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English
Share

中国央行构建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 人民币国际化将被加速

财经
中国央行构建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 人民币国际化将被加速
Summary中国央行正在搭建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以尽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所谓CIPS系统,指系统采用国际通行报文标准,支持传输包括中文和英语在内的报文信息,系统覆盖包括亚、非、欧、美近18个时区的人民币结算业务。 ...

    后花园 新西兰房地产在线4月13日消息:中国央行正在搭建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以尽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所谓CIPS系统,指系统采用国际通行报文标准,支持传输包括中文和英语在内的报文信息,系统覆盖包括亚、非、欧、美近18个时区的人民币结算业务。中国央行预计,这个支付系统将在未来的一至二年内建成。

 

        CIPS系统建成后,全球范围内的人民币交易最终将汇集到央行的平台上,这将大大提升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中的信用等级。

 

        CIPS系统建成后,包括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在内的不同时区的主要金融城市都有望设立独立的人民币清算银行,并直接接入中国央行的CIPS平台,这对在全球金融市场做大人民币,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实现资本项开放有重大意义。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与全球主要货币一样,人民币最终交付清算能在具有国家信用的平台上进行高速运转,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必定加快。.

 

    在人民币向国际化迈进初期,境外清算行仅有中银香港一家,尽管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业务量的进一步发展,又引入了托管行制度,但中银香港作为企业所必须承担的信用、经营风险却始终是海外交易机构的忧虑。而CIPS系统的建成无疑将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找到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而央行提出CIPS系统将在未来一二年内建成意味着,中国政府承诺的在2015年到2020年实现资本项下人民币自由兑换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中国央行官员也表示,CIPS系统可连接中国境内外直接参与者,能处理人民币贸易类、投资类等跨境支付业务,满足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之需要。

 

        2011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已经超过2万亿元,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量也超过1,100亿元。

 

    而全球公认的国际货币的结算业务基本都在本地完成的,如世界各国95%的美元结算量都是由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系统完成的,这个系统是由最早成立于1853年的纽约清算所建成,后经数次演变,目前已是根据美国的法律按商业化模式运作的机构。

 

    作为世界第一大国际货币的美元,其网络支付清算系统是网上即时电子支付系统,这个系统瞬间可以完成包括资金头寸划拨、转帐、清算等功能。现在的CHIPS系统主要参与银行已达70家之多,操作规程既严密又方便快捷和安全。.

 

    而在中国资本项开放渐近时期,人民币要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之一,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的建设显得迫在眉睫。

 

    业内专家指出,在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目前的清算行功能将完全退化,必须建立新的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这也是中国央行从长远利益出发而进行的基础性建设.

 

    不过专家也指出,要保障这一平台平稳投入运行还需要一段时间。

 

    中国央行此前已建成了基于国内金融服务所需的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从而可以高效安全地处理国内各银行办理异地和同城的各种支付,及资金清算和货币市场交易的资金清算。

 

    有分析人士指出,跨境人民币流动的CIPS系统与境内人民币流动的CNAPS系统同时独立运转,随时可联可断,是保障中国金融安全又不阻碍金融开放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设施。

 

        CIPS系统建成后,目前的离岸人民币清算制度将会逐渐废止,随之而来的人民币资本项开放也将对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提出挑战。

 

    不过专家指出,清算是银行提供的非常小的一项服务,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成后,遍布全球的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直接接入中国央行的平台,提供目前中银香港的清算服务。因此,香港目前所独有的人民币海外清算行地位将不会存在,但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却因人民币真正实现了国际化而得到加强。

 

    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支付结算渠道共有二条,一是通过唯一的海外清算行中银香港来进行,二是境外机构可委托境内结算行进行代理。在各项措拖不断推出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在日益加大,2011年已经超过2万亿元侯,折合约3,200亿美元,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的近10%.

 

    专家称,人民币做大了,香港的份额自然会提高。而且香港在服务、人才和产品上的优势明显,不怕与上海竞争。

hougarden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Comment
Verification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