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ilen

新西兰的幼儿教育

移民
新西兰的幼儿教育
Zusammenfassung在新西兰,以前首相名字命名的 “普鲁凯特(plunket)计划”属于一项国家行动计划,主要研究0-3岁儿童早期教育,现已取得很重要的研究成果。新西兰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报告指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 ...

hougarden


在新西兰,以前首相名字命名的 “普鲁凯特(plunket)计划”属于一项国家行动计划,主要研究0-3岁儿童早期教育,现已取得很重要的研究成果。新西兰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报告指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目前,新西兰已经有82%的3—4 岁的儿童加入了早期儿童教育计划。

普罗凯特(plunket)始于1907年,是新西兰唯一的致力于提供优秀的婴幼儿保育服务的非赢利性的国家机构。它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员工和全国的志愿者携手合作提供独一无二的服务。普鲁凯特项目旨在通过提供合适的医疗或支持计划,教育活动等来为由儿童的家庭提供支持。

音乐与孩子的探索精神
  
在新西兰,幼儿音乐教育的模式和我国有很大不同。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在音乐活动过程中探索精神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音乐与孩子的探索精神



它们会发声吗
  
家长经常鼓励孩子探索身边的物品,看它们能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任何物品在孩子眼里,在孩子手中,都会成为神奇的“乐器”。如手拍桌椅的闷闷声,小棒敲打玻璃的清脆声,敲打铁器的悠扬余音等。通过对各种物品的摆弄敲打,孩子便会对不同音质的强弱、高低、长短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个过程也正是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探索过程。


自己做“乐器”
  
鼓励孩子亲手制作“乐器”。如将橡皮筋套在小碗上、杯子上,轻轻拨弄便会发出动听的声音。并且,孩子还可由此探索奇妙的振动现象。通过自制“乐器”,孩子肯定会更加积极地走进音乐,去探索这个神奇的未知世界。

听听大自然的歌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探索音乐。带他们到树林里,让他们感受树叶“沙沙”的轻巧,小鸟“啾啾”的婉转;带他们到小河边,让他们感受溪流“哗哗”的欢快,青蛙“呱呱”的嘹亮;还可以带他们到海边,让他们感受海风“呼呼”的惬意,海浪“唰唰”的激越……这些都是极其生动的音乐教育素材,孩子既乐在其中,又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陶冶。

二、音乐与孩子的表达能力

用语言来表达
  
在孩子探索各种声音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对音乐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如孩子在玻璃杯上敲出了清脆悦耳的音乐,开心地笑了,可他不知道,或者不习惯于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家长就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它使你高兴吗?”或者直接告诉孩子:“你刚才敲出了清脆的音乐,你真开心!”从而使孩子逐渐养成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体验的好习惯。


用身体来交流
  
家长要经常用非语言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培养孩子的非语言交流能力。在教孩子儿歌时,家长不要仅满足于孩子记住歌词,学会旋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如眼神、口型、表情、手势、体态等,让孩子体验到歌曲的美妙和可爱,从而愿意学,更愿意用他们喜欢的表情、动作,把自己对歌曲的体验表达出来,和家长进行非语言的交流。
  
当然,在音乐活动中,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能力远不只探索和表达两种;这些能力的培养也不仅在音乐活动中。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引导,时时,处处、事事都是教育的好时机。


适当的惩罚孩子是爱的表现
  
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 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
  
而新西兰父母惩罚孩子的手段,就是让孩子体验后果。
  
Bernny 儿子2 岁半,女儿半岁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Bernny 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 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Bernny 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老大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Bernny 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 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如果儿子耍赖,Bernny 一般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 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 认为,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 主张父母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活泼教育在新西兰的幼儿园
  
新西兰的学前教育,注重儿童从游戏中学习。儿童在毫无压力下,自由自在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及活动,从而使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幼儿园为例,教师都采用活动教学法,每天有计划地安排课程,为儿童预先设计各种有意义的游戏及活动。儿童每天到达幼儿园之后,便可自行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进行学习,绝无功课压力。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常见的活动:

室内活动
  
1、捏造面粉团
  
2、美劳创作
  
3、积木与拼图
  
4、绘画
  
5、阅读角
  
6、家庭角
  
7、科学角
  
8、音乐角

室外活动
  
1、木工台
  
2、玩水

  
3、沙地
  
4、游乐场
大组活动时间
  
新西兰的幼儿园,大多在茶点时间前(上午十点、下午两点)或放学前十分钟为大组集合时间(mat-time)。全部儿童集中坐在园内一角的地毯上,静听教师阅读故事书或唱歌,同时也让儿童将自己有趣的经历、新养的小动物或新买的玩具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茶点前,教师会叫小朋友先洗手以养成清洁的习惯。放学前十五分钟时,教师除了读故事、教唱歌外,也教“手指谣”或请儿童进行角色扮演,直至家长接走。幼儿快乐的一天就结束了。
  
对于亚洲国家的家长而言,大家都希望儿童能早点接受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不能只一味地让儿童玩耍,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而西方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却认为快乐的玩耍对培养儿童的情商、智商、强健的体魄及社会技能是极为重要的。儿童就是在玩耍中、在与他人交谈中探索、发现、思考、实践,感知事物是如何运作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他们不仅能学会自己进行判断和选择,今后还能将在玩耍中习得的东西运用到未来的生活之中,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以开发和培养。西方的教育专家认为:“人的心灵不是被动填满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焰。”


新西兰的家庭会议
  
小小的少年犯犯了一些不那么严重的罪行怎么办?
  
新西兰少年法庭的官员认为,把他们关进监狱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在监狱里他们很可能与其他的罪犯同流合污,因为社会已无形中告诉他们,他们是有罪的人,这可能使他们今后就在罪恶中沉沦。
  
所以,新西兰的少年法庭开始实施一项法律。17 岁以下的少年,假如犯了法,只要不是谋杀、过失杀人或其他严重罪行,他们就不必上法庭受审,但必须出席一次或多次“家庭会议”,与受害者见面。  
  
参加“家庭会议”的人,除了犯法少年与受害者,还包括犯法少年的父母、受害者的家人、警方代表和服务机构的代表。与会者敦促犯法少年的父母切实检讨他们教养孩子的方法,请他们采取措施带领孩子回到正途。 
  
新法试行以后,效果立竿见影。
  
少年法庭审判案件大大减少了,同时,送进少年教养院的人数比前些年减少了1/3以上。新西兰的社会官员说,新法律的最大优点,在于迫使父母承担子女行为的后果,他们必须正视一些长期被忽视了的问题。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