我们仍在洽谈当中。”负责《盗马贼》修复版海外发行工作的赤角创始人谢萌告诉毒眸(ID:youhaoxifilm)。

hougarden

《盗马贼》(修复版)

不只有《盗马贼》,有相关知情人士向毒眸透露,入围今年戛纳“影评人周”单元、顾晓刚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春江水暖》,国际版权销售的价格就很令人满意,甚至比曾入围戛纳官方单元的一些华语片海外版权售价还高。除此之外,包括《南方车站的聚会》《灼人秘密》等入围戛纳相关单元的华语片,也都在今年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但是这种幸运,似乎并不能代表当前华语片的真实销售情况。

毒眸在戛纳电影节前后,采访了多位熟悉海外版权交易的从业者后获悉,《盗马贼》《春江水暖》等影片之所以能够引发哄抢,不仅因为影片质量,也和影片的类型、风格等因素有关,有很多“偶然”在其中。

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华语影片即便质量不错,现在也因缺乏国际市场关注度与卖点而难以在交易市场上卖出好价格,一些大卡司的电影海外全版权售价可能仅有1万美金,价格或许不到十年前的十分之一。而更多电影则根本无人问津,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知名导演的作品。第五、第六代导演纵横海外市场的好日子,似乎已经成为历史了。

然而即便如此,在内地市场增速逐步放缓、艺术片空间仍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无论是商业类型片还是艺术片,对海外销售的重视度都在不断攀升——今年戛纳电影节期间,电影宫正对面的大楼上,就挂起了国产片《天火》的超大海报,以吸引路过买家的注意力,而在做这样努力的中国卖家还有许多。

hougarden

《天火》的超大海报

只不过想要打通海外销售这条渠道,注定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华语片的海外发行价格,还不及十年前的十分之一”

1990-1991年,张艺谋执导的《菊豆》先后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两项大奖的提名,成为华语电影史上首部同时斩获这两项殊荣的影片。

这也开启了华语影片亮相国际舞台的“黄金时代”,自那之后的许多年里,包括陈凯歌、杨德昌、侯孝贤、李安、王家卫、贾樟柯在内,大量华人导演开始频繁斩获各种国际大奖,“华语电影”也因此而为海外观众所熟知。

华语电影的海外销售也在当时迎来了一波高潮。整个九十年代,张艺谋所有影片的海外版权都能成功卖出,并均能在北美取得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票房收入;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在斩获了金棕榈奖后,全球票房累计超过了3000万美元。

艺术片之外,华语商业片也在香港武打片的盛世后,再一次在国际上大放异彩,李安的《卧虎藏龙》于2000年在北美大卖1.28亿美金,而张艺谋的首部商业大片《英雄》北美票房同样超过了5300万美元……

hougarden

张丰毅、巩俐、张国荣在戛纳

待到第六代导演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后,很多人甚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打造出一条完善的海外版权销售、发行网络,而第六代导演的代表贾樟柯,正是其中的佼佼者。21世纪后,贾樟柯和北野武工作室、法国老牌公司MK2等建立起了深度合作,进而使其投资仅600万元的《三峡好人》靠版权费就收入4000万元,而成本4000万元的《山河故人》更是在上映前夕就通过海外版权销售收回了成本。

这样的趋势曾让很多从业者相信,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华语影片在世界影坛上占据一席之地将不再是梦想。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尽管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但华语片的出海之路并没有越发顺利的迹象,相反却遇到了诸多困境。

hougarden

《山河故人》在上映前夕便已收回成本

差不多从十年前开始,华语影片在各大版权交易市场上的交易难度便开始增大,越来越多曾经能够卖出不错价格的类型,渐渐开始鲜有人问价。今年毒眸到访戛纳期间,很多仍留在交易市场的人中国卖家透露,前来咨询的人虽然不少,可大多数影片实际成交的地区数量都不算多,买家还是比较保守。

“我的直观感受是华语电影的海外市场正在收窄,不要说和第五、第六代导演最风光时比,甚至还不如十年前。当然这也跟世界电影市场的整体变化有关。”谢萌告诉毒眸,近年来其实有越来越多华语电影开始进入到各大电影节、交易市场,但能被观众看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剩下更多影片可能连发行的机会都没有。

这之中大多数影片,最后只能成为从业者们口中的“电影节片”,即每年在全球各大电影节间奔波,主要收益全靠每个电影节上几百、几千欧元放映费的电影。据毒眸采访了解,连一些小有名气的导演,在连续跑了几大交易市场后都颗粒无收,最后只能借展映来获取微薄的收益。

hougarden

戛纳电影交易市场

而少数能够卖出的幸运儿,实际交易价格往往都低得令人感到惊讶。某消息人士透露,去年某部在国内大卖的商业大片,海外全版权售价才仅仅1万美金。而某部影片的出品方则告诉毒眸,现在很多华语片的海外发行价格,还不及十年前的十分之一。

“演员或者导演有国际知名度、影片类型比较热门或者话题度较高的华语片,在一些地区的全版权价格基本上也就5-10万欧元左右。”一位资深海外版权销售人士告诉毒眸,很多不具备这些特质的影片,即使质量上很出彩,收到的报价可能也很低。

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很多原本在国际上具备一定声望、甚至拿过大奖的导演,影片售价也在下滑。有从业者告诉毒眸,某位之前在国内颇具名气、欧洲有不错曝光量的导演,这些年影片在主要地区的版权价格都很低,并不像外界宣传的那样风光。

虽然有时候华语片对外的售价仅仅是保底价,但由于多数华语影片几乎没机会在海外院线大规模上映,因此这部分保底价几乎就是片方在该地区可获得的全部收入了。而很多标榜自己和海外大发行商有合作的影片,最后在一些地区的实际上映规模可能仅有几家或十几家影院,且基本上都处在华人聚集区,和当年张艺谋等人当年动辄数百上千家影院的上映盛况相距甚远。

而因为资本回收渠道变窄,不仅买家不感兴趣,许多销售商对华语影片的态度也不及以往,有些海外发行商甚至已多年没有和华语片合作了。

以《春江水暖》为例,该片的发行权被Wild Bunch和法国老牌公司ARP Selection买下,ARP是欧洲最早将华语影片引入法国的发行公司,代理了王家卫、杜琪峰、张艺谋等人的影片。

《春江水暖》出品方工厂大门合伙人梁颖告诉毒眸,能和ARP合作是件很荣幸的事情:“他们已经有些年没有和中国年轻导演合作了,最近发行的亚洲电影是《釜山行》和张艺谋的《归来》。但这次他们对《春江水暖》特别喜爱,觉得这部片子中既有古老的中国,也呈现了法国观众感兴趣的当下中国人的生活。”

hougarden

《春江水暖》

除了少数这样能被看中的作品,有很多人相信,更多的海外公司之所以还愿意和中国片方合作、代理华语影片,并不是因为影片本身,而是看中了其背后的中国市场,希望借助代理华语影片和中国市场、电影产业建立起联系,为之后更长远的战略合作做准备。

销售难、售价低、上映难,在这种行业现状影响下,很多从业者近几年都纷纷纠放弃了这份工作,有人更是劝朋友不要进入这个“正在死亡的行业”。

某公司的海外销售业务负责人告诉毒眸:“以前很多公司把海外版权当重要回本渠道,但现在影片版权即使能卖出去几万、几十万元的资金,看起来也只是杯水车薪。可又不能不做,所以我见到的很多销售者都很痛苦,觉得自己为了那一点钱(放映费)到处跑挺不值得的。”

华语片为何卖不动了?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还处在起步阶段,却能够卖到世界各地,为何短短20年后想要出海却越来越难?

“其实这不只是华语电影的问题,这几年我在和海外销售公司接洽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在和我抱怨说非好莱坞和非英语片的海外推广很难做。”Fortissimo Films 总经理马雷梦告诉毒眸。

作为一家诞生于欧洲、拥有25年历史的老牌公司,Fortissimo曾代理过《重庆森林》《花样年华》等影片,而如今行业的情况与其诞生之初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连曾经远销日美的法国艺术片,影响力都被局限在了欧洲。

hougarden

《花样年华》国外海报

究其原因,多位采访对象的分析都指向了同样原因:媒介环境的迭代与受众消费习惯的转变。

“除了经济环境对消费者文化消费的影响外,手机越来越智能化、家庭投影清晰度越来越高、流媒体平台窗口期越来越短,都对观众的观影习惯造成影响,欧洲年轻一代对传统院线的执着远不如他们的父母辈。

当院线票房收益无法保障的时候,宣发费用会减少,院线版权销售的价格也随之变低。”梁颖认为,这是致使某些类型影片版权销售难以进行、令越来越多以传统方式做发行的老牌公司陷入财务困局的重要原因。

除了院线端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VOD(视频点播)模式的转变也使得影片的海外版权销售变得不再乐观。90年代,VOD生意的主要模式是DVD、VCD等线下付费点播,收益稳定;而今流媒体平台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内容越来越多、平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用户有多大意愿为一部非好莱坞的海外电影(特别是艺术片)付费便成了未知数。

市场不够景气的同时,资本环境的恶化更使得一些片商变得谨慎。90年代,西方经济情况较为乐观,很多片方也愿意花高价钱来买电影。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经济开始出现波动,很多泡沫被逐渐戳破,不少海外的版权公司也逐渐趋于理智,购片的欲望也在下降。

类似的情况近年来也在中国上演(点此阅读:“人傻钱多”的中国人,还是戛纳批片交易的主角吗?),因此很多国内买家对于小语种批片的热情同样出现了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哪类华语片还拥有销售空间、海外买家选择华语片的类型偏好又出现了什么变化?

“因为快餐文化的盛行,大家都喜欢快节奏、高刺激的东西。”有相关从业者认为,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会让弱情节、强个人表达的影片今后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强情节、强刺激的影片才有市场。除此之外,谢萌表示,这几年在海外卖得不错华语片还是成龙等明星主演的港片(或合拍片),这些演员在东南亚乃至西方都已经积累了一定受众基础,有相对固定的市场。

事实上,Fortissimo今年在戛纳市场最受国际买家关注的是许鞍华的《第一炉香》,而销售成绩最好的成片则是由王大陆和宋佳主演的《超级的我》,韩国、印度、东欧等地的版权都已经售出,还有一些地区正在商谈。

马雷梦分析称:“《超级的我》是科幻冒险商业类型片,而类型片向来比较容易走出去,例如今年韩国的《寄生虫》。另外主演王大陆在韩国、台湾等地区拥有不俗的人气,市场愿意为之买单。不过放眼全球,除了好莱坞的明星,能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不错认知度的导演、演员很少,国内更是不多。”

hougarden

许鞍华的《第一炉香》

那这是否意味着,抛开少数较为特殊的影片,其他多数华语影片出海之路将完全被堵死?在很多从业者看来,下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尽管流媒体平台的快速崛起和观众消费习惯的变化,给影视行业带来了很多挑战,但仍有不少人希望能找到突围的路径。

“流媒体网络时代的兴盛,为影片的国际发行带来一些机遇。前几年如网飞等曾放开了对艺术片的收购,近两年虽有所收敛,但还是很多片方或销售方的重要客户,国内也有爱奇艺等会以不错的价格购买艺术片的版权。

在很多国家,院线票房已很难成为艺术电影的主要收入来源,可影院却能为影迷文化提供土壤,培养普通观众对多样性影片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反过来支持美学诉求较高的作品制作。”因此梁颖指出,即便视频网站很多时候开出的条件很好很激进,他们仍然希望《春江水暖》能够在欧洲院线上映、获得体面的排片,这也是片方和ARP 、Wild Bunch的共识。

为了能真正抓住这样的机会,很多原本“被动”的中国影视从业者,最近这几年正变得更加积极。在谈及为何要涉足海外发行业务时,谢萌向毒眸解释,海外销售代理原本被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公司垄断,但如今有越来越多中国公司开始熟悉国际游戏规则,由中国公司自己代理华语片,在文化解释上会更具说服力与发言权。

基于这样一种理解,谢萌成立了赤角,开始将《大象席地而坐》等作品推向国际,并也逐渐涉足一些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制片和投资业务。

而在此过程中,他和团队也逐渐意识到像《盗马贼》这样的老片修复正逐渐成为一个新市场:“很多西方观众会怀念当年那些作品,同时因为这些电影经历过时间的证明,其实比发行新片的回报更可预估,风险更低。中国这方面起步比较慢,我感觉有点遗憾。正好今年电影资料馆有几部经典华语片完成了修复,于是我们就把《盗马贼》推荐到了戛纳。”

hougarden

赤角于柏林EFM发布的销售手册

至于海外发行的具体操作环节,电影节仍是很多中国卖家的重要舞台。

很多采访对象都告诉毒眸,贾樟柯之所以能在欧洲颇具盛名,不仅仅是因为其作品质量,同样是因为其不断亮相各大电影节,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后续销售渠道的建立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事实上今年戛纳电影节之前,一些韩国知名导演的作品在海外推广也不顺利,但随着《寄生虫》获奖,许多韩国片也被打包买走——质量之外,话题度或许才是很多海外片商所关心的点。

马雷梦称,如今很多中国公司都会主动到各大电影节做公关活动、搞专场放映,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中国导演、演员有机会为外国观众所熟知。“影片质量当然很重要,可要不要买一部片子,60%还是得买家自己做决定,我们不能逼着买家选择。

但通过戛纳电影节这样的舞台,却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对片子产生期待,愿意花时间去了解这些片子。同时公司本身也是一个很强的品牌,能给海外发行商质量保证和信任感。”

“其实片子质量反而不是很多中国卖家所担心的,这几年中国涌现出了太多优秀的新人导演和演员,包括不少老外对中国也会有好奇心。我们现在真正缺少的是渠道、是向海外市场展示我们的机会,中国公司主动做海外销售不过才几年,对未来我是有期待的。”某位资深从业者表示。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