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seeland
Deutsch
Teilen

郑州的实力,能否撑起它的野心?

财经Autor: 城市进化论
郑州的实力,能否撑起它的野心?
Zusammenfassung2019年过半,首次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郑州,似乎愈发高调起来。

2019年过半,首次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郑州,似乎愈发高调起来。

7月5日,《河南日报》发布消息称: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把郑州打造成为全省参与全球竞争、集聚高端资源的战略平台,形成全省核心增长极,引领带动中原城市群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当前,对郑州乃至河南而言,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来”。而在今年的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中心城市”更是被频繁提及26次。7月9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郑州调研时再次强调,“加快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自2016年底国家首次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来,时间已过去两年有余。在《河南日报》上述文章中,开宗明义地谈到:

“跻身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就是要成为国家城市体系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和‘经济极核’。”

从年初“请喊我特大城市”,到如今又瞄准“塔尖城市”,郑州的实力,能否撑起它的野心?

经济实力

自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就一路弯道超车,迎来快速成长期。今年1月,以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破10万“三大突破”为标志,郑州迫不及待地喊出“请喊我特大城市”,底气十足。

2018年,郑州以占全省4.45%的地域面积、10.55%的人口,创造了全省21.1%的GDP、30.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5%的进出口总值。

不过,对这样的成绩,郑州显然还没有“骄傲”的资格。

从中部六省来看,不管是GDP总量破万亿,还是人均GDP破10万,武汉和长沙都早已“过线”。而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序列中,2018年郑州GDP成绩(10143.3亿元),也只能拿到第16名。

从历年数据看,相比同批拿到国家中心城市“入场券”的武汉,两座城市的GDP差距,从2009年的1254.72亿元扩大到2018年4700多亿元,始终没有缩小的趋势。

hougarden

制图:城市进化论

去年,在郑州市政府官网发布的《从国家中心城市对比看郑州首位度》一文中,当地统计部门将郑州与广州、成都、武汉、西安等中心城市首位度对比分析后认为,郑州“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力、影响力存在不小差距”。

hougarden

制图:城市进化论

这已是河南省内的共识。也因此,今年初,《河南日报》分析指出:

经济总量全国第五、坐拥一亿人口市场腹地的河南,迫切需要一个明星型中心城市,来承接、吸引、集聚和消化各种资源,以在区域竞争中立于主动之地。

与之相应,此次《意见》提出,围绕提升郑州龙头引领作用和综合竞争力,河南优先支持郑州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先支持省级布局向郑州倾斜,不断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任晓莉看来,尽管目前还有差距,但按照郑州近几年的追赶速度,在经济总量等方面,还是有可能和武汉分庭抗礼。

拉伸“骨架”

首位度低、辐射力弱,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硬手段”,向外拓展城市版图,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腹地。

实际上,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快,郑州城市框架也在不断拉大。今年4月,郑州市政府发布《关于2018年郑州市城市建成区规模的通告》,2018年郑州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55.27平方公里,较2017年增长224.3平方公里。

其中,曾被称为中国最大“鬼城”的郑东新区,已发展成“金融城”“商务城”“会展城”,占郑州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1/10,吸纳人口120万人。

不过,去年7月,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研究显示,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郑州市区面积10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7平方公里,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均处于最后一位。而从市域面积(7446平方公里)来看,也分别仅为成都61.43%、武汉86.89%、西安73.74%。

“郑州最大的问题是规模太小,实力太弱。”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永苏,曾多次参与郑州城市规划。在他看来,郑州应该利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契机,扩大城市规模。

其实,郑州一直在努力。任晓莉告诉城叔,我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其规划面积达415平方公里,规模可见一斑。

hougarden

郑州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片来源:郑州市政府官网

与此同时,郑州还希望,突破地理限制,北跨黄河发展。今年初,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带动开封、许昌、新乡、焦作等周边城市融合发展。不过,今年2月,在郑州举行的“郑州大都市区一体化暨大郑北发展高层论坛”上,有与会专家指出:

郑州东南西方向大都市区建设进展较快,成效明显,郑汴、郑许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而郑北地区由于黄河隔离,郑焦、郑新一体化发展步子不够快,进展比较慢。

近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其中明确,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推进1小时通勤圈轨道交通网络和城际公路快速通道建设。如今,郑州建成和在建的黄河大桥已有10座,这无疑将为郑州实现“跨河发展”打开更多想象。

如何补缺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光有经济规模显然不够,还要看发展质量。

由郑州师范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报告(2018)》显示,上海、北京、广州处于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第一梯队,天津、重庆、成都、武汉处于第二梯队,西安、郑州处于第三梯队。郑州在9个城市中垫底。

即便在中西部,与发展迅速的武汉、长沙、合肥、重庆、成都、西安相比,郑州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研发投入等方面,也毫无优势可言。

从产业结构来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带动郑州GDP的是煤炭、水泥等重工业。直到2010年富士康落户,郑州才迎来产业结构“拐点”,众多电子信息厂家随之而来建立配套,郑州高新技术产业也开启多年増势。

不过,如2019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所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有待加强,高端创新人才、创新团队仍然偏少”,仍是当前郑州面临的严峻现实。

眼下,郑州再获国家级平台“加持”,正式获批建设全国第7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与此同时,上述《意见》还透露郑州的一系列新目标:建设全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数字经济区域总部和创新中心集群、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和推广应用先行区等。

hougarden

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12月)

郑州的未来蓝图,越来越清晰。但高教实力薄弱的郑州,如何补足人才缺口这块最大短板?

2017年11月,在城市“抢人”大潮中,郑州推出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实现中专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最新发布的《方案》则进一步提出,“推动郑州市放宽落户条件”。

数据显示,去年郑州常住人口增长25.5万人,这也是郑州连续8年常住人口增量超过15万人。而根据规划,郑州每年要引进20万高校毕业生,到2035年,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达到33%。

就在前几天,郑州市市长王新伟还重申,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毕竟,不努力跟上发展大势,一不小心就会被甩在身后。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