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seeland
Deutsch
Teilen

哥大教授实地考察美国顶尖中学,这本只有310人读过的书,道出了精英教育该有的模样!

转载Autor: 精英说
哥大教授实地考察美国顶尖中学,这本只有310人读过的书,道出了精英教育该有的模样!
Zusammenfassung哥大教授实地考察美国顶尖中学,这本只有310人读过的书,道出了精英教育该有的模样!

眼下,“精英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被家长和老师挂在嘴边的词汇,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精英”和“精英教育”,大多数中国家长却未必了解。

谁是当代美国精英?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关于这个世界、别人的处境和人际交流,他们在学些什么?又是如何适应过去五十年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虽然人们迫不及待地读着《名利场》杂志里的人物简介、观看晚间新闻里最新的介绍,或是自鸣得意地讥笑电视节目里大腹便便的富人们,但是却对精英们是如何取得、维持和保护他们的地位这件事,缺乏清晰的认识。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顶级私校中,精英教育正悄悄发生的变化,教育界也所知不多。

一方面微信圈里出现“西方宽松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的惊呼,与此同时,家长们依然坚信,只要把孩子送进美东的顶级私校,就为孩子铺平了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道路。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精英”和“精英教育”?社会分层是不是赤裸裸地仅仅依靠金钱或者家族背景?又或者,一个中国的“牛娃”上了名校,是不是真的能走进精英圈子?

毕业于圣保罗中学的哥大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hougarden

《特权》在豆瓣读书页目前仅310位读者标记阅读,

但其中超过80%给出了四星以上的好评

精英教育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柏拉图曾说:“一个人最初受教育的方向决定了他的未来”,在西莫斯(Shamus Rahman Khan)的《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中,他提出了“新精英”的定义,也将“精英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好的教育究竟能带给学生怎样的智识和文化储备?这样的教育又多大程度和我们相关?打开这本书,人们将看到一个绝佳的参照范本。

作为美国最著名的寄宿制私立高中之一,圣保罗中学堪称美式精英教育的一个典范。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这所诞生于1856年的学校,第一任校长柯伊特上任时只有24岁,在他40年任期的后半段,对美国教育系统造成的影响之大,堪比托马斯·阿诺德通过领导英格兰的拉格比中学造成的影响,后者把爱弥儿的教育理念引入了校园,着力塑造强壮的人。

圣保罗秉承的理念,不同于强调系出名门、家族纽带和排外性质的旧精英模式,而是希望成为一个包含种族、民族和经济多样性的社区,“为余下的世界提供典范”,可谓是精英教育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在美国这种理念下的私立高中,学校里博雅教育的宽广度和挑战性令人惊异。如同一个苏格拉底式的思想学园,学生们被鼓励去拥有海纳百川的文化杂食性,去思考“更大”的问题,去追问“你如何知道”,而不是“你知道什么”。

对他们来说,世界是一个有无限可能性的空间,而不是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正是这些构成了新的精英标志。

hougarden

苏格拉底

图片来源:Google

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书中的作者西莫斯·可汗,在中学时就在圣保罗就读。

他的父亲来自巴基斯坦,母亲则来自爱尔兰的偏远农村,虽然父母通过个人奋斗成为了较为富裕的中产阶级,但是与这所学校中出身显赫的白人学生相比,却显得那么不足挂齿。

hougarden

St. Paul's School

图片来源:Google

也正是这样的父辈经历与极端反差,让西莫斯开始反思新一代精英的形成轨迹,并在20年后返回学校,研究精英意识及行为是如何在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

在母校,他做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写出《特权:圣保罗中学的精英教育》这本书,并因此获得2011年美国重要的社会学研究奖。

新精英文化的崛起

对一所学校最好的反思性观察,时常就来自于这所学校的校友。西莫斯便是在浸入式的考察之后意识到,比起知识的占有,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角色,更是一种精英的标志。

走在圣保罗中学的校园内,正如这里随意的着装风格所透露的信号一样,学校并不鼓励财富地位的彰显,穿着带有明显LOGO的奢侈品牌甚至是为人侧目的。

hougarden

opening day

图片来源:Google

诚然,这里的学生是一些得天独厚的年轻人,三分之二的学生家庭能为他们上高中支付每年4万美元以上的费用,学校每年对学生的平均支出几乎是大多数高中的十倍,常青藤大学对这些高中的录取率是全国平均值的三倍以上。

但是,占领了精英学校的有钱人积聚财富的方式正在改变。

过去,老派资格的精英们,靠着在给他们提供优势的资源周围建筑护城河和城墙来组成一个阶级。但现如今的新精英们认为自己更加个性化,相信自己的地位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他们淡化了对高尚的情趣和“你认识谁”的重视程度,取而代之关心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角色。

正如作者西莫斯父母的奋斗经历一样,这些美国的移民和中产者,他们相信向上流动在美国永远

如同西莫斯一般的新精英们更明白,光靠继承是无法占据社会阶级的顶端的,且他们的生活不需要排斥其他人。就像要在圣保罗这样的地方待下去需要勤奋努力,而持续占据有利地位更需要不懈的努力。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这是一个草莽英雄和知识英雄辈出的年代,过去森严的等级制度,被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冲击。圣保罗中学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社会情境下,都能表现出淡定和开放,这是新精英教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精英”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更接地气。开放和淡定取代了闭塞与傲慢,却并没有弱化“精英”的概念,相反,在精神上有所升华。

多元化评判标准的诞生

根据西莫斯对精英文化的研究,在1929年最富有的0.01%的美国人,大部分收入来自资本,只有10%来自工作。到1998年这个趋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对最富有的美国人来说,仅17%的收入来自资本,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工作。

对于这些精英二代或者新精英来说,以前的地位是通过继承得到的——围绕财富、血统和关系来建构世界,而现在的地位要靠一个人的能力和个性特征。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大学也有了新的选拔标准。上世纪50年代,SAT成绩成为主要评估指标,意味着将特定的数理、阅读、写作和词汇能力,作为辨识天赋的标志。

但是在一流高校中,评判标准则更加多样。

哈佛招生办主任曾在SAT盛行之时表达了焦虑:“真的存在什么好的方法来辨认和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善良、人性、同情心、热情、责任感、活力、创造力、独立性这些特质吗?我们到底要不要在乎这些?”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在对这些大学的研究中发现,它们选择性地放弃了纯学业成就作为录取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加无形的个人特质,“一个出色的或者有趣的特长”被列入到申请大学的流程中。

2015年年底,美国83所高校共同宣布了一项计划,即共同创建一个新的大学申请系统——CAAS系统(联盟申请系统)。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它或将取代旧的CA系统(通用申请系统,包括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加州理工、杜克等大学已宣布加入这个系统)。申请人从9年级开始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申请档案柜,从而更全面地展示自己高中阶段的成长过程。

创建CAAS系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旧系统仅凭650字文书及简历申请的不满,他们希望新系统可以招收到更多具有批判思维、人文修养、演讲能力的学生,而不单是学术背景优秀的申请者。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这就将天平更进一步向私立学校倾斜了,因为它们有更多的财力来为学生们培养多样化的兴趣并为之买单,创设音乐、绘画、摄影、雕塑和舞蹈项目,成立从造机器人到天文观测等数不胜数的俱乐部,这些活动也是博雅教育的核心部分。

人文科学是核心

当人们将视角投向圣保罗中学的课程,就会发现它跟大多数高中不同:

学生不修英语、历史、社会科学这些课,而是只上一门课——人文课,也就是所有以上学科的一种综合。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大多数学生在数学上要一直学到微积分,更有几门高级课程可以选(包括线性代数和高等数学研讨会),此外,还要学习至少一门高级科学课。

与此同时,圣保罗的学生有机会学习各种外语:汉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一个学年有三个学期,每个学生每个学期要至少修五门课,人文、数学、科学、外语,整个学年都要学。

hougarden

圣保罗高中礼拜堂的演奏,给每个人以表达自己的机会

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随着年级升高,学生拥有越来越多的课程选择。在人文学科,有五十种以上的课程可以选,从“当代爱尔兰文学和历史”,到“夏娃之女:宗教中的女性经历”。

在科学方面,学生有机会学习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和天文学;在美术方面,学生也有机会修很多音乐课、芭蕾课、戏剧课和美术课;既有关于欧洲和美洲艺术的研讨会,也有从音乐作曲到家具设计的课程。

hougarden

美国加州圣保罗高中的一天(每周有4天)

是从清晨的礼拜堂(这里也是社区中心)开始的

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并且,每个学科都设置了研讨会。就研讨会来说,有关于莎士比亚的,也有关于托尼·莫里森(美国黑人女性小说家)的,还有名为“21世纪与全球化”和“中东之声”的课。

在教育上,这里的学业负担一点都不轻。作为圣保罗曾经的毕业生,西莫斯在圣保罗开了一门课,要求学生阅读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康德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密尔的《论自由与功利主义》、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等书籍。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学生会看艰深的著作,欣赏高雅的艺术,却也不忌讳谈论甚至喜欢饶舌音乐,他们学会在各种文化之间穿梭自如。这样差异化的课程设置,生生地把圣保罗学生与普通的高中生区分开来。

学校的课程体系不一样,学习量很大,对学业的要求也远远超越大多数学校。这个体系在学生中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就是他们在人生中拥有巨大的能力和无尽的选择。

在圣保罗的校园中,课程教育无时无刻带给学生以一种“大胆去想”的能力,锻炼学生自然形成一种“往大处想”的思维习惯。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伴随着这种思维习惯生成的是一种开放的世界观:世界是开放和流动的,机遇无处不在,一切皆有可能,不存在什么限制。这样的世界观,构成了学生自信的基础。

通过在课程设置上着重体现“你如何知道”,而非“你知道什么”,圣保罗正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赋予它的学生精英的标志一一思考,以及与世界相关联的方法——而这最终帮助学生们形成了认知上的“特权(privilege)”。

因为所谓的特权从不是什么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需要学会去发展和培养的。

参考资料:

  • 西莫斯·可汗 《特权》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05829/

    • 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考察了美国最好的寄宿制中学,发现真正的精英教育长这样!

      • 哈佛教育四个主题:精英、特权、多元化、贡献力

        • 三联生活周刊 美国私立高中考察:博雅教育的视野

          • 三联生活周刊 为什么去美国读中学?

            • 华东师大出版社 美国顶级私校圣保罗中学,如何进行精英教育

              • 精英教育的一场悄悄变革

                作者: 小林君,精英说作者,英国文化研究领域海归小硕,用心码字。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