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seeland
Deutsch
Teilen

幸运!新西兰Omicron再躲一劫,上班族可能又要回家啦

头条Autor: 番茄捣蛋
幸运!新西兰Omicron再躲一劫,上班族可能又要回家啦
Zusammenfassung最近,一则疫情谣言在奥克兰传得沸沸扬扬。

后花园1月18日综合报道;

Omicron躲过一劫

自奥克兰MIQ员工上周五确诊Omicron,截至今日,86名密切接触者中仅1名家庭成员受检呈阳性,专家称新西兰可能侥幸躲过一劫。

来自奥塔哥大学的流行病学家Michael Baker教授表示,由于Omicron病毒潜伏期较短,通常只有3天,因此任何阳性病例都会迅速显现。鉴于该员工早在1月10日已具备感染性,以目前检测情况判断,Baker认为Omicron病毒扩散的风险很低。

如果真如此,新西兰可能在继Air NZ员工家属染疫和入境DJ染疫后,再一次与Omicron社区疫情擦肩而过。

奥克兰儿童打疫苗昏厥?假的!

最近,一则疫情谣言在奥克兰传得沸沸扬扬。

谣言声称昨日有5名儿童在北岸施打疫苗后出现昏厥,为避免吓到其他带孩子打疫苗的家长,卫生部门没有立即呼叫救护车,而是让家长自行将孩子送往医院。

乍一听,说得有鼻子有眼,可稍微想想就觉得不合常理。如果属实,所谓昏厥儿童的家长未免也太过平静,从昨天到现在竟无一出来发言。

尽管经不起检验,却仍有不少群众选择轻信,卫生部门见状表示大事不妙,赶紧出来辟谣。

“我们获悉一些有关北岸Eventfinda Stadium疫苗中心的不利流言,均不属实。”

“可以证实不存在任何相关事件。”

众所周知,周一是新西兰对5至11岁儿童开放疫苗施打的日子。数据显示当天共有1.4万余名儿童受施疫苗,用卫生部总干事Ashley Bloomfield的话说,开局良好。

可当家长忙着带孩子接种疫苗时,反疫苗人士也没闲着。他们集结在Eventfinda Stadium疫苗中心,对前来施打疫苗的家长和儿童各种围堵,宣扬虚假信息。

周一下午,一名母亲开车载两个孩子前来接种疫苗,其中一个今年7岁,另一个10岁。

没想到排队等待期间,20多名疫苗抗议者的粗鲁行为却让母子三人惊恐不已。

“他们在路上晃来晃去,一开始只是举着标语牌,我和孩子们还会就此开些玩笑。”

“紧接着突然就拿标语怼到车窗。”

母亲一边怒骂抗议者,一边不忘给孩子作表率,道歉称不该骂人,只是想把他们赶走。

即便如此,一名女士却不依不饶拒绝离开,母亲只能打开车门以期吓走对方。

supplied-north-shore-vaccine-voices-for-freedom-1120

据悉,抗议者所持标语内容惊悚且毫无依据,其中包括:

“这就是你想要的孩子的未来?”

“谁说疫苗可以抵抗病毒?”

“接种疫苗会让儿童面临更大心脏受损风险。”

“真相将占据上风。”

“更多人会死于疫苗伤害。”

抗议行为让母亲陷入深深的震惊。

“我的心在颤动,感觉自己就像被打了一样,太可怕了。”

与抗议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疫苗中心内部的善意和平静。

据母亲透露,负责疫苗接种的团队善良且富有同情心,大家耐心向孩子作解释。

她相信所有人都有权维护自己的信仰,但当她和孩子作出自己的选择,也希望不会因此感到危险。

“我完全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但我不认为他们可以站在疫苗中心门前,尤其是当车里还坐着两个瑟瑟发抖的孩子。”

上班族或要再次回家?

家长之所以急着给孩子打疫苗,想必与Omicron疫情不无关系。总理Jacinda Ardern近日表态,称Omicron进入社区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眼下,Omicron就像悬在新西兰头顶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几乎所有人都认定病毒早晚会溜进社区,却没有人清楚具体时间。于是心大的不以为然,心慌的惴惴不安。

Omicron到底有多可怕?请参考邻国澳大利亚。

去年11月27日,澳大利亚首次出现Omicron确诊病例,为两名来自南非的无症状感染者。

此后疫情一发不可收拾,据路透社15日报道,2022开年不过两周全国已累计通报超120万例确诊。

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在整个2020和2021期间,澳大利亚的新冠总病例加起来仅20万左右,也就是今年一个零头。

澳大利亚的惨痛经历着实让新西兰看得胆战心惊。尽管政府一再表态已经为Omicron进社区作好预案,然多位公卫专家仍坚持Omicron不同以往,新形势下要有新策略。

的确,现行交通灯防疫框架主要针对Delta疫情而设,眼看Delta逐渐式微,Omicron却显出一副来势汹汹的样子,调整防疫框架似乎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如果调整,会如何调整?奥克兰还会再次陷入漫长封锁吗?

对此,总干事透露Omicron疫情响应不一定围绕封锁展开,也有可能采取其他措施。

“问题不在于封锁,而是你可以采取哪些额外行动或建议。”

例如居家工作和减少集会人数,就有可能成为封锁之外的其他措施。

看来办公室的椅子还没捂热,上班族可能就又要作好回家办公的准备了,你们愿意吗?

责任编辑:番茄捣蛋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