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外流,万亿药品市场与它的焦虑者们
在控制医保成本、医院限制药占比和药品零加成后,医院药房变成了成本中心,医院不再热衷卖药,中国医药市场的变局已成定局,刘涛称,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充分市场化
刘涛是山东一家制药企业的销售总经理,回忆职业生涯,他最喜欢的是90年代,那时没有药占比、没有药品零加成、没有医保控费、没有“4+7”,利润率高,销量好,日子和工作一切都很轻松美好。
事实上,从2009年新医改开始到目前,为了降低药品流通环节中的水分,药品零差价销售已经在全国推广。刘涛认为,这只是挤出了15%的水份,而管理部门的目标是压缩40%的水份空间。
对于大品牌企业来说,45元不够成本,刘涛算了笔帐,如果中标价是薄利,企业绝对不愿意放弃这个成熟的销售市场,同时中国医院端的药品销售份额是最大的,可以薄利跑量,获得收益。而如果连成本都不够就只能放弃。
国内医药新分销平台商——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透露,这一形势下,一些医院变相地开起合作药房,也有药房托管形式,过程中处方已经流到零售药店端,目前已有千亿级规模。
这一政策的试行,在刘涛等多位药企人士看来,是中国接近11000亿元药品销售格局大调整的前幕。这一药房社会化的过程,让药品回归到市场竞争的状态。
腾笼换鸟
放弃了中标价格较低的市场,却没有在零售端布局,刘涛觉得风险在增大。而刘涛坚信的一点是,医药分家就是零售端争取到处方药的销售,这才是真正的医改。
刘涛没有建议董事长在政策出台后就布局零售市场,是因为他觉得处方药零售端的风险还没有理清,配套政策也无法预料何时才能出台。
刘涛担心的是,药品进入社会药店销售,可能利润相对会变高,但一个药品十几家生产企业竞争,销量必然会大幅降低。甚至如板蓝根、六味地黄丸十多家或者几十家药企在生产,那么无序竞争将出现。
在处方药外流这一趋势中,走在最前面的是拥有新特药、癌症类药物的制药企业们,包括外资药企们。
事实上,促使处方药外流快速发展的一个因素和“4+7”难以分开。一致性评价和“4+7”招标采购导致非专利药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神药”被剔除。付钢认为这是中国的药品总市场在“腾笼换鸟”。
那么,这些过了专利期的药品,在医院里原有的存量部分,规模会大幅度萎缩,而“4+7”模式逐渐在全国铺开或已是定局。外资药企们迅速布局零售端或为必然选择。
这一模式的实行,当医院和医生的主要精力放在技术、服务方面,中国的医疗服务质量会得到大幅提升。而药物费用也将得到彻底遏制,这才是医改要解决的最根本的核心。
付钢认为,在这种充分的市场化阶段,由市场来做资源配置,价格就会趋于合理,医院也会专心地看病。新的医疗保障局鼓励DRGs按病种付费,药品过去某种意义上弥补了医生的收入,起到调节收入的作用,其实是不合法的。 未来DRGs按病种付费下,药品是成本,药品开多了,劳务费就下降,一种疾病药费设置定额,所以药用得尽可能便宜,医生靠服务费收入得以增加,其实对医生来讲也是有意义的。而这就回归到医疗的本质,医生是提供医疗服务方,药品的供给应由市场化的力量去完成,由市场化的力量让性价比达到一个最优的状态,这是一个医改理想的方向。 刘涛决定,和董事长谈谈,至少希望企业在这一轮的结构调整中存活下来,在洗牌中获得生存的更大可能性。 目前,中国制药企业达4600多家。在多年前,商务部曾提出打造中国制药企业的千亿级企业集团,以提升集中度和国际化中的竞争优势。 付钢认为,全国都在限制输液、抗生素、辅助用药的情况下,整个处方药的药品结构会发生变化,治疗药物的比例上升,辅助用药的比例会下降,口服药会替代很大一部分的静脉注射用药。 那么,这一形势下,或许中国所有的制药企业的组织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某药企一两个独家大品种因为毛利高,就可以养几千人的队伍。 处方药外流过程中,有关规定要求医药电商不得销售处方药。所以,互联网医疗平台只有和药店携手,才能分羹到院外处方药市场。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